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晏婴与孔子 晏子为何看不上孔子

Posted 孔子

篇首语:韬略终须建新国,奋发还得读良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晏婴与孔子 晏子为何看不上孔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晏婴与孔子 晏子为何看不上孔子

晏子为何看不上孔子

晏子在齐国为相,辅佐灵公、庄公、景公,名副其实的三朝元老。也是齐自管仲以后,最为杰出的丞相,甚至,还预言齐国,必为田氏所取代。

西周王室,几乎是一个挂名的共主了,对各个诸侯国,没有什么制约力,各个诸侯国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混战不止。这个时期,是中华历史上,有名的割据阶段。

晏子比孔子大,晏子当了大夫5年后,孔子才出生。但也算得上同时代的人,不过,孔子而立之年见到晏子时,晏子已经威震四邦了。孔子出身低微,所在鲁国,也是一个小国,在诸侯国之间,根本说不上话,跟齐国没法比。

孔子有自己的志向,他致力于研究周礼,希望有朝一日恢复周礼,“克己复礼”是孔子的研究方向,用现在的话说,孔子的博士课题是周礼。这个周礼的主要精髓部分是“礼义廉耻”,四维学说。

晏子时一个实干家,在齐国已经干得风生水起,有丰富的从政经验,有杰出的政绩,而且深受国君的信任,是国家栋梁。

齐景公也非常看重人才,历史上就有景公与孔子有趣的对话。景公问,国家要治理好,怎么办啊?孔子告诉他,“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家都要格守本分。这是一种和谐的景象,景公很高兴。后来有问了一次,孔子这一次说了一句实在的:“治国啊,要节俭。”

孔子对于当时齐国还是了解的,齐国和鲁国是近邻,相互之间信息通畅,孔子绝对不是信口开河的对答。

晏子知道景公要重用孔子,晏子投了反对票。晏子的反对票,其实很简单,他认为,孔子的学问,用来治理国家不行。孔子的礼繁琐,老百姓学不会,可能一辈子也弄不明白。而且孔子重视孝,父母过世了,三年之内,什么也不能做,要去守孝,不能给国家增加财富。

晏子还不喜欢孔子能说会道,这可能是晏子自己能言善辩有关,朝堂里多了一张利嘴,对他自己不利。孔子喜欢穿漂亮衣服,正好与晏子的节俭,形成巨大反差,让晏子不高兴。

孔子的理想主义,与晏子的现实主义,才是根本的冲突所在。在战乱频繁的春秋时期,“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王道。孔子的人人知礼自省,心存仁义,在当时是行不通的,对自保扩张的诸侯来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孔子只好匆匆的离开了齐国,史书上记载,孔子急忙将浸湿了的米倒出来,滴着水,拿回鲁国,现在看来,确实有点凄凉。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晏婴与孔子 科学网—管子、晏子和孔子

管子、晏子和孔子(1)孔子怎样评价管仲?1.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

春秋战国 晏婴竟看不上孔子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

春秋战国 晏婴与孔子 孔子最恨的就是晏婴,他们是终生的敌人

孔子最恨的就是晏婴,他们是终生的敌人孔子三十五岁的时候来到了齐国,先当了高昭子的家臣,混口饭吃,后来见到了齐景公。齐景公向孔子问政,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比较认同,说:“善哉!信如

晏婴竟看不上孔子 孔子错失过的第一个机遇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

晏婴竟看不上孔子 孔子错失过的第一个机遇

公元前515年,孔子因鲁国政变造成政局混乱,本着危邦不居的人生原则前往齐国,给齐国嬖臣高昭子做了家臣,并通过高昭子见到齐景公,这是他第一次到国外求官。在儒家的门徒们看来,孔子通过高昭子这类小人见到齐景

春秋战国 为何晏婴把孔子从齐国斗走,却得到孔子的盛赞

人称晏子的晏婴不只对外嘴炮一流,对内也是勇气十足,不但敢当面呛顶头上司齐景公,还排挤孔子、赶走孙武,是位非常强大的嘴炮王!(图/取自网路)中国人大多熟知关于晏婴“橘化为枳”、“晏子使楚”、“人不可貌相

春秋战国 为何晏婴把孔子从齐国斗走,却得到孔子的盛赞

人称晏子的晏婴不只对外嘴炮一流,对内也是勇气十足,不但敢当面呛顶头上司齐景公,还排挤孔子、赶走孙武,是位非常强大的嘴炮王!(图/取自网路)中国人大多熟知关于晏婴“橘化为枳”、“晏子使楚”、“人不可貌相

晏子为何要排挤孔子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

晏子为何不同意孔子?他身上都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晏婴,齐之习词者也。历史上,这个能说会道的齐之习词者晏婴就是晏子。晏子是齐国自管仲以后,又出现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与管仲的不同是,管仲是个实干派,有自己的政治、经济主张,力求变革。而晏婴则更多的是通

解析春秋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内容是什么?

...是贤人。今我问你,你不回答,为什么?”晏子答道:“晏婴不肖,不足以认识贤人。虽如此,晏婴听说所谓贤人,进了别国,必要和合君臣的感情,调和上下的怨仇。孔某人到楚国,已经知道了白公的阴谋,而把石乞献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