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 琴原文和译文

Posted 列子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列子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 琴原文和译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列子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 琴原文和译文

伯牙善鼓 琴原文和译文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

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

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

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

扩展资料:

其他版本:

1.原文

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译文

伯牙弹琴,他的朋友钟子期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泰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钟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不仅弹琴是这样,有才能的人也是这样。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路径)来尽忠呢。良马不是自己变成千里马的,而是等待伯乐然后变成千里马。

2.原文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

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历,突然遇到暴雨,停留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类似于连绵大雨声音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听出我的心意,想象出的景象就像我心中的景象。我到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3.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眼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在我耳边流淌!”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的说出他心里想的。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爱的琴摔碎,把琴弦挑断,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挑断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的现象。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

“高山流水”典故最早见于《列子·汤问》。在人们的用典实践中,这一典故逐渐发展出七十余个典形和乐曲高妙、相知可贵、知音难觅、痛失知音、闲适情趣等典义,还存在典故反用现象。

参考资料:伯牙善鼓琴-百度百科

伯牙绝弦-百度百科

伯牙善鼓琴原文及翻译字译

《伯牙善鼓琴》选自《列子》,为战国郑国人列御寇所著。

原文

伯牙子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方鼓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以接之,贤者奚由尽忠哉!骥不自至千里者,待伯乐而后至也。

译文

伯牙弹琴,他的朋友钟子期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泰山。钟子期高兴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泰山!”过了一会儿,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

钟子期患病死了,伯牙心里非常悲伤,他把琴打破了,把琴弦也扯断了,一辈子都不再弹琴了,认为世上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不仅弹琴是这样,有才能的人也是这样。虽然有有才德的人,但是没有人与之交接,贤者又通过什么(路径)来尽忠呢。良马不是自己变成千里马的,而是等待伯乐然后变成千里马。

扩展资料:

《伯牙善鼓琴》讲述了琴师伯牙与樵夫钟子期之间由于鼓琴听琴而产生的交情的故事。

音乐才子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出此曲的感情和意义,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和寡。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

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惋惜。

这就是“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伯牙痛心疾首怀念子期,人们用此感叹知音难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伯牙善鼓琴

伯牙善鼓琴翻译50字?

伯牙善鼓琴

翻译:俞伯牙喜欢敲鼓弹琴,而且比一般人都演奏得更好些。他敲鼓时,鼓声如地震雷鸣,山风呼啸。弹琴时,琴声似流水潺潺,江河浩荡。

中的伯牙善鼓琴的善字是什么意思

(原文)伯牙善鼓琴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 善:擅长,善于。 善:赞美之词,即为“好啊”。 原文(30)译文(5)

相关参考

曾经以死劝谏楚怀王

一部电视剧《芈月传》让历史上的风云女子“重回”2000多年后的人们的视野,也让人重新“审视”一段尘封久远的传说。《伯牙与钟子期》选自《列子・汤问》战国列御寇著: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

他与钟子期是什么关系 俞伯牙的生平是怎样的

...记载颇多,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篇。列御寇在这篇文章中,不仅提到了俞伯牙的简介,还提到了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除此之外,荀子在《劝学篇》中,也提到了俞伯牙,书中写到“伯牙...

伯牙、孔明和 劉禪,三個名字的正確含義

作者:譚汝為很多人都以為「伯牙」的全名是俞伯牙,其實,伯牙不姓俞,他姓伯名牙。《呂氏春秋·本味》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東漢高誘註解說:「伯姓牙名,或作雅;鍾氏期名,子皆通稱。悉楚人也。」伯牙是

伯牙、孔明和劉禪,三個名字的含義你懂沒

作者:譚汝為很多人都以為「伯牙」的全名是俞伯牙,其實,伯牙不姓俞,他姓伯名牙。《呂氏春秋·本味》載:「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東漢高誘註解說:「伯姓牙名,或作雅;鍾氏期名,子皆通稱。悉楚人也。」伯牙是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 俞伯牙与钟子期

俞伯牙与钟子期是春秋战国人士,通过资料记载得知,俞伯牙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一生最爱弹琴。历代史书资料关于俞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春秋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的《列子·汤问》篇。列御寇在这篇文章中,不

春秋战国名人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伯牙与钟子期伯牙出生楚国,是晋国的上大夫,极其擅长琴艺,被称为是“琴仙”著名的高山流水就是他的成名曲。钟子期是晋国的一位樵夫,一介布衣。可以说伯牙与钟子期在身份地位上是很不相符的,他们之间应该是没有任

15個有趣的古代典故

1.高山流水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搖深,常人難解,僅鐘子期能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讚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鐘子期嘆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來鐘子期去世,伯牙痛

15個有趣的古代典故

1.高山流水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搖深,常人難解,僅鐘子期能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讚曰:「善哉,娥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鐘子期嘆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來鐘子期去世,伯牙痛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知音难寻(钟子期死后伯牙终生不再弹琴)

本站网:小编整理了一些关于“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知音难寻(钟子期死后伯牙终生不再弹琴)”的详细内容,方便你详细了解!说起知音许多人就会想到俞伯牙和钟子期,他们可以说是知音的典范,两人的故事流传千古,

历史上像钟子期和伯牙一样的朋友有哪些求解求解~~~

1.《三国志》与《晋书》上记载的两个人物,陆抗和羊祜。陆抗和羊祜分别魏、吴两国的将领,羊祜在襄阳为官,陆抗镇守荆州,两个人你想统一我,我想灭掉你,但却丝毫不妨碍二者是知音。陆抗病了,羊祜赶忙送药来,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