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9节 杀戮
Posted 盟书
篇首语: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9节 杀戮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9节 杀戮
再说丕郑父带着秦国大夫冷至,用车拉着秦国的赠礼,走到绛城的城郊听说里克被杀了,丕郑父心里有些恐惧就想转回秦国。又怕自己逃走会连累儿子丕豹,正在犹豫当中,遇到了大夫共华,共华详细地和丕郑父讲了里克被杀的原因和经过,并建议他正常回朝。> > 丕郑父催车入城,领着冷至入朝递上国书,国书说:> > “晋、秦甥舅之国,地之在晋,犹在秦也,诸大夫亦各忠其国。寡人何敢曰必得地,以伤诸大夫之义。但寡人有疆场之事,欲与吕、二大夫面议。幸旦暮一来,以慰寡人之望。”> > 书尾还有一行小字:> > “原地券纳还。”> > 惠公的本质就是爱小贪利,看见了这么厚重的礼物又有奉还的地券,十分高兴。就想派吕饴甥、芮两人入秦面见秦穆公。> > 可这吕饴甥、芮二人也非等闲之辈,看破了丕郑父的阴谋,和惠公一商量,不去。> > 一封回书:> > “晋国未定,稍待二臣之暇,即当趋命。”> > 冷至也没法,只好回国复命。> > 吕饴甥、芮两人料定丕郑父是要谋害自己的主谋,而且一定会有同谋,就派人盯着他的家,丕郑父看吕饴甥、芮二人没去,沉不住气了,就召集祁举、共华、贾华、骓遄等人夜里到他家商量怎么办,到了五更天才散会。> > 两人得到回报,就把屠岸夷找来开始忽悠他:君上已经因为弑君之罪杀了里克,你应该知道当时你也是主要参与者,就因为我觉得迎立新君你是有功的,才不忍心 把你除掉。但在这事上主公始终对你有想法,我也为你辩解过。现在看光靠嘴说是不行的,还是得靠你自己做件立功的事,我们才好说服主公。什么事呢?丕郑父他 们想废掉君主迎立重耳,你假装同谋打入他们内部,适当机会出首做证,我们就好保你了。> > 屠岸夷是有勇无谋之辈,果然上套了。当晚就去见 丕郑父,按芮和吕饴甥教的,跪地求救命。丕郑父问他为什么,屠岸夷说:君上因为我和里克同罪要杀我,我知道这是芮、吕饴甥两人的主意,而且要加害的还 有你们。眼下我们自保的办法只有借助秦国的力量除掉夷吾,迎立重耳,才能既救自己又救国家。你刚从秦国回来,你们马上写封信,我连夜去重耳那里,引导秦、 翟两国军队从外攻进,你们做内应,我们只有杀掉吕饴甥、芮,赶走夷吾,才是自保的上策。> > 丕郑父上当了,他问屠岸夷:你的决心下定了吗?这小子咬破手指对天发誓:“若有二心,全族被诛”。丕郑父深信不疑,就定在第二天三更召开会议,议定大事。> > 会议如期召开,丕郑父主持,祁举、共华、贾华、骓遄以外,原申生门下的叔坚、累虎、特宫、山祁四人,再加上屠岸夷共十人参加,歃(shà)血为盟、对天盟誓,写下盟书,又签字画押,之后又一再叮嘱,才交到内奸屠岸夷手中,请他去交给重耳。九个人就这样把命交出去了。> > 屠岸夷拿着盟书,就像捞到了救命的稻草,急忙跑到芮家,芮把屠岸夷藏在家中,自己带着盟书找到了吕饴甥和虢射。三人达成一致意见:向惠公报告,立即采取措施。> > 第二天早朝,吕饴甥先选了武士埋伏在幕后,百官行礼已毕,惠公叫出丕郑父问:我听说你们商量要驱逐我另迎重耳为君,我想知道我有什么罪?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 丕郑父刚要辩解,芮手持利剑喝道:你派屠岸夷持盟书去迎重耳,幸亏主公洪福,才有屠岸夷出首,你还有什么说的?> > 惠公怒气冲冲把盟书扔在了案下,吕饴甥拾起盟书,按签名对号入座,叫一个抓一个。共华请假没上朝,屠岸夷没到场,其余八人无一漏网。惠公喝叫:推出去斩首!> > 贾华为了自救,跪地请求说:当年我奉先君之命到屈地抓主公,是我有意放纵您才得以脱身,念在昔日相救之功,能否免我一死?> > 吕饴甥不等惠公回答就大声喝道:你为先君之臣不奉先君之命竟敢渎职放人,现在跟了主公又私通重耳,像你这样反复无常的小人更应该早死。> > 就这样八个人一齐掉了脑袋。> > 共华在家里得知盟誓之事败露,丕郑父等八人已经被杀,就急忙赶到家庙向祖宗告别,然后准备赴朝领死。他弟弟拦住他:你入朝必死,为什么不快点逃!> > 共华说:丕郑父这么做我是赞成的,现在他因为我的支持而死,我却要自逃生路,这不是大丈夫所为。我不是不爱惜生命,是不想有负于与丕郑父他们的共同誓言。说完毅然赴朝请死,惠公下令斩首。至此,盟书上十个人除屠岸夷,全部壮烈!> > 丕豹得知父亲被诛,飞逃出国,到秦国寻求政治避难。被秦穆公用为大夫。> > 惠公还要灭掉九人的族人,还是芮出来劝阻,他才赦免了这九位大夫的族人。> > 惠公为表彰屠岸夷的功劳,把他晋升为中大夫,并赏田三十万亩。> > 利益,有时就是主人手里的肉,做为诱饵来引诱走狗更忠实于自己。这一年是公元前649年。相关参考
楚庄王,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楚穆王的儿子,名叫熊侣。该人可名列本书“十大明君”之第三。>> 楚庄王接了班,三年不发一令,每天白日就是田猎游玩,晚上就是女人酒宴。更有甚者,在朝门挂了一块令牌,
庄公处理完国内的事,又派两个使者带着国书和礼物到了齐、鲁两国,目的是表达谢意。>> 齐国什么事没有,接了国书,收了礼物,一切正常。>> 去鲁国的使者却走到半路返回来了,庄公问什么原因,使者说:
老聃自幼聪慧,静思好学,常缠着母亲和家将讲些国家兴亡、战争成败、祭祀占卜、观星测象之类的事。夫人虽然落难,但逃难时带了些家财,所以日子还不穷困,就给老聃请了位家庭教师,这位老先生倒是一位饱学之士。
这个时候晋国还真的就出事了。而且正如太史廖所料,事就出在了骊姬身上。>> 原来晋献公宠信骊姬,逼杀了太子申生,吓跑了公子姬重耳和公子姬夷吾。献公死后立了个小孩子姬奚齐继位,结果被里克等人用计刺杀
姬光不敢再演戏,就继了吴王之位,自号为阖闾(hé lǘ)。>> 再说姬掩余、姬烛庸困在潜城,久等救兵不到,正在谋划怎么脱身,听说吴王僚被杀的消息,两人放声大哭,商量说:姬光既然杀君弑主,对我们是
魏惠王在魏国的历史上有三个特殊点。第一,太子之位是父亲死后争来的;第二,他很重视人才却丢了西瓜捡芝麻,失了大才用小才;第三,魏国在他的手上走了下坡路,转折点是马陵之战。>> 魏武王在世的时候不知
鲁公是齐桓公的外甥,当政之后是内怕哀姜外怕庆父,就想借助舅舅的力量解决问题。派人约齐桓公在落姑会面。见了桓公的面,哭着诉说了庆父的所做所为。桓公觉得解决外甥的问题首先是他的身边要有个好相国。就问公
钩弋夫人姓赵氏,河间人也,得幸武帝,生子一人,昭帝是也。>> ——《史记·外戚世家》>> 说到汉武帝的第三任妻子赵婕妤,不仅是位美人同时也是位奇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说到赵氏的奇,主要有
秦汉时期,阴阳五行、神仙方术之说盛行,成为社会普遍接受的信仰。>> 汉武帝自幼受神巫文化的熏陶,对鬼神的存在深信不疑。他当了皇帝以后,君临天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和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可是无法左
晋灵公姬夷皋出场了。这是一个无能又贪玩的主。他的开局就不寻常。>> 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 赵盾有他独到的想法,他对大臣们说:国家多事之际,又有秦、翟的仇视,不应该扶立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