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41节 他有点像楚庄王

Posted 春秋

篇首语: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41节 他有点像楚庄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41节 他有点像楚庄王

  齐威王带领着齐国又一次强盛起来,小霸了一回。但一开始,他却经历了一个和楚庄王差不多的历程。> >   威王继位以后,不问国事,不理朝政,把政务都随意地交给卿大夫处理。开始的九年里,诸侯们得知齐国新君是个“病猫”,就竟相侵伐,齐国百姓吃尽了战乱之苦,你可以看一下这耻辱的战败记录:> >   公元前356年,韩、赵、魏趁齐国国丧的机会,进攻齐国的灵丘。> >   公元前351年,鲁国进攻阳关(今山东省泰安市东南),晋国攻打齐国到达博陵(又叫博关,在今山东省茌平县博平镇西北)。> >   公元前350年,连卫国这样的小国都敢攻打齐国,而且占领了薛陵(在今山东省阳谷县东北)。> >   公元前348年,赵国攻占了甄城(今山东省甄城县北旧城集)。> >   不干事又总想升官,怎么升呢?自己封。你楚能称王,越能称王,我齐为什么不能称王。自己封自己:齐威王。> >   这一天邹忌求见。齐国的第三位名相出场了。但他的出场是以向齐威王谏言亮相的。他的这番谏言和进谏方式,可列列国时期“十大名谏”的第二谏。> >   邹忌自称善长音乐,精于琴技,所以特别想以物寓理,以琴论理点化劝谏齐威王。> >   威王得知邹忌善长音乐,就召见了他。给他安排了个座位,放了桌几,又拿上了琴,邹忌却只抚弦不弹琴也不奏音。威王就问:听说先生善于弹琴,我是为听音乐才请你来的,你却只抚弦不弹琴,是琴不好呢?还是害怕了弹不出来呢?> >   邹忌舍了琴对威王说:我所懂的是琴理,至于丝竹之声那是乐师的事,我只是略知一、二,还不配给大王您演奏。> >   威王心里老大不高兴,但还是忍住了。问他:那你能给我讲讲音乐的内在道理吗?我想听听,这总可以了吧?> >    邹忌回答说:琴是有所禁忌的,尤其要远离淫邪,在杂乱的音声中找出有规律有节奏的正音,才是音乐。当年炎帝神农氏造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征着一年三百 六十六天;宽六寸,象征着六合;前宽后窄,象征尊卑;上圆下方,象征天地;五根琴弦,象征水火木金土五行;大弦的音调低沉浑厚而温和,象征国君;小弦的音 调高亢清脆,象征相国;弦摁得深而放得舒展象征政令;发出的声音和谐而响亮,大小声音配合得美妙,曲折不正的声音不相干扰,象征四时。垂音宽和而不急躁, 寓意为君之道;轻音简廉而不紊乱,寓意为臣之道。琴有五弦,一弦为宫,次弦为商,再次弦为角,四弦为徵(zhǐ),五弦为羽。以后文王和武王各加了一弦, 文弦为少宫,武弦为少商,来寓意君臣之恩相合。君臣相合,则政令和谐,治国的道理与抚琴的道理是相通的。> >   威王说:说的好。先生既然能知道琴理,也必然精于琴音,能不能弹一曲给我听听。> >    邹忌回答说:臣下以琴为职业,就要勤于练琴,琴才能弹好。大王您是以治理国家为职业,也就应该勤于政事,国家才能治理好。现在大王您享国而不治国,就好 比我抚琴而不弹琴。臣下只抚琴不弹琴,没有音就不能悦大王之耳,大王您居于君位而不理政事,就不能为万民造福,所以弹琴和尽职的道理也是相通的。> >   威王听完很吃惊,自言自语地说:先生是以为琴之道之理来劝谏我治国之道之理,我明白了。就把邹忌留了下来,让他居住在宫中右室,以便策问咨询。> >    第二天,威王又在洗浴时召见邹忌,和他谈论国事。邹忌劝他节制声色,掌握每个官员的真实业绩情况,注意分辨忠直之臣和奸佞之臣而近忠远奸,坚持让百姓休 养生息发展生产,精兵强兵提高军队的训练效能和战斗力,这样才能成就王霸之业。威王的斗志被激发起来了,决心强国精兵富民,就任用邹忌做了相国。> >   当时有个辩士叫淳于髡(kūn),听说邹忌凭着一套弄琴的理论就弄了个相国,心里不服气。率领自己的门徒去见邹忌。邹忌接待他们很谦恭,淳于髡却面有傲色,大咧咧地直接坐在了上座。> >   你可不要小看了淳于髡,他是当时目空一切的名士,本部书“十大名士”的第九人。名气是凭本人学识挣出来的。> >   文人相轻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淳于髡自恃才高就没把邹忌放在眼里。张口就以讥刺的口吻问道:听说你很明事理,所以我想和你讨论几个问题?> >   邹忌恭敬地回答:愿意聆听教诲!> >   淳于髡像考学生出题目、测试学生理解能力一样说道:子不离母,妇不离夫。> >   邹忌答道:谢谢指教,我不会远离主公身边。> >   淳于髡说道:棘木为轮,涂以猪脂,至滑也;投于方孔则不能运转。> >   邹忌答道:谢谢指教,我会努力地体会君心,体察民情。> >   淳于髡说道:弓干虽胶,有时而解;众流赴海,自然而合。邹忌答道:谢谢指教,我不敢不亲附万民,不敢背离民心。淳于髡说道:狐裘虽敞,不可补以黄狗之皮。> >   邹忌答道:谢谢指教,我会在士人之中选择贤才,而不让肖小卑仆混杂其间。> >   淳于髡又说:辐毂不较分寸,不能成车;琴瑟不较缓急,不能成律。> >   邹忌答道:谢谢指教。我会主持制定法令,约束官吏,教化万民。> >   淳于髡用隐语问,邹忌用明语答,领会得毫厘不差。让淳于髡心服口服。马上从正位上站起身,恭敬地行了个礼,什么也没再说,退了出去。> >   邹忌仍然谦恭地送出门外。> >   出了门,他的学生们都有点不理解,有个徒弟就问:夫子刚见到相国的时候十分地自信而有居高临下之态,现在又礼节周全地谦逊而去,为什么呢?> >   淳于髡说:我用五种寓意很深的暗语去考校他,他都能即问即答,而且完全理解我的深意,这样的大才我不能及。> >   从此那些游说之士,再不到齐国来逞舌辩,邹忌的才名扬于天下。> >    邹忌身高八尺多,长得仪表堂堂,也很为自己的形象满足。这天早晨他穿上礼服戴上冠在镜子前自我欣赏。妻子走了过来,他就问:都说城北的徐公是美男子,我 和他比谁更帅。他妻子说:当然是你更帅,徐公怎么能和你比?邹忌又问侍妾: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英俊洒脱?侍妾说:当然是您更英俊,徐公没法和你比。第二 天有位客人来访,邹忌想验证妻、妾是否说了真话,就问了他同样的问题,客人也给出了同样的答案。过了两天,正好徐公有事来到邹忌家里拜访,邹忌自己上心一 比较,在形象俊貌上自己和徐公还存在差距,事实上是徐公更帅更英俊。邹忌就在徐公走后自己沉思,想找到妻、妾、客人不讲真话的原因。结论是:妻子说我更帅 是因为她偏爱我,妾说我更帅是因为她怕我,客人说我更帅是因为他有事求我。世界上本来就因人因事存在很多或者善意、或者恶意的假话。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41节 从谏如流

  晋国的中军尉祁奚为人忠直,很得同僚敬重和悼公信任,但是已经年过七十,就主动向悼公告老还乡。悼公很留恋又没办法,就让他推荐一个接替的人选,祁奚说:我认为解狐比较合适。悼公说:我听说你和解狐之间有仇怨

春秋战国 第9节 一鸣惊人

  楚庄王,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楚穆王的儿子,名叫熊侣。该人可名列本书“十大明君”之第三。>>  楚庄王接了班,三年不发一令,每天白日就是田猎游玩,晚上就是女人酒宴。更有甚者,在朝门挂了一块令牌,

春秋战国 第11节 明君贤相

  庄王和虞邱在一起谈论朝政,到了半夜才回宫。夫人樊氏就问他:朝中今天有什么事,这么晚不回宫。>>  庄王说:我在和虞邱谈论朝政,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夜里了。>>  樊夫人问庄王:虞邱是什么人?>>  庄

春秋战国 第44节 晋齐之争

  晋平公一继任,就想过过做霸主的瘾,在嗅梁大会诸侯。晋平公这次会盟诸侯,齐灵公因为对晋有点意见就没来,派大夫高厚代替他来参加会盟。>>  中行偃愤怒了,要囚禁高厚,高厚很聪明,跑了。>>  齐国故意

春秋战国 第16节 屈巫的阴谋

  楚共王熊审,庄王的儿子,继位时年龄十岁。>>  说到共王这段历史,开篇就又要涉及到夏姬。>>  夏姬自从奉庄王之命嫁给了连尹襄老,襄老不到一年就奉命去(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地驻防去了。可这夏姬是个闲

春秋战国 第16节 屈巫的阴谋

  楚共王熊审,庄王的儿子,继位时年龄十岁。>>  说到共王这段历史,开篇就又要涉及到夏姬。>>  夏姬自从奉庄王之命嫁给了连尹襄老,襄老不到一年就奉命去(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地驻防去了。可这夏姬是个闲

春秋战国 第12节 血腥

  鲁文公没有像庄公、僖公那样把鲁国做强,却在他主政期间,公室走向衰弱,强臣走向专横,鲁国的好日子走到了尽头。>>  鲁国历来和齐国是联姻之国,所以僖公的夫人也是齐国公室之女,称做声姜。文公就是僖公和

春秋战国 第46节 栾氏之难

  中行偃在回国的路上,头上长了一个疽,疼痛难忍,不得不停下来驻在著雍(今山东济阳县城)这个地方,拖到春二月,疽开始溃烂,眼睛脱出而死。他自己的梦像得到了应验。>>  殖绰和郭最乘军中混乱毁了囚车,逃

春秋战国 第8节 颖考叔

  回国后,庄公大摆庆功宴,犒劳有功之臣。诸位将军轮番敬酒,庄公就有点骄傲的意思,自以为能。举起酒杯先洒酒于地说:我仰仗天地和祖宗之灵,诸位将军之力,战则必胜,威加于周天下的上公之国,你们以为和古代的

春秋战国 第8节 颖考叔

  回国后,庄公大摆庆功宴,犒劳有功之臣。诸位将军轮番敬酒,庄公就有点骄傲的意思,自以为能。举起酒杯先洒酒于地说:我仰仗天地和祖宗之灵,诸位将军之力,战则必胜,威加于周天下的上公之国,你们以为和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