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介之推 什么人 介推拒禄(原文 译文

Posted 春秋

篇首语: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介之推 什么人 介推拒禄(原文 译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介之推 什么人 介推拒禄(原文 译文

译文: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爵禄,爵禄也没有轮到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盗窃别人的财物,还叫他做小偷,何况窃取上天的功劳当作自己的功劳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爵禄?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盲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他的母亲说:“能够象你说的这样去做吗?我和你一块儿隐居。”于是母子俩隐居到死。晋文公寻找他没有找到,就以绵上作为介之推的封地,说:“以此铭记我的过失,并且表彰善良的人。”

介 推 拒 禄

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文公即位,赏不及推。推母曰:“盍亦求之?”推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推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其母曰:“能如是,与若俱隐。”至死不复见。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有龙矫矫,顷失其所,五蛇从之,周遍天下。龙饥无食,一蛇割股,龙返其渊,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处所,一蛇无穴,号于中野。”文公出,见书曰:“嗟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其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表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

(《说苑·介子推不受禄》)

1.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天未绝晋 ②不食其食

A.①灭绝 ②俸禄 B.①绝望 ②粮食

C.①断绝 ②吃 D.①截断 ②给……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及”与“赏不及推”的“及”的意思相同的一句是

A.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B.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C.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 D.及捕入手,已股落腹裂

3.对下列加点字的意思、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必将有主 ②主晋祀者 ③推从者怜之 ④五蛇从之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见”与“至死不复见”的“见”意思、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B.于是入朝见威王

C.大王见(臣列观 D.才美不外见

5—6两题所示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5.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A.归罪而去模仿他们,我的罪过比他们还要大

B.责怪了他们而又效法他们,我的罪过比他们还要大

C.责怪了他们而又效法他们,在罪过上我比他们还要大啊

D.归罪而去模仿他们,在罪过上我比他们还要大啊

6.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

A.言语是身体的花纹,身体即将隐居,哪里还需要花纹

B.言语是自身的漂亮的装饰,自身即将隐居,哪里还需要漂亮的装饰

C.言语是自身的漂亮的装饰,自身即将隐居,哪里还需要花纹

D.言语是身体的花纹,自身即将隐居,哪里还需要漂亮的装饰

7.以下八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与介子推母子到死再没有露面有关的一组是

①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②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

③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④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⑤能如是,与若俱隐

⑥盍亦求之

⑦言、身之文也,身将隐。安用文

⑧亦使知之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④⑤⑧ D.②③⑥⑦

8.下面是对本文主要意思的剖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赞同介子推把文公的复国归功于天的观点。

B.文章歌颂了介子推有功而不图报的品德。

C.文章肯定了晋文公知过能改的贤君胸襟。

D.文章批判了介子推母亲邀功请赏的思想。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齐桓公伐楚原文译文及注释

齐桓公伐楚原文译文及注释  齐侯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公惧变色;禁之,不可。公怒,归之,未之绝也。蔡人嫁之。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

古代名赋宋玉《风赋》原文及译文

《风赋》宋玉作者简介:宋玉,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也有称归州人的)。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

古代名赋宋玉《风赋》原文及译文

《风赋》宋玉作者简介:宋玉,又名子渊,湖北宜城人(也有称归州人的)。相传他是屈原的学生。战国时鄢(今襄樊宜城)人。生于屈原之后,或曰是屈原弟子。曾事楚顷襄王。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

原文与翻译文

荆轲刺秦王原文:《荆轲刺秦王》选自《战国策・燕策三》,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悲壮的历史故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情况,表现了荆轲重义轻生、反抗暴秦、勇于牺牲的精神。文章通过一系列情节和人物对话、

春秋战国 2介之推不言禄

介之推不言禄文选制作:翁春文学与传媒学院标点•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

《孟子》原文及译文,《孟子两则》翻译及原文

《孟子两则》翻译及原文《孟子两则》原文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带译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带译文)原文: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

春秋战国 介之推的节日 寒食清明节:纪念晋国大夫介之推

寒食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两千六百多年。其所体现的根祖文化,对于凝聚炎黄子孙的民族意识,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谋求共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寒食清明节是纪念晋国大夫介之

成仙公,原文加译文(《神仙传》中较好的故事)

成仙公成仙公者,讳武丁,桂阳临武乌里人也。后汉时年十三,身长七尺。为县小吏,有异姿,少言大度,不附人,人谓之痴。少有经学,不授于师,但有自然之性。时先被使京,还过长沙郡,投邮舍不及,遂宿于野树下,忽闻

列子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 琴原文和译文

伯牙善鼓琴原文和译文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