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最美的风景在哪 保安族的名胜古迹
Posted 保安族
篇首语:知识比金钱宝贵,比刀剑锋利,比枪炮威力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保安族最美的风景在哪 保安族的名胜古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保安族最美的风景在哪 保安族的名胜古迹
唐代铁城山古城遗址
元代“探马赤军”、明初军队营地。保安村小河以南铁城山、又称曼勒亥山隆务河东,距黄安州府驻地15公里。元代管理保安的长官驻在“古歇日”(大山)、又称曼勒亥山。
清乾隆《循化志》、《同仁县志》、青海省级文物保护碑、笔者社会实地调查。
保安堡城墙
保安堡城墙、保安营房。明万历二年筑城,清营房300多间,现存几十间。
城内村。隆务河东,距黄安州府驻地15公里。 明筑保安堡,请设保安营,城内保安族“营伍”人占一半100多户。同治年保安族被困突围。清乾隆《循化志》《保安族古籍文存与文化形态》、笔者社会实地调查。
明代石碑
明代石碑。王廷仪纪功碑高114公分,宽88公分,厚17公分,红砂石。碑顶呈半椭圆形,额题“大明”二字。正面右侧正文15行,楷书阴文,共504字,其中字迹漫漶莫辨认者共97个字,占17.7%;碑身左侧刻着立碑者的官衔/姓氏及工匠姓名,共排成17行。现存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寺。
保安神炮
保安神炮。明代制造,大小炮各一门。大炮长约1米,炮口外径10厘米,内经5厘米炮身正面铸有“万里乙未年,陕西省造,重280斤,军匠朱彦”25字造炮题记。小炮的炮身为大炮的二分之一,式样结构与大炮相仿。炮身正面铸有“民匠张黑牛”5字。青海同仁县保安乡保安城内村 现存在青海省博物馆。
相关参考
独龙江独龙江:孤悬世外的仙境独龙江古称俅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在中国境内全长211公里,至独龙江乡的钦郎当后进入缅甸,称恩梅开江。独龙江,如同一个孤悬世外的仙境,遥远、原始、神秘。满眼茂密的原始丛林和
独龙江独龙江:孤悬世外的仙境独龙江古称俅江,发源于西藏察隅县,在中国境内全长211公里,至独龙江乡的钦郎当后进入缅甸,称恩梅开江。独龙江,如同一个孤悬世外的仙境,遥远、原始、神秘。满眼茂密的原始丛林和
户撒皇阁寺户撒皇阁寺又称皇阁报恩寺,位于陇川县户撒乡政府北角的金凤山(赖吉山半坡)海拔1470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约公元1387年前后)为汉式建筑。为四合院建筑,分正殿、左右厢殿及下殿,正殿建在高台
户撒皇阁寺户撒皇阁寺又称皇阁报恩寺,位于陇川县户撒乡政府北角的金凤山(赖吉山半坡)海拔1470米。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约公元1387年前后)为汉式建筑。为四合院建筑,分正殿、左右厢殿及下殿,正殿建在高台
1、肖家部分甘河滩人、高赵家村人迁到此居住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距今100年前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甘河滩、高赵家村、大墩等村的保安族人迁入定居。2、崖头部分甘河滩、梅坡人迁到此居住
1、肖家部分甘河滩人、高赵家村人迁到此居住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距今100年前开始到20世纪40年代,甘河滩、高赵家村、大墩等村的保安族人迁入定居。2、崖头部分甘河滩、梅坡人迁到此居住
石条房从50年代始,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京族的起居条件发生了根本的改善和变化。这种变化的明显标志就是代之而起的“石条瓦房”的普遍出现。现存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见到一座一座独立的,以长方形(每块石条约
石条房从50年代始,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京族的起居条件发生了根本的改善和变化。这种变化的明显标志就是代之而起的“石条瓦房”的普遍出现。现存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见到一座一座独立的,以长方形(每块石条约长0.7...
保安族自称“保安”。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相近,历史上被称为“保安回”或“回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这一名称系源自几百年前保安族居住地今青海同仁县境内的“保安
保安族自称“保安”。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相近,历史上被称为“保安回”或“回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保安族”。这一名称系源自几百年前保安族居住地今青海同仁县境内的“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