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赢在名字和籍贯 揭秘南宋第一个状元
篇首语:做强者,战自卑;攀高峰,胜逆境;增才干,永学习;报效祖国为人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竟然赢在名字和籍贯 揭秘南宋第一个状元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竟然赢在名字和籍贯 揭秘南宋第一个状元
靖康二年(1127年),宋徽宗第九个儿子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即宋高宗,从此南宋开始了。
虽然复了国,但都城定在哪里合适,大臣们讨论来讨论去也没讨论出个所以然来,连高宗都急了,“先住在扬州吧,等你们讨论好了再搬!”
复国后,一切都得照常运转起来,第二年,即1128年,新一届科举开始了。殿试结束后,主考官把名次排好,交给高宗。高宗翻开第一名的卷子,写得非常好,慷慨激昂,强烈建议高宗要多听听百姓的声音,而不要再动不动就跟老天爷打听了。高宗刚即位,还有一腔热血,认为这个考生说的非常好,看得自己都热血沸腾了,于是就准备把他定为状元。
这时,旁边的宰相黄潜善坐不住了,因为他知道当皇帝的都很容易变卦,现在心血来潮让这个言辞激烈的考生当了状元,要是以后又惹皇上不高兴了(几率非常大),肯定得怪罪到大臣们头上,说当初没提醒他。于是,黄潜善就给打了个防疫针,说:“陛下,这个考生性格太偏激,恐怕以后不适合官场,建议先让他到下面锻炼锻炼。”
黄潜善一提醒,高宗也回过神来了:这个考生痛快是痛快了,但谁愿意把个火药桶放身边啊?于是就点了点头,把卷子放在了一边,又问:“你觉得哪个考生当状元合适?”
黄潜善说:“前几名的水平都差不多,谁当状元都能服众,这时候就要看别的因素了,不妨先拆开封看看。”
高宗就让人把前几名的卷子都拆开,比较了一番,最后挑中了第五名——李易,字顺之,曾任扬州州学学正。
确实,这个人太应景了,李易,字顺之,既表明了南宋代北宋的“易”,又暗合了两宋之间的“顺”承,而且当时的临时首都就在扬州,这个李易恰恰就是扬州州学的学正,让这样的人当状元,不正是天意吗?
于是,原本第五名的李易高中状元,而原来的第一名胡铨,则落到了第五名。
李状元早年在扬州州学读书的时候,扬州知府蔡嶷(音同“仪”)很欣赏他,专门聘请他来家里教自己的几个孩子,而且对他非常信任,从来不过问教得怎么样。后来蔡嶷调到青州,又把李易也请了过去,继续当家庭教师,直到孩子大了才送他回去。临走时,蔡嶷送了他一块木简,说:“这是我当年中状元时皇上赏赐给我的,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因为我相信你也能高中状元。”看来蔡知府的眼光确实不一般。
李状元在江阴做官的时候,金兵来袭,江阴太守胡纺对他说:“我们准备誓死抵抗,家人都已经转移到外地了,你家里还有老母亲,你先回去护送她离开吧。”
李状元回家去跟老母亲说了这事儿,结果老母亲拒绝离开,说:“正因为我在城里,你才会坚守到底,所以我不能走,如果城破了,我们就一起死。”
消息传开后,原本人心惶惶准备逃命的江阴百姓再也没人跑了,都留在城里,支援守城将士。金兵听说后,认为这仗没法儿打了,就回去了。
至于那位原来的状元胡铨,其事迹比李状元更加辉煌。
当秦桧跟金国秘密议和的消息传开后,胡铨义愤填膺,连夜上书宋高宗,痛斥秦桧的卖国行为,并声称如果不砍秦桧的头,自己宁愿去跳海也不愿再在朝廷为官!
这封信很快传到了民间,有人还把它刻印出版,广为流传。据说金国人也偷偷买了几本,看完后大惊,说“中国不可轻”。
相关参考
在我国传承了上千年的的《百家姓》中,很多人都知道“吴”姓排在第六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姓氏在起名字的时候有多么的困难。很多好听的字,一旦前面加上一个“吴”字,顿时就让外人产生了另外一种不好的想法。
在我国传承了上千年的的《百家姓》中,很多人都知道“吴”姓排在第六位,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姓氏在起名字的时候有多么的困难。很多好听的字,一旦前面加上一个“吴”字,顿时就让外人产生了另外一种不好的想法。
整整40年后,皇帝从朱元璋换成了朱棣,又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看来大明朝的皇帝还真是奇葩。那是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的殿试结束后,考官们把卷子按水平高低排列好,送给朱棣审批。朱棣接过来随便翻了翻,觉
刘春霖是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被称为“第一人中最后人”,而他能当上状元和慈禧有直接的关系…末代状元因名字被慈禧钦点刘春霖的成功路就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
刘春霖是晚清德宗光绪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名状元,被称为“第一人中最后人”,而他能当上状元和慈禧有直接的关系…末代状元因名字被慈禧钦点刘春霖的成功路就是一个典型的励志故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状元只能有一个,不会存在并列第一的情况。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所有学子都想金榜题名,从而实现光宗耀祖、为朝廷效忠的梦想。一旦能考中进士,几乎可以说是祖坟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在古代的科举考试中,状元只能有一个,不会存在并列第一的情况。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所有学子都想金榜题名,从而实现光宗耀祖、为朝廷效忠的梦想。一旦能考中进士,几乎可以说是祖坟
赢在人和:一个好汉众人帮张艺谋导演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和”字,它寓意着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并与世界人民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俗话说,“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常胜靠和”。“和”是职
1.温州历史上的状元乐清自古被称为“东南小邹鲁”,历代名人辈出。从南宋始,共出文科状元1人,进士196人,武科状元1人,进士7人。在近现代史上,这些人的名字不该被遗忘:南宋状元、名臣王十朋,著名诗人翁
前几天给大家介绍了大清朝第一个三元状元钱棨,过了39年后,大清又出现了一位连中三元的幸运儿。这个比钱棨更幸运的幸运儿,叫陈继昌,广西临桂人,也是广西在大清朝的第一个状元。相比钱棨,陈继昌拿这个“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