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书法的形成与类别介绍

Posted 甲骨文

篇首语: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商代书法的形成与类别介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商代书法的形成与类别介绍

2、满满的干货 古代玉器的主要类别

商代书法的形成与类别介绍

商代,是甲骨文盛行的一个时代。而这甲骨文又是怎么形成演变来的呢?!所以,在嗦商代书法之前,我们先嗦一下关于汉字的起源问题。

关于汉字的起源,历史上概括起来大体有三种,即仓颉造字说,结绳记事说和起一成文说。

仓颉造字,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春秋纬·元命苞》)。听起来蛮吓人的,所以,仓颉造字只是一个传说罢了,但有类似于仓颉这样的人或是仓颉本人对文字进行一定的规范整理是可信的。

结绳记事,这个好像也不怎么可信,因为结绳和文字是两回事,怎么能发展成文字呢?所以,否定!

起一成文,这是宋代郑樵提出的说法,他是根据道家哲学思想来解说汉字的起源的,就是一生二,二生三的这种观点,看到这里,是不是有种穿帮镜头的意思。

那么,文字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和原始图画,因为这些符号和图画在后来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可以找到相类似的字,所以现在的很多学者都认为这是汉字的一个源头。

在这历史长河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民们对这些符号和图画的把握能力越来越强,也越来越丰富,直至商代形成了甲骨文,而至于是谁对文字进行了规范整理我们却无从知晓。好吧,嗦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我们还是回归正题吧——商代书法。

商代书法包括甲骨文,金文和零星的墨迹,刻石刻玉书法。先来看看蔚为壮观的甲骨文。

甲骨文,又称卜辞,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用于记录占卜内容的文字,以商代甲骨文最具代表性(后来的西周也有甲骨,不过很少)。甲骨文的出土除了殷墟小屯外还有我们的大济南的大辛庄,是2003年发掘出土的,当然,出土甲骨文的还有其他地方,身为济南人记住最有名的殷墟和我们的大济南就可以了。

我们先来介绍一下甲骨文的载体:甲,指的是龟甲,有腹甲和背甲之分,占卜所用以腹甲居多;骨,有牛,羊,猪,虎,鹿等兽骨,占卜所用主要是牛的肩胛骨。占卜的过程我不再叙述,因为我没有亲眼见到过,只是从书上看到过,本身对这个占卜过程就不清晰,再加上这样的传说容易误导大家,所以,如果大家对这个有兴趣可自行去研究。

一篇完整的卜辞,字数多寡不同,多者近百字,少者三四字,一般情况下二三十字左右,其内容通常由叙事,命辞,占辞,验辞组成,但四项俱全者为数不多,一般都无验辞。甲骨文中除了卜辞之外还有一些记事刻辞(比如甲子表,祭祀表,四方风名以及记录龟甲的进贡和兽骨的采集等)和习刻(就是平时在龟甲上练习的刻字)。

金文,商代金文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字词为主的少数作品,通常称之为族徽文字。另一类是文辞连贯,篇幅渐长的作器铭功之文。商代篇幅稍长的铭文不多,而且时代也都稍晚。所以我们都是说商代的甲骨文,西周的金文。

墨迹,包括朱书和墨书。在商代的墨迹中有两件是留存在甲骨上的,书而未刻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有些甲骨文是先书后刻的。另外,玉器上和陶器残片上也有留下的或墨或朱的笔迹。虽然这些出土的都不多,但它们却是最早的笔墨遗迹,可以猜想,早在商代就已有毛笔了。

刻石刻玉作品,因数量少,亦不再叙述。

本站网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满满的干货 古代玉器的主要类别

​​​中国古语云:君子比德于玉。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在几千年的演变中,慢慢渗透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那些好看的配饰、首饰,大家还知道哪些玉器的用途呐? 一本正经的馆长 一本正经的馆长 馆长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玉器的基本分类,让大家了解一下「 ”玉”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进古人的生活的。 01 礼仪类 一、壁 良渚文化玉璧 良渚文化玉璧 东汉玉璧 东汉玉璧 二、琮 西周玉琮 西周玉琮 良渚文化玉琮 良渚文化玉琮 三、璋 曹操高陵石圭 曹操高陵石圭 明定陵玉圭 明定陵玉圭 四、圭 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牙璋 神木石峁遗址出土牙璋 五、璜 春秋晚期龙首玉璜 春秋晚期龙首玉璜 商代鱼形玉璜 商代鱼形玉璜 六、钺 新石器玉钺(山西黎城) 新石器玉钺(山西黎城) 七、刀 龙山玉刀 龙山玉刀 02 丧葬类 葬玉是指那些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而不是泛指一切埋在墓中的玉器。 一、覆面 覆面指人死下葬时盖在死者面部的覆蓋物,还常称为「 ”面罩”、「 ”冥目”、「 ”布巾”、「 ”布衣”、「 ”面具”等。 西周玉覆面 西周玉覆面 战国玉覆面 战国玉覆面 二、玉衣 也叫玉匣、玉柙是死者穿戴的葬服。 刘胜墓玉衣 刘胜墓玉衣 刘胜墓玉衣,长1.88,由2498块玉片组成,金缕1100克。 南越王墓丝缕玉衣 南越王墓丝缕玉衣 南越王墓丝缕玉衣,玉衣长1.73米,由2291块玉片组成。 三、窍塞 也叫「 ”九窍塞”,是填塞或者遮挡人身上九窍的玉器,来源可能与覆面有关。 西汉窍塞(山西朔州) 西汉窍塞(山西朔州) 眼盖 眼盖 鼻塞 鼻塞 四、玉含 也叫玉琀,死者含在口中的葬玉,目前发现最早的玉含为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遗址出土的。 南朝玉蝉 南朝玉蝉 汉代玉蝉 汉代玉蝉 五、玉握 死者握在手中的玉器,主要有两种形制:玉璜、玉猪。 汉代玉握(刘胜墓) 汉代玉握(刘胜墓) 东汉玉猪 东汉玉猪

相关参考

商朝文字介绍 中国商代文字甲骨文的出现演变

商代的文字资料,主要有陶文、玉石文、甲骨文和金文,而以晚商的甲骨文为最多。各种质料上留下来的文字都与甲骨文属于同一系统,因而商代的文字可以甲骨文为代表。甲骨文是我国汉字发展史上的一种文字,是晚商时期占

满满的干货 古代玉器的主要类别

​​​中国古语云:君子比德于玉。中国独特的玉文化,在几千年的演变中,慢慢渗透到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那些好看的配饰、首饰,大家还知道哪些玉器的用途呐?一本正经的馆长一本正经的馆长馆长今天就给大家介绍

不同年代的中国书法

中国书法是运用毛笔为对象的一种籍线条示意汉字的艺术。中国书法艺术积厚流光,肇端于商代,成熟于东周,两晋和隋唐时代书家辈出,书法的探究日益精微。宋、元、明书法以晋唐法度为契机,络续缔造新技法和新意境,涌

介绍中国毛笔书法历史及写毛笔书法的好处?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

周朝文字介绍 中国周朝时期的主流文字――金文

周王朝中央有一套文字体系,分封的各国在这套体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情况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文字,所以各国文字有很多的地方相似和相通的地方。西周文字以金文为代表。其中西周流传下来的甲骨文与青铜铭文,与商代基

商朝服饰至少有十二种形态 商朝文化

服饰商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

商朝服饰至少有十二种形态 商朝文化

服饰商代服饰不论尊卑和男女都是采用上下两段的形制,上着衣,下穿裳,后世称服装为“衣裳”,便是源自于此。其服饰的腰身和衣袖基本上设计为紧窄的样式,长度齐膝,便于活动。古代华夏族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装束特...

爱新觉罗毓喦书法作品,介绍一下 爱新觉罗·毓喦 的生平

毓喦怎么读爱新觉罗·毓喦生平简介又名爱新觉罗·毓岩(1918年—1999年),当代书法家。生于北京王府井。是中国满族爱新觉罗宗族的王子,被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私定的继承人,也是他的远房侄子。晚年述著

汉字书法历史

1.书法的发展史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

商代的青铜、制陶与建筑

商代继夏代为中原主要的政治力量后,文化上有不少继承,而内容越来越丰富,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时代,大体上离开了新石器文化。商代文化的详细讨论,不在本书范围之内,最近张光直的《商代文化》(ShangCiv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