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孔子问礼于老子

Posted 孔子

篇首语: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孔子问礼于老子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老子分别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医、武」中儒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巨大而深远。

  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生卒于公元前551——479年,活了七十二岁,家中排行老二。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春秋时期楚国人,生卒年不详。据一些记载可推知当出生在孔子之前。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即管理图书的史官,思想、理论保存在《道德经》中。

  孔子向老子问礼的事情,在《史记》中有记载。老子当时对他讲了这样一番话: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篷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大意是人生短暂,言论却可以不朽,要谦虚深藏,大智若愚,除却各种对自身不好的执着和欲望。老子的话使孔子觉的高深莫测,他感叹的说: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也!

  孔子游历诸侯国十四年,办私学四十年,号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所谓云台三十六将,孔门七十二贤。孔子提倡「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子弟才可接受教育原限制,使教育具有了广泛的社会性。《礼》是孔子教学的主要内容,西周的社会制度和管理思想集中体现在周礼上,《左传》说它是「治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最高法典。孔子对周礼推崇备至,并用自己的思想对周礼进行了原则性的损益改革。孔子希望通过恢复周礼使社会达到和谐稳定。

  孔子的全部主张都贯穿着「中庸」之道。就是不上不下,不左不右,坚持原则,不偏不倚。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义、礼、智、信」,讲的是现实人伦和对人的道德标准要求,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先做人后做事,以此标准不断对照「修身」,无论是成为孔子讲的圣贤、君子、或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就都不是什么难事了。北宋赵普,赵匡胤的宰相,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传遍天下。中国历史一直以来基本都是道家打天下,儒家治天下。像姜子牙、诸葛亮、刘伯温等都是道家人物,君王得到天下就开始提倡儒学,选拨人才治理天下。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死后被后世尊封为圣人,康熙皇帝还御笔亲书「万世师表」。孔子儒家的出现,是中华传统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孔子眼中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老子,则充满了传奇色彩,成为了神化人物。

  老子的思想理论保留在《道德经》中。《道德经》五千多字,分为八十一章,内容深奥而丰富。据说是老子出函谷关时写下的。

  函谷关的关令尹喜,一天看到一团紫气从东而来,知道有高人将要到来过关,便早早沐浴等待,果然等到了老子。这也是「紫气东来」一词的由来。古代有「望气」之说,医生、风水、打仗等都用到,是人体的一种功能、本能。《史记》也说秦始皇也是因手下方士看到东方有天子气,所以东巡以镇之。吕雉的老爹也是看到空中有五色云气呈龙虎状,知道有真龙天子,便千方百计的寻访,最后把女儿嫁给刘邦。我们现在说一个人有能力往往说这个人气场强,科学家做试验也发现在一个特殊的电磁场作用下,人体会发出强大的辉光。

  据说老子被尹喜缠的推不过,不得已才挥笔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出关后往西而去,不知所终。

  老子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个先天地而生,无声无形,永远不依靠外力而不停循环运行的道。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不知「道」的名字,其实就是宇宙的特性「真、善、忍」在不同层次的体现,在道家叫「道」,佛家叫「法」。

  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源,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片三,三生万物。认为道是天下万物的根本。人是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而道则只以自己为法则。所以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的思想达到了他那个时代人们对世界认识的高峰。老子的时代也出现了诸子百家,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随着历史的发展,诸子百家多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老子的不同于其它道的非常之道,一直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人们还从中得到启发。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孔子问礼与老子,认为老子是他老师

问礼于在很多古籍中都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其中记载的时间差异非常的大,如《孔子世家》称孔子问礼于老子时,仅有十七岁至二十岁,而《天运》中却说孔子问礼于老子时已年五十有一。因此很多学着对这一事件抱有怀疑的态

为什么有人说庄子生于老子之前?

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老子起码比庄子早100多年,因为老子生卒年虽然不详,但是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而孔子出生于西元前五五一年,因此老子出生时间铁定比这个时间早很多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

老子到底活了多久?

其实有关老子之生平,虽然历史记载不足,若能小心求证,亦是有迹可循的。要研究老子当然先以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为考证依据:“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

历史秘闻 为什么有人说庄子生于老子之前?

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老子起码比庄子早100多年,因为老子生卒年虽然不详,但是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而孔子出生于西元前五五一年,因此老子出生时间铁定比这个时间早很多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

孔子向老子问礼

孔子向老子问礼?1.请问真的还假的?2.孔子问了什么?老子答什么?3.孔子怎么找到老子的?4.孔子问后有没有心得?孔子三十一岁时,与鲁人南宫敬叔适周,向老子问礼。老子说:你所说的,已经与人的骨头腐朽了

历史秘闻 老子到底活了多久?

其实有关老子之生平,虽然历史记载不足,若能小心求证,亦是有迹可循的。要研究老子当然先以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为考证依据:“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

历史秘闻 孔子向老子问礼

孔子向老子问礼?1.请问真的还假的?2.孔子问了什么?老子答什么?3.孔子怎么找到老子的?4.孔子问后有没有心得?孔子三十一岁时,与鲁人南宫敬叔适周,向老子问礼。老子说:你所说的,已经与人的骨头腐朽了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老聃

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老聃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一说姓李,名耳,字伯阳。相传他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史”,通晓上下古今之变,晚年退隐,躬耕授徒,讲道论德,孔子曾问礼于老子。

孔子和老子思想差别在哪里?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楚国人,曾为周政府守藏室官员,孔子曾向其问礼。现在通行的老子书,都分为上下篇,上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的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后人取上篇的「道」和下篇

历史秘闻 孔子和老子思想差别在哪里?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楚国人,曾为周政府守藏室官员,孔子曾向其问礼。现在通行的老子书,都分为上下篇,上篇第一句是「道可道,非常道」。下篇的第一句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因此后人取上篇的「道」和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