纳西族的“羊皮披肩”有啥传说 纳西族服饰

Posted 纳西族

篇首语: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纳西族的“羊皮披肩”有啥传说 纳西族服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纳西族的“羊皮披肩”有啥传说 纳西族服饰

关于纳西族的羊皮披肩,在民间和学术界有着多种推测和解释,关于它的神话传说也很多。相传在很久以前,纳西族居住在湖畔的大山上,过着宁静的生活。

不料有一年出现了一个凶狠的旱魔,他放出八个太阳与原有的太阳一起,轮番烤灼大地,人间没有黑夜,大地处处焦黄。有个叫英姑的纳西族姑娘,立志要到东海请龙王。

她用鸟的羽毛编织成了一件五光十色的“顶阳衫”,披在背上向东方奔去。英姑到了东海边,恰巧遇上龙三太子,两人相爱。

龙王派龙三太子陪她回家乡解除旱情。可恶的旱魔施记将龙三太子陷入深潭,让大象和狮子把守潭口,可怜的英姑与旱魔一连搏斗了九天,终因气衰力竭,倒在了地上,从此,这地方就叫“英姑墩”(即丽江)。龙三太子拼死冲出深潭,呼叫着扑向英姑倒下的地方,变成纵横丽江坝子的泉水。

白沙三多神见状造了一条雪龙,一连吞下了七个太阳,并把变冷后的太阳又吐到地上,只留下一个太阳将之变成了月亮。三多神把七个冷太阳捏成了七个闪光的星星,镶在英姑的顶阳衫,以资表彰。

为了纪念英姑,纳西族姑娘依照英姑的顶阳衫做成了精美的羊皮披肩,象征勤劳勇敢,世代相传,沿袭至今,因而羊皮披肩含有“披星戴月”之意,寓意纳西族勤劳辛苦。

相关参考

纳西族服饰的特点都有啥 纳西族服饰

纳西族未婚姑娘爱梳长辫于腰后,或戴头帕、帽子。妇女们还喜欢佩戴耳环、戒指、银或玉质手镯及金、银项链等饰物。丽江纳西族的大襟女袄多为布袍,基本结构是大袖、无领、夹层,前短后长。穿时将袖口卷齐肘部,上加坎

纳西族的“三朵”有啥传说 纳西族节日

关于“三朵”的传说很多,其中有个传说中说,有个很能干的猎人,天天带着猎犬上玉龙山打猎。有年二月初八恰好属羊,她在雪山看见一块怪异的雪石,那雪石很大,像魁梧的武将,但又非常轻,一只手便能把它托起。猎人十

纳西族“白沙细乐”有啥悠久的历史

纳西族先民在约七百多年前创制的《崩石细哩》,汉译为《白沙细乐》,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乡间中的一种古典音乐技术形式,《白沙细乐》里有歌,也有舞,但它的主要成份是器乐合奏。《白沙细乐》用于丧事或是重大的祭祖

纳西族舞蹈“打跳”有啥历史 纳西族舞蹈

“打跳”流传于丽江县、宁蒗县、中甸三坝等纳西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纳西语称“咚罗丽”或“纽踔”。“咚罗丽”有“欢乐的跳舞”或“大家来跳舞”等含意。有些地区因其舞时用笛子和葫芦笙伴奏,也称之为“芦笙舞”或

纳西族舞蹈“打跳”有啥历史 纳西族舞蹈

“打跳”流传于丽江县、宁蒗县、中甸三坝等纳西族及一些普米族村寨。纳西语称“咚罗丽”或“纽踔”。“咚罗丽”有“欢乐的跳舞”或“大家来跳舞”等含意。有些地区因其舞时用笛子和葫芦笙伴奏,也称之为“芦笙舞”或

纳西族特有的地方美食都有啥 纳西族饮食

丽江地处横断山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珍水味、物产丰饶,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纳西族人民崇尚文化,博采从长,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和地主特色的饮食文化,这也是丽江古城这个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纳西

纳西族女孩结婚都有啥嫁妆 纳西族婚俗

男女二十岁左右,方择吉日举行婚礼,纳西语叫“楚美如、意为“娶媳妇"。婚礼由新郎家族中能干的长者,分派同家族的人操办。迎亲的前几天,新郎家的院子内要搭大篷,在大门和院中扎迎亲牌坊。富有人家还挂

纳西族人订婚有啥习俗 纳西族婚俗

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由于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首汉族文化影响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

纳西族“白沙细乐”主要有啥民族风格

白沙细乐的乐队由纳西族乐器组合而成,从中也体现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现象。乐器按照演奏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3个乐器组:一为吹管乐器,有竖笛、横笛、波伯。其中横笛是主奏乐器,而波伯则是纳西族特有的竹制乐器。二

东巴文化中“殉情”有啥含义 纳西族文化

许多的东巴文化学者已经对纳西族中突出的自杀现象作出了种种解释,洛克和顾彼德认为,汉文化输入丽江,孩童定婚制和劳务繁重的艰苦生活以及“哈拉里肯”仪式中对自杀的浪漫表述是导致青年女子自杀的原因,他们特别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