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米族的手工业和商业有何民族特点

Posted 普米族

篇首语:当筵意气临九霄,星离雨散不终朝。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普米族的手工业和商业有何民族特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普米族的手工业和商业有何民族特点

建国前,普米族民间手工业较发达。据清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载“巴直,又名西蕃……颇能习辟妒,缝纫之工”其手工业的种类主要有:纺织。酿酒、榨油、糖、制豆腐、木材加工以及砖瓦、裁缝、制革、蔬菜加工、编织蔑器等。

纺织:主要是制作麻布或毛布。此外,绵羊毛。山羊毛或牦牛毛也是主要的纺织原料。心灵手巧的普米族妇女,能用它织出纹道细密,图案优美的毛布毯子、毛布披风、毛布腰带等。

酿酒:普米族喜欢饮酒,且善于酿酒。酒的种类有白酒、苏理玛酒(黄酒)及甜酒。酿酒量少则2-3升,多则2-3斗。l升谷物出酒量为l-1.5斤左右。酿酒原料有稗子、养子。小麦、包谷等谷物,酒曲自行配制,效果良好。

榨油:普米民间用核桃仁、麻子、瓜子。菜籽、野生刺果榨制成油。作烹调、照明和祭祀之用。

制糖及豆腐:普米族用玉米制糖。主要供春节、婚礼等重大节日及喜庆活动中待客或自食,也有少数人家将制成的糖出售。他们还用黄豆制作豆腐,两升黄豆可制成二二斤左右的豆腐,以供自食。木材加工:普米族居于半山缓坡地带及坝子边缘,解放前森林资源丰富,为木材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一般人家都能自制木犁架、木连枷、木锄、木耙等生产工具及木盒。木桶、木瓢、木箱等生活用具。能修造本楞房及结构较复杂的屋架等。其它手工业:除以上手工业外,还有砖瓦、裁缝、制革、蔬菜加工、编织蔑器等,都有一定的规模。

在分工上,纺织、酿酒、榨油、煮糖、裁缝等,多由女子负责;木材加工、金属铸造。砖瓦生产。房屋建筑、编织蔑器等,由男子负责。建国后,这些手工业有的因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而衰落,有的则逐步走上了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之路,创造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

1949年前夕,普米族的商业有了发展。宁蒗永宁、新营盘等地的普米族男子组织马帮运输,到康定、中甸、维西、西藏等地经商。建国前,普米族的商业主要以马帮运输为主,如宁蒗永宁、新营盘等地普米族男子,曾组织庞大的马帮搞运输,到康定、德钦、中甸、维西。西藏等地经商。建国后,直到五六十年代,马帮运输仍发挥过积极作用。

相关参考

普米族族称是怎么来的?又有何意义

普米族在历史上有多种不同的称谓。汉朝初年,普米族先民分布在牦牛王属地,被统称为“笮”、“牦牛夷”。晋代,普米族被称作“西番”。唐代,普米族地区属南诏势力范围,普米族先民又被南诏统治者统称为“东蛮”。随...

春秋战国 简述春秋时期的建筑特点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和耕牛的使用,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的提高,贵族的私田大量出现,奴隶社会的井田制日益崩解,封建生产关系开始出现,随之手工业和商业也相应发展,相传著名木匠公输班(鲁班),就是春秋时期

普米族有何历史?普米族历史简介

居住于不同地区的普米族自称在语音上有些差异。兰坪、丽江、永胜的普米族自称“平米”或“批米”,宁蒗的自称“拍米”(有的书中译为“普日米”、“普英米”、“培米”等。)。“米”意为人,“平”、“批”、“拍”

普米族有何历史?普米族历史简介

居住于不同地区的普米族自称在语音上有些差异。兰坪、丽江、永胜的普米族自称“平米”或“批米”,宁蒗的自称“拍米”(有的书中译为“普日米”、“普英米”、“培米”等。)。“米”意为人,“平”、“批”、“拍”

普米族族称是怎么来的?又有何意义

普米族在历史上有多种不同的称谓。汉朝初年,普米族先民分布在牦牛王属地,被统称为“笮”、“牦牛夷”。晋代,普米族被称作“西番”。唐代,普米族地区属南诏势力范围,普米族先民又被南诏统治者统称为“东蛮”。随

黎族人是怎样水田耕作的?有何民族特点

水田耕作在黎族地区有大春和小春两种,小春是10月犁田耙田,11月播种,12月和次年1月插秧,4月、5月割禾;大春是4月开始犁田耙田,5月播种,6~7月插秧,10~11月割禾。1949年以前,黎族的水田

黎族歌谣为何称之为海歌?有何民族特点

黎乡素有歌海之称。黎族民歌,浑厚朴实、琅琅上口,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黎族歌谣是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黎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爱唱歌。黎族歌谣分为民歌和民谣两种。民谣是用黎语和韵调吟唱的,多为传统的古典黎歌,一

壮族饮食:壮族的日常和节日饮食各有何特点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70%以上的土地属亚热带气候,而壮族多居住在平坝的临水地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产丰

德昂族头饰有何民族特点 德昂族服饰

德昂族的头饰和五色绒球饰是其服饰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各地区各支系的德昂族男子头饰大同小异,均留短发,通常缠两端饰以各色绒线球的黑色或白色布包头。他们认为缠戴包头是成年男子庄严而神圣的事情,所以在传统婚礼

拉祜族音乐有何民族风情?拉祜族音乐特点

拉祜族主要聚居在中国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地区,少数散居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口304174人(1982年统计)。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拉祜族音乐可分为民间歌曲和器乐两大类。【民间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