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有什么传统艺术?保安族民族艺术概述

Posted 保安族

篇首语:如果,不能运气爆棚。那就,努力实力过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保安族有什么传统艺术?保安族民族艺术概述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保安族有什么传统艺术?保安族民族艺术概述

花儿

保安族的传统民歌,以其生动鲜明的语言,贴切的比喻,优美的曲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民歌分为花儿、宴席曲、号子、小调、婚礼歌等类型。保安民间“花儿”,在“回汉花儿”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蒙古族、藏族民歌的艺术特点,高亢嘹亮,并带有颤音,由低转高,婉转动听,独具特色;其内容和形式也十分丰富。

保安民间花儿尤以用汉语演唱的“河湟花儿”为主;号子用保安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演唱,如《拉木上坡号子》就是完全用保安语传唱的。保安族花儿的令调主要有“保安令”、“水红花令”、“三起三落令”等,歌词一般以四句、六句式为多,也有五句、八句式等,由所表达的内容来决定。

保安族花儿的内容大体上分为:反抗旧社会统治阶级压迫剥削的花儿;表现保安族社会生活的花儿;表达保安族青年男女真挚和坚贞不渝爱情的花儿;追求新生活的花儿等。其中爱情花儿内容丰富、数量多、艺术性比较高,在保安族花儿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宴席曲

保安族的舞蹈刚健有力,节奏明快,感情豪放,既带有蒙古族舞蹈的传统特征,又巧妙地吸收和融汇了汉、回、土等民族歌舞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舞蹈《保安腰刀》曾获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优秀节目奖。

宴席曲是保安族举行婚礼时,在宴席场地演唱的一种民间传统乐曲,曲调优美,欢快明朗,节奏性强,有时还伴有简单的舞蹈动作,一般在青年男女新婚之夜演唱。宴席曲没有道白,没有乐器伴奏,纯属清唱。代表性的宴席曲有《恭席曲》、《白丝布汗褡》。

民间故事乐器

过去,保安族虽无正规的文字,但民间口头文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神话故事、笑话、传说、格言、谚语等在民间流行都很广。如民间故事《三邻居》和神话传说《神马》等,寓意深刻,影响久远。

保安族还擅长吹奏乐器,其中比比(用竹子做的双筒四孔乐器)和口弦(长一寸左右,重不到一钱,形如三叉,中叉为舌簧,两边为弦架)在民间很普遍。除此之外,保安族经常使用的乐器还有笛、箫、唢呐、四页瓦、二胡、四弦等。

相关参考

保安族有哪些节日 保安族的民族节日

保安族节日—浪山节保安族人民特别喜欢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们都要带上面、油、肉、锅、帐篷等,到河边、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过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保安人把这俗称为“浪山节”。保安族节

保安族有哪些节日 保安族的民族节日

保安族节日—浪山节保安族人民特别喜欢浪山,一般在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人们都要带上面、油、肉、锅、帐篷等,到河边、山坡上或草坡上去郊游,过一天痛痛快快的野外生活。保安人把这俗称为“浪山节”。保安族节日...

保安族是怎么形成的?保安族刀指的是什么?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在中华民族的这56个民族中,有一个少数民族依据本族自愿,定名为“保安族”。  这个少数民族不得了,因为他们是以制刀为主的民

保安族人是一夫一妻制吗 保安族的婚姻家庭

保安族的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偶有一夫多妻的现象。旧时主要是包办买卖婚,个人很少有选择的自由,通婚要求门当户对。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行教派内婚制,一般不与穆斯林的民族通婚,即使在本民族内部,所信奉教派...

保安族人是一夫一妻制吗 保安族的婚姻家庭

保安族的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偶有一夫多妻的现象。旧时主要是包办买卖婚,个人很少有选择的自由,通婚要求门当户对。由于宗教信仰的原因,行教派内婚制,一般不与穆斯林的民族通婚,即使在本民族内部,所信奉教派

保安腰刀是民族瑰宝的“末落标本” 保安族的腰刀

享誉世界的保安腰刀曾经是保安族人民的一种文明图腾和象征,它让保安族的文化传承历史在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文化中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又不乏光环的苦旅。然而,在市场经济成为一种历史潮流和时代最强音的今天,保安腰刀

保安腰刀是民族瑰宝的“末落标本” 保安族的腰刀

享誉世界的保安腰刀曾经是保安族人民的一种文明图腾和象征,它让保安族的文化传承历史在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文化中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又不乏光环的苦旅。然而,在市场经济成为一种历史潮流和时代最强音的今天,保安腰刀

保安族的历史 保安族的族称与族源

保安族自称“保安”。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相近,历史上被称为“保安回”或“回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这一名称系源自几百年前保安族居住地今青海同仁县境内的“保安

保安族的历史 保安族的族称与族源

保安族自称“保安”。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相近,历史上被称为“保安回”或“回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这一名称系源自几百年前保安族居住地今青海同仁县境内的“保安

保安族喜欢跳什么舞蹈?保安族民间舞蹈及其他

保安族历史悠久,在全国众多的少数民族中,保安族人口稀少,共有一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我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刘集乡高李村,大河家乡甘河滩村、大墩村和柳沟乡的斜套村。据史学家考证,保安族定居在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