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有什么名胜古迹?京族最美的地方在哪
Posted 京族
篇首语: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京族有什么名胜古迹?京族最美的地方在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京族有什么名胜古迹?京族最美的地方在哪
石条房
从50年代始,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京族的起居条件发生了根本的改善和变化。这种变化的明显标志就是代之而起的“石条瓦房”的普遍出现。现存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可以见到一座一座独立的,以长方形(每块石条约长0.75米,阔0.25米高0.20米)的淡褐色石条砌成的住宅。
这种独立式的单座居室内,都约定俗成地用条石或竹片木棉之类,分隔为左、中、右三个单间。单间的面前都留出较宽敞的过道,过道自左向右贯通全屋。
家私杂物如凳桌以及工具等,都置放在过道的墙脚边。正中的一间就是“正厅”,俗称“堂屋”;其正壁上安置着神龛,俗谓“公棚”。正厅除了节日用以祭神之外,平坦又是接待客人以及吃饭、饮茶、谈天的地方,是兼作“客厅”之用的。
左、右二间是卧室或厨房;如果家庭人口较多(如子女均未结婚成家等),则左、右二间都用作宿舍,厨房就另外附建在左边或右边的山墙脚边。
为了照顾老人,子女就住于接近厨房边的那个隔间,距厨房远的那个隔间就让老辈人住。
由于海边风沙频繁,京家人还在屋顶脊及瓦行之间压置着一块连接一块的石块或砖头。这种别具一格的石条作砖墙、独立成座、屋顶以砖石相压的居家建筑,构成了京族地区的建房民俗特色。
京族三岛
东兴京族三岛是指万尾、巫头、山心三岛,总面积20.8平方公里,总人口1.3万人。是我国京族的聚集地。
京族三岛是民族风光旅游点,万尾13公里长的金滩和巫头的原始森林,万鹤山是旅游胜地。京族的服饰朴素美观,独具风格。京族的主要节日有“唱哈节”,每到节日,男女老少穿着盛装,云集哈亭,弹起独弦琴,跳起竹杠舞等,举行“唱哈”活动,祈保生产丰收,人畜兴旺。
在美丽的南海北部湾上,有一块“冬季草不枯,非春也开花,季季鱼泛鳞,果实满枝丫”的宝地,这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市的“京族三岛”──巫头、尾、山心。
京族三岛面临南海的北部湾,背倚十万大山,与越南仅一水之隔。其中巫头、尾二岛与越南近在咫尺,鸡犬相闻,涉水可渡。尾、巫头、山心三岛,是由海水冲积而成的沙岛。由尾北望山心,西望巫头,颇似一个“品”字形。尾处于江平半岛的最南端,地势平坦,地形狭长似带;巫头中间凸出,两头下垂,地形呈纺锤状;山心地势周围高,中间低,呈盆地状。现在山心、巫头、万尾三岛,因为围海造田和筑堤引水,已与大陆相连,海岛变成了半岛。
栏栅屋
京族家家户户都寄身于荒滩乱林之中。住房都是粗陋不堪的草庐茅舍,墙壁以粗糙的木条和竹片编织,有的再糊上一层泥巴,或用竹篾夹茅草、稻草等作墙壁;屋顶盖以茅草、树枝叶或稻草(也有极少数人家盖瓦片的)。为了防风吹塌,屋顶还压以砖块或石块。
屋朵四角以六寸至一尺高的木墩(多是苦楝木)或大竹作柱(也有直接以石头作柱墩的);再在柱墩上横直交叉地架以木条和粗竹片,上面又铺以粗制的竹席或草垫,这就是草庐的“地板”了。屋内以竹片或木皮间隔成三个小间。老人住正间,后生人住左侧间和右侧间。这种“草庐芭舍”,京家称之为“栏栅屋”。它带有百越“干阑”式建筑的古文化积淀,然而因陋就简,“地板”上面住人,“地板”正面就是鸡、鸭、鹅等家禽栖息的地方了。
相关参考
京族节日之唱哈节“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和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唱哈”是京语,即”唱歌”之意。传说越南陈朝时,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区,以传授歌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起来反抗陈朝的统治,得到京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京族节日之唱哈节“唱哈节”是京族最隆重和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唱哈”是京语,即”唱歌”之意。传说越南陈朝时,有一位歌仙到京族地区,以传授歌舞为名动员京族人民起来反抗陈朝的统治,得到京族人民的爱戴和敬仰。
京族信仰多神,信奉的神灵大多来源于自然宗教、道教和佛教。京族地区有灵光禅寺,供奉观音菩萨;有三婆庙,供奉观音老母、柳行公主和德昭婆;有伏波庙,供奉汉朝伏波将军马援。这体现了京族信仰习俗的多元格局。由于
京族信仰多神,信奉的神灵大多来源于自然宗教、道教和佛教。京族地区有灵光禅寺,供奉观音菩萨;有三婆庙,供奉观音老母、柳行公主和德昭婆;有伏波庙,供奉汉朝伏波将军马援。这体现了京族信仰习俗的多元格局。由于
京族沿海而居,海域捕鱼自然也就成了他们主要的经济生活。在海滩、村寨给人第一印象是成堆成挂的各式渔具。拉网、刺网(定刺、流刺、旋刺)、塞网,还有专门针对特定捕捞对象的鲨鱼网、南虾网、海蜇网、鲎网、墨鱼网
京族沿海而居,海域捕鱼自然也就成了他们主要的经济生活。在海滩、村寨给人第一印象是成堆成挂的各式渔具。拉网、刺网(定刺、流刺、旋刺)、塞网,还有专门针对特定捕捞对象的鲨鱼网、南虾网、海蜇网、鲎网、墨鱼网等...
京族过去曾称为越族,1958年春正式改称京族。根据群众回溯和现有文字材料,京族的祖先从十五世纪开始,就陆续从越南涂山(今越南民主共和国建安省)等地迁到今天的东兴各族自治县巫头、澫尾、山心等岛,最先居住
京族过去曾称为越族,1958年春正式改称京族。根据群众回溯和现有文字材料,京族的祖先从十五世纪开始,就陆续从越南涂山(今越南民主共和国建安省)等地迁到今天的东兴各族自治县巫头、澫尾、山心等岛,最先居住
京族节日之中元节京族在七月十五过中元节。这一天,早上煮糯饭和糯米糖粥供拜祖先,中午宰鸡杀鸭煮猪肉等供拜祖先,然后进餐饮酒。民间认为,无人供养的野鬼如果缺衣少食就会侵扰村庄,所以,民众请法师在七月十五施
京族节日之中元节京族在七月十五过中元节。这一天,早上煮糯饭和糯米糖粥供拜祖先,中午宰鸡杀鸭煮猪肉等供拜祖先,然后进餐饮酒。民间认为,无人供养的野鬼如果缺衣少食就会侵扰村庄,所以,民众请法师在七月十五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