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哈尼族的“黄饭节”为何要向布谷鸟祭祀

Posted 哈尼族

篇首语: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云南哈尼族的“黄饭节”为何要向布谷鸟祭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云南哈尼族的“黄饭节”为何要向布谷鸟祭祀

云南元江哈尼族的“黄饭节”,是和生产节令相关的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节日。每年的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百花争艳时,按照哈尼族的传统习惯,家家户户都要蒸好喷香的黄色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报春的布谷鸟虔诚的敬献。祭祀完毕,人们开始唱起动听的“春耕歌”,做农耕准备。村子里德高望众的老者还要观测天象,推测吉日,拔几丛秧苗栽进自家田里,意为“开秧门”。哈尼族山寨一年一度的春耕活动就此开始。传说这样做可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众生吉祥。

哈尼族的苦扎扎节,是在每年农历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开始,三至五天。这时刚栽完秧,农活少,人们欢聚一堂,主要活动是打秋千。节日的第一天,各村寨要上山挑选一棵粗直的松树做磨秋杆。秋杆有规定尺寸,黑夜砍好,黎明前运回村,第二天,家家杀两只鸡一只鸭献秋木。然后是立磨秋,竖转秋、架甩秋。磨秋就是用坚固的栗木栽在地里,顶端削尖做轴心,再把数丈长的松木横杆的中间段凿凹架上即成。

打磨秋时,横杆两端骑上相等的人,轮流从脚蹬地使磨秋起落旋转,像磨一样。转秋比较复杂,是在相对距离三四米处各栽一棵长4米的粗壮栗木,顶端凿出滑槽,再用一根木为横杆搭入滑槽,横杆中间串上约两米的X形的四根木料,每X形的顶端系一根缆绳,人面向外坐,脚落地的人一蹬地就反转起来。甩秋很似汉族的打秋千。

第三天,太阳出来,小伙子们有的穿上女装,用锅底烟灰把脸画得花里胡哨,或戴上假面具;有的穿上扯成一条条布片的裤子,腰上挂着响铃,开始走村串寨。这时姑娘们则合着鼓点跳起了猴舞。一时间,人人精神焕发,尽情歌舞,满场都是欢声笑语。

相关参考

红河边上的哈尼族为何会崇拜“布谷鸟”

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到山茶盛开的阳春三月,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人人都会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

哈尼族为何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

居住在红河边上的哈尼族崇奉布谷鸟,把布谷鸟尊称为“合波阿玛”(布谷鸟妈妈)。每到山茶盛开的阳春三月,不论男女老少,只要第一次听到布谷鸟的鸣啼,人人都会报以一声“我听见了”的回答,表示对春天的欢呼。据说,...

哈尼族过春节都有啥习俗?是怎样祭祀的

家家户户准备喷香的糯米粑粑,烤炙醇甜的“焖锅酒”,年轻小伙子面涂烟灰“驱鬼”,打扫村寨……从除夕开始,云南省思茅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康平乡懒堆房村的哈尼族群众就积极张罗着,开始庆祝春节这个最神圣的节

哈尼族的祭祀日是哪一日?为何叫“昂玛突”

“昂玛突”是哈尼族每年春耕开始前(一般在一月中旬)举行的一种祭祀活动,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活动已成为哈尼族最盛大的节日。“昂玛突”一般举行3—5天,活动中,热情奔

哈尼族的“祭竜节”主要是祭祀什么的节日

祭竜节是哈尼族主要的祭祀节日,一年有两次。正月竜是祭祀寨神,祈求灭灾降福,人畜兴旺。三月竜是农业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竜神的象征通常是万年古树,称为竜树,过去每形成一个村寨,不论十家八家,还是

哈尼族的“阿玛施”节为何又叫“祭母”节

阿玛施节又叫祭母节,时间是中国农历二月龙日举行。哈尼族民间祭祀节日。“阿玛施”是哈尼语音译,“玛”意译为“女性”、“母亲”、“雌性”及“大”。“阿玛”,有的地方叫“伏玛”、“普玛”,意译为“神树”或“

哈尼族的信仰是什么?又有何祭祀活动

哈尼族还没有形成虔敬的一种崇拜,原始的万物有灵,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其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有少数地方信仰基督教。原始宗教信仰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和建寨进行。祭天、祭山、祭龙是祭祀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祭龙尤

哈尼族的信仰是什么?又有何祭祀活动

哈尼族还没有形成虔敬的一种崇拜,原始的万物有灵,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是其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有少数地方信仰基督教。原始宗教信仰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和建寨进行。祭天、祭山、祭龙是祭祀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祭龙尤

哈尼族乐器巴乌啥样的?为何说巴乌很奇特

巴乌是哈尼族、彝族单簧气鸣乐器。哈尼语称各比、梅巴、妞巴。彝语称非里、尔吉非里、比鲁、乌勒。汉语称巴乌。流行于云南省南部的红河、玉溪、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等地区。简单奇特的哈尼族乐器——巴乌关于...

哈尼族为什么每年都过两次“祭竜节”

祭竜节是哈尼族主要的祭祀节日,一年有两次。正月竜是祭祀寨神,祈求灭灾降福,人畜兴旺。三月竜是农业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竜神的象征通常是万年古树,称为竜树,过去每形成一个村寨,不论十家八家,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