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第40节 平反昭雪

Posted 春秋

篇首语:宁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 第40节 平反昭雪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春秋战国 第40节 平反昭雪

  晋悼公这一年刚十四岁,但他生来就聪明过人,志略出众。在这位明君的领导下,晋国走上了中兴之路。悼公之“明”,你会于书中逐一了解,确实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就是因为他出色的政治素质,所以在本书所列“十大明君”中,他排列第五名。> >    迎回的路上,栾书率领众位大夫接到清原(今山西省稷山县东南)。一见面,姬周就开门见山地说:我一直身在异乡,没想过能回乡,就更没想过能做晋侯。如果 你们拥护我继位,那么贵为君上的人,旨意就是命令,这命令就要都由我自己做主。如果只给我个名份,我却什么也说了不算,那不如没有君上了。你们都在这,也 想好了。如果能让我自主,我就继位,不想让我自主,你们喜欢谁就用谁,我不能只要个空名坐在那里当木偶。> >   栾书等人战战兢兢地说:群臣愿意唯君命是从。> >   这段故事也就是典故“唯命是听”的出处。> >   姬周行了大礼,继了君位。他给晋国带来了新的生机和希望。> >   第二天一上朝,悼公就追究夷羊五、清沸等人的罪恶,命令推出朝门斩首。将他们的族人都驱逐出境。> >   又把厉公之死,罪罚在程滑身上,程滑被处以磔(zhé)刑(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 >   吓得栾书整天整夜睡不着觉。实在受不了这种精神折磨了,只好告老还家,推荐韩厥接任上卿。不长时间就忧郁成疾去世了。> >    细究起来栾书实在是干了件好事,担了个恶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根子就在根深蒂固的封建宗法观念,上犯下无论对错下都要忍受,下犯上无论对错都要受 追究,这种封建思想在儒家的喧染下走向登峰造极,为害中国几千年,这也是在中国为什么革命多于改良的根本原因。而革命付出的社会成本要比改良高得多、破坏 性大得多。从这我们就应该知道为什么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却发展缓慢了。因为中国的社会发展多数时候是处于上层建筑阻滞或落后于经济基础状态。> >   悼公早就听说韩厥贤德,任命韩厥为中军元帅,取代栾书为上卿。> >    韩厥以谢恩的名义私下找机会对悼公说:我们这些臣下都是仰仗先人的功劳,得以侍奉在君上的左右。然而先世的功劳,有大于赵家的吗?赵衰扶佐文公,赵盾辅 佐襄公,有他们竭心尽智,才有晋国的霸业。不幸的是灵公不循王道,宠信奸臣屠岸贾要谋杀赵盾,赵盾出逃了才得以幸免。灵公是遭到兵变才被弑在桃园。但景公 嗣位后又宠信屠岸贾,仗着赵盾已死,假借赵氏弑君的名义,追加赵氏一族的罪名,灭绝了赵氏宗族。臣民愤恨,至今民意不平。上天保佑,赵氏有遗孤赵武活了下 来。主公今日赏功罚罪,大修德政,既然能治罪夷羊五等人,那为什么不能追封赵氏一族的功劳呢?> >   悼公说:这个事我也听先人说过,现在赵武在哪?> >   韩厥说:当时屠岸贾搜索赵氏孤儿太急,赵家的门客公孙杵臼和程婴商量,用程婴的孩子代替了赵武,再让程婴出首公孙杵臼,公孙杵臼甘愿赴死,程婴甘愿牺牲自己的儿子才救出了赵武。程婴把赵武当成自己的儿子抚养,现在藏在盂山中,今年赵武已经十五岁了。> >   悼公说:你可以去为我把他召来。> >   韩厥嘱咐悼公:屠岸贾还在朝中,主公暂时还得保守秘密。> >   悼公说:我知道了。> >   韩厥辞别悼公,亲自驾车去盂山迎回了赵武。> >   韩厥领着赵武入宫拜见了悼公,悼公把他藏在了宫里。对外诈称自己有病没有上朝。> >   第二天韩厥领百官入宫向悼公问安,屠岸贾也在场。悼公说:你们知道我得的是什么病吗?是因为功劳簿上有一件事不明不白,让我心里不痛快。> >   诸大夫磕头问道:不知道功劳簿上哪一件事不明?> >   悼公说:赵衰、赵盾两世有大功于国家,为什么要灭绝他们一族呢?> >   众人应道:这已是十五年前的事了,现在主公您就是想追立他们的功劳,也没有继承人了。> >   悼公招呼赵武出来,拜了众大夫。大家就问:这是谁。韩厥说:这就是赵氏一门的孤儿赵武。十五年前所杀的赵氏孤儿,实际是赵氏门客程婴的儿子。> >   屠岸贾这时已被吓得魂不附体,像醉了酒一样趴在地上说不出一句话。> >   悼公说:灭赵氏一门,都是屠岸贾干的坏事,今天不灭了屠岸贾的家族,就对不起赵氏一族的地下冤魂。命令左右侍卫:把屠岸贾推出去斩首!> >   这就叫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没到,时候一到,必定要报。> >   这个春秋战国时期堪称恶人之首的坏蛋,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   悼公又命韩厥领着赵武率兵围了屠岸贾的家宅,不分老幼全部诛杀。赵武用屠岸贾的头,祭了父亲赵朔的墓。> >   国人无不拍手称快。> >   悼公小小年纪,一上任就大刀阔斧,拨乱反正,开了晋国政坛一时新风。> >   晋悼公杀了屠岸贾,即召见赵武在朝堂之上,为他加冠(古时进入成年的礼节),并任命为司寇。过去祖上的田地爵禄,全部恢复。> >    悼公感动程婴的大义,要用他做军正。程婴说:我所以不死多活了十五年,是因为赵氏孤儿没有恢复先人之名,没有报屠岸贾灭族的大仇。现在赵家的官禄已经恢 复,家仇已由主公您给报了,我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我的至友公孙杵臼已为救赵氏孤儿而死,我怎么可以贪图富贵独活于世呢?我要去地下去陪伴我的老友公孙杵臼 去了!说完自刎而死。> >   赵武抚尸痛哭,向晋侯请求厚葬程婴,晋侯同意。赵武把程婴和公孙杵臼葬在云中山,后人称其墓为“二义”冢。赵武着孝服为两位恩人守墓三年,以此来表达对恩人的崇敬,报答救难和养育之恩。> >   再说悼公既录用了赵武,又在宋国召回赵胜,给他恢复了邯郸的封地。> >   悼公在韩厥的主持下重新理顺了群臣的职位,有能力的因才施用,明确过去所立的功劳,赦免发生过的小罪小错。百官心平气顺,同心协力,晋国一派中兴气象。> >    悼公又任命范为中军副帅;荀(yīng)为上军元帅,荀偃(yǎn)为副帅;栾(yǎn)为下军元帅,士鲂(fáng)为副帅;赵武为新军元帅, 魏相为副帅,祁奚为中军尉,羊舌职为副尉;魏绛为中军司马,张老为侯奄,韩无忌为公族大夫(掌管国君宗族事物和教育卿大夫子弟),士渥(wò)浊为太傅, 贾辛为司空,栾纠为戎御(给国君驾车),荀宾为车右将军。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第40节 庸君遇名医

  田齐桓公继位时,那些小诸侯国一般都被大国吞了。大国之间也征战不断。>>  秦国和魏国联合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齐桓公就召集大臣商量怎么办,桓公问大家:是早救好还是晚救好?>>  有人说:不如不

春秋战国 第38节 鄢陵之战

  晋厉公上任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因为江忠在梦里背景公上天,所以让江忠为景公殉葬。>>  因为景公死于厉鬼用铜锤击头,晋人就都议论赵氏一门蒙冤应予平反正名。但因为栾、两家和屠岸贾是一伙的,势力很大。只有韩

春秋战国 第28节 抉择

  晋灵公姬夷皋出场了。这是一个无能又贪玩的主。他的开局就不寻常。>>  襄公去世的第二天,群臣就要扶太子即位。>>  赵盾有他独到的想法,他对大臣们说:国家多事之际,又有秦、翟的仇视,不应该扶立幼主

春秋战国 第10节 变态

>  晋惠公继位以来,连年农业收成不好,到第五年,又是大减产,国库无粮,民间绝食,没办法了,尽管赖过账,但秦晋毕竟是婚姻之国,伸手向秦求借,秦国经过一番辩论,穆公不究旧恶,“运粟数万斛于滑水”(当时以

春秋战国 第4节 亮剑

  燕昭王,有亡国的切肤之痛,所以终其一生都在发愤图强,复仇雪恨。>>  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做到了!>>  昭王上任后,用老师郭隗为相国。>>  当时赵武灵王对齐吞并燕国很气恼,派大将乐职到韩国迎回了

春秋战国 第22节 报恩

  伍员让孙武从水路先走,自己从陆路经过历阳山回吴,想找到东皋公去报恩,但原来的房舍都已经不在了。再派人去龙洞山访皇甫讷,也找不到踪迹。伍员感叹地说:真是高士呀!就在故地跪拜了一番走了。>>  到了昭

春秋战国 第25节 自毁长城

  公元前231年,赵国的代郡中部地震,房屋倒塌大半,平地裂开百步开外,同时又发生了干旱,尤其以邯郸旱情最重,民间传开了一首童谣。孩子们唱的是:>>  秦人笑,赵人号。>>  以为不信,视地生毛。>>

春秋战国 第3节 以静制动

  郑庄公是一个有做为的君主。甚至有人认为他应该名列“春秋五霸”行列。从他的作为看,做“五霸”候选人也有一定的道理。进入春秋时期,郑庄公是第一个不服天朝管的诸侯,也颇有作为地在诸侯中“横”了几十年,所

春秋战国 第30节 私心

  公元前615年,秦康公召集群臣议事,对大臣们说:晋国在令狐对我们失信,后来又偷袭我军,这口气我已经忍了五年了。现在赵盾诛戮大臣,边防松懈,陈、蔡、郑、宋也相继背晋投楚,晋没办法与楚抗衡,也没能力阻

春秋战国 第30节 私心

  公元前615年,秦康公召集群臣议事,对大臣们说:晋国在令狐对我们失信,后来又偷袭我军,这口气我已经忍了五年了。现在赵盾诛戮大臣,边防松懈,陈、蔡、郑、宋也相继背晋投楚,晋没办法与楚抗衡,也没能力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