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文字介绍 中国商代文字甲骨文的出现演变

Posted 文字

篇首语: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朝文字介绍 中国商代文字甲骨文的出现演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商朝文字介绍 中国商代文字甲骨文的出现演变

2、周朝文字介绍 中国周朝时期的主流文字――金文

商朝文字介绍 中国商代文字甲骨文的出现演变

商代的文字资料,主要有陶文、玉石文、甲骨文和金文,而以晚商的甲骨文为最多。各种质料上留下来的文字都与甲骨文属于同一系统,因而商代的文字可以甲骨文为代表。甲骨文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一种文字,是晚商时期占卜记事文字,也是当时实际使用的文字。对于这种占卜记事文字的名称,开始有人叫它作“龟版文”、“龟甲文”、“甲骨刻辞”、“龟甲兽骨文字”,后来又有人叫它作“贞卜文字”、“甲骨卜辞”、“殷虚卜辞”,还有人叫做“殷虚书契”、“殷虚文字”等,最后约定俗成地把它叫做“甲骨文字”,简称“甲骨文”。

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零七十二字。甲骨文因刻写材料坚硬,故字体为方形。而同时的金文,因系铸造,故字体为圆形。

几十年来,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辞约有十五万片,已经发现将近五千个单字。据统计其中能认识的和能隶定为汉字者共1723字,未能认识和未能隶定的单字共2549字,另有合文371字。

从文字的构造来看,后人所谓的“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和转注这六种构成文字的原则,在甲骨文中都已具备,但更多的还是象形、会意、形声和假借四种。

象形字。都是把具体事物经过省易画出来的,例如:(犬)、(豕)之类,是象动物的躯体;(木)、(禾)之类,是象植物的枝干;⊙(日)、(月)之类,是取于天象;(土)、(田)之类,是取于地理;(人)、(女)之类,是象人形;(戈)、(鼎)、(塘)之类,是描绘武器、用具和建筑等。

会意字,实际上是种“象意”字,例如(即)字,左边象食具“”,右边象“人”,人靠近吃饭,所以“即”有“就”的意思。又如(既),右边的人把头调过去,表示已经吃罢了饭,所以“既”有“已经”的意思。

形声字是拚凑几个象形字、会意字而构成把一种字作“形符”代表意义,把另一种字作“声符”代表声音。例如,(盂)字,下为意,上为音。(祀)字,左为意,右为音。

假借字,是借用象形字的声,来表示同音的其他事物动作的符号。但是,既经借用之后,则原字的形状就失去了意义,而变成一种同音的代替字。例如,羽毛的“羽”借为“翌”(即明天)而字形仍作“羽”;凤凰的“凤”借为“风”,字形仍作“凤”。

从目前的甲骨文字看来,在早期即武丁前后的字中,象形字还比较多,到了晚期即帝乙、帝辛时期,象形字就逐渐少而形声字增多,许多字的字形已基本定形。因此可以说,甲骨文字已经是一种有严密规律的文字系统。

在甲骨文中除了极少数的大字是先用毛笔写好再用刀刻外,一般的都是用专门的青铜刀直接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由于这些材料都是比较坚硬的,刻起来往往是直线条,所以绝大多数字形就成为方块形或长方形。这种独特民族文化艺术,一直保存到今天。甲骨文中有“册”字,象竹简汇集之形。商代既然有笔又有简册,可知当时已有写在简册上的文书。现在荟聚上古文浩的《尚书》中,说是商朝遗文的有五篇,其中比较可信为真正出自商人之手的是《盘庚》三篇。周人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尚书・多土》),应该是可信的。

周朝文字介绍 中国周朝时期的主流文字――金文

周王朝中央有一套文字体系,分封的各国在这套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文字,所以各国文字有很多的地方相似和相通的地方。

西周文字以金文为代表。其中西周流传下来的甲骨文与青铜铭文,与商代基本相同,但西周时期出土的器物较多,铭文的篇幅也较长,所以成为金文的主要部分。

容庚《金文编》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出土的铜器铭文近3000个单字,近数十年间又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铜器,又增加了不少金文新字。这就说明西周时期是中国古文字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世传周太史籀作大篆,经过长期流传下来的籀文,在书法上与金文或有某些不同之处,但在当时是一般比较通行的文字,与铭刻在器物上的金文是一致的.

金文是指殷商时期希望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因为“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做“金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至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金文的内容是有关于当时的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事件的记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

金文中的代表作是周宣文铸成的《毛公鼎》中的铭,其铭文共计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中铭文最长的。此外,《大孟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相关参考

周朝文字介绍 中国周朝时期的主流文字――金文

周王朝中央有一套文字体系,分封的各国在这套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文字,所以各国文字有很多的地方相似和相通的地方。西周文字以金文为代表。其中西周流传下来的甲骨文与青铜铭文,与商代基

汉字的演变过程及发展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以上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我国有

历史悠久的字

1.【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楔形文字),大约出现在,距今5000~6000年前;中国最早的是商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3000年楔形文字参考资料: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古代西亚所用文

商代书法的形成与类别介绍

商代,是甲骨文盛行的一个时代。而这甲骨文又是怎么形成演变来的呢?!所以,在嗦商代书法之前,我们先嗦一下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关于汉字的起源,历史上概括起来大体有三种,即仓颉造字说,结绳记事说和起一成文说

夏朝有文字么

没有很官方的说法,迄今为止在考古学上还没有找到公认的夏朝存在的文字依据(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于商朝)3)原始文字从仰韶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已经出现,并在逐步发展中。在殷墟等处发现的甲骨文字和金文,是我国

清朝时期的文字 中国清代满文的出现及演变

我国清朝时期重要的的文件都是由满、蒙、汉、藏、回五种文字书写的,这与清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有关,满、蒙通婚是清王朝历来的规矩,而藏、回地处边陲,最重要的是起到了稳定的作用。在民间,老百性依然沿袭了明朝时期

古代汉字的衍变过程是怎样的呢

1甲骨文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它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

二里头遗址下限进入商朝,为何它不是商朝都城,而是夏朝王城

由于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晚期的甲骨文,商代甲骨文中没有提及夏朝。所以很多人质疑夏朝是否存在。夏朝存在吗?夏朝是什么样的?夏朝(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由夏启开创的父死子继的世袭制王朝,

比甲骨文早1000年,山东出土的远古文字,西方为何不敢承认

很多人也许都知道,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是甲骨文,为何说是「”成熟文字”呢?难道还有着不成熟的文字吗?其实还真是,要知道,甲骨文是清末到现代才发现了一种流行于商朝的文字,尤其是在殷墟遗址的考古挖掘后

中国历代朝代君王名称及时间

商朝】前1751-11111.商汤打败暴虐无道的夏桀,建立商朝。2.文字进步,甲骨文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文字。3.工艺水准高,已能铸造青铜器。4.天文和历法有很高的成就,已会推测月蚀和用干支记日。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