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19节 追剿

Posted 春秋

篇首语:要须心地收汗马,孔孟行世目杲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19节 追剿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19节 追剿

  伍员屯兵在随国(今湖北省随州市)的南部边界,派人送给随侯一封信。书中大约说:周室的子孙在汉川一带的,几乎都被楚国蚕食掉了,现在上天保佑吴国, 让吴来问罪于楚。如果你能抓到楚昭王并献给吴军,汉阳这个地方就割给你了。我的君王和你是同姓同宗,你应该和家里同姓人一条心。> >   为什么会写这封信呢?因为伍员一路追踪,知道昭王跑到了随国。所以才写了这封信。> >   楚昭王历尽磨难还真的就跑到随国来了。随侯看了信,召集大臣们一起商议,楚国的公子熊西主动站出来说:我和大王的面貌相似,现在事情紧急,可以把我诈称楚王交出去,只有这样昭王才可以幸免。> >   哪知随侯坚定地说:楚国是随的老朋友,吴国是新交情,我不能在灾祸面前弃旧纳新,更不能逢难忘情。就派人答复伍员:我们历来是楚的属国,世代都有盟约,楚君逢辱来奔,我不能不接纳。但他现在已经改投别的地方去了,将军您可以访察。> >    伍员还真信了,以为囊瓦跑到郑国去了,昭王也会跑到郑国去。况且郑国曾经杀了太子熊健,这仇还没报,就带领大军去伐郑,围了郑的国都。当时郑的得力大臣 游吉刚去世,郑定公连个帮助拿主意的都没有,举止无措,就归罪在囊瓦身上,这子常也是罪有应得,在无奈中自杀了。郑伯把囊瓦的尸体献给了吴军,并一再表明 楚王没在郑国。> >   吴军虽然得了囊瓦尸体,但伍员“醉翁之意不在酒”,不是奔他来的,所以围城不退,是非要灭郑不可,抓不到昭王也要报太子之仇。> >   众位大夫请求背水一战,一决生死。郑伯说:楚都不是吴的对手,我们就是打了,怎么能是他的对手呢?> >   郑伯被逼的没办法,在国都里挂起榜文,坚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公开招用能者:谁能退得吴军,我和他分国而治。> >   榜文挂到第三天,当年救伍子胥的“渔丈人”的儿子,正好逃避兵祸在郑的国都里。听说吴国的统兵主将是伍员,就要求见郑国国君,见了面就表态:我能退吴军。> >   郑定公问他:你退吴军,需要用多少战车甲兵?> >   这位说了:我不用一兵一卒,只要我扛着船桨出去一趟,吴兵必退。> >   郑伯根本不信。但已没有别的办法,只好让他出城试试,并承诺说:只要你能退了吴兵,必有重赏。> >   渔丈人的儿子从城上顺着绳索溜了下来,扛着船桨直奔吴军大营,在营门前唱道:“芦中人”,“芦中人”,腰间宝剑七星文,不记渡江时,麦饭鲍鱼羹?> >   军士把他抓进营中,这人见了伍员仍然唱这段歌词,别的话也不说。伍员急忙下坐惊奇地问道:您是什么人?> >   这位举了举手中的船桨说:你看看这个,就应该知道我是鄂渚渔丈人的儿子了。> >   伍员立刻陷入了哀痛之中,说道:你的父亲是因为我才死的,我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报恩,只是找不到人,今天才在这里相遇,你有什么事,什么要求,尽管和我说。> >   这人说:别的没什么请求,郑国害怕您的兵威,挂榜文在城中:“有能退吴军者,与之分国而治”。我想到父亲和将军当年有一段奇缘,就来求将军赦免了郑国。> >   伍员叹了一口气说:唉!我能有今天,都是渔丈人给的,皇天在上,我不敢不知恩图报啊。> >   当即下令撤军解围,率兵回师。> >   渔丈人的儿子回去向郑伯报功,郑伯大喜过望。给渔丈人的儿子封地百里,录为大夫,国人称其为“渔大夫”。至今在溱洧(wěi)之间还有个丈人村,就是当年“渔大夫”的封地。> >   伍员解了郑国之围,还师楚国,分路设关建卡,大部队驻扎在麋地(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西河乡南麋城村),派人四处招降楚国的官吏、士人、军卒,同时寻找昭王的下落。> >   就在楚国已经濒临灭亡的时候,一个救国的志士出现了,他以自己的坚韧和公义挽救了楚国。这个人就是伍员的结拜兄弟:申包胥。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19节 荀子论兵

>  荀子名况,字卿。“子”是古代人们对有学识之人的通称,战国时又是对有地位人的敬称。>>  荀子是赵国人。曾经在齐国游学,齐襄王时在齐做过学宫祭酒。秦昭襄王时在秦游学,盛赞秦国政治清明。回到赵国,和

春秋战国 第19节 掩耳盗铃

  楚灵王登上君位,靠血腥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他任命为令尹,郑丹为右尹(和左尹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最高军政长官令尹的副手),伍举为左尹,斗成然为郊尹(春秋时楚国设置的治理郊区的官吏)。当时的太宰

春秋战国 第19节 勇斗黎弥

  齐景公跑了阳虎,觉得有愧于鲁国,就派人给鲁定公送了一封信,说明了阳虎逃脱的情况,并约鲁侯在齐、鲁交界的上夹谷做一次乘车会面,进一步密切两国关系,增进相互信任。>>  定公接了信找“三桓”商量。孟孙

春秋战国 第19节 勇斗黎弥

  齐景公跑了阳虎,觉得有愧于鲁国,就派人给鲁定公送了一封信,说明了阳虎逃脱的情况,并约鲁侯在齐、鲁交界的上夹谷做一次乘车会面,进一步密切两国关系,增进相互信任。>>  定公接了信找“三桓”商量。孟孙

春秋战国 第19节 连理枝

  到这份上了康王还嫌不够劲儿,他开始尽情淫乐。喝起酒来经常一喝一宿,用酒灌群臣不醉不罢休,为了显示自己海量,在和群臣对酒时,暗中由侍臣给自己斟水,结果别人都醉了惟有康王怎么喝也不醉。拍马屁的就出来献

春秋战国 第19节 恩怨必报

  宋襄公时宋国对晋文公有知遇之恩,又是邻居,所以晋文公时晋国对宋国一直很友善。这时楚国日益强大,记恨泓水(古水名,故道大约在今河南省柘zhè城县西北,古涣水的支流)之战中与宋国的仇怨,又因为宋国和晋

春秋战国 第19节 改革者的悲剧

  秦惠文王(秦惠文公公元前337年继位,公元前324年称王),是孝公的世子,名字嬴驷。他在历史上留下的最重一笔,就是车裂了商鞅,让后世的所有改革者心寒胆战。>>  孝公死后,商鞅好像忘了他和太子嬴驷

春秋战国 第28节 抉择

  晋灵公姬夷皋出场了。这是一个无能又贪玩的主。他的开局就不寻常。>>  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  赵盾有他独到的想法,他对大臣们说:国家多事之际,又有秦、翟的仇视,不应该扶立幼主

春秋战国 第10节 变态

>  晋惠公继位以来,连年农业收成不好,到第五年,又是大减产,国库无粮,民间绝食,没办法了,尽管赖过账,但秦晋毕竟是婚姻之国,伸手向秦求借,秦国经过一番辩论,穆公不究旧恶,“运粟数万斛于滑水”(当时以

春秋战国 第4节 亮剑

  燕昭王,有亡国的切肤之痛,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发愤图强,复仇雪恨。>>  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昭王上任后,用老师郭隗为相国。>>  当时赵武灵王对齐吞并燕国很气恼,派大将乐职到韩国迎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