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诸葛亮为何冒险过江吊周瑜

Posted 都督

篇首语:生活不是上帝的诗篇,而是凡人的欢笑和眼泪。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说一说诸葛亮为何冒险过江吊周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说一说诸葛亮为何冒险过江吊周瑜

2、江东赴会的故事

说一说诸葛亮为何冒险过江吊周瑜

周瑜周公瑾病故之后,诸葛亮立刻前往柴桑吊丧。谁都知道这是一个玩命的举动,现在几乎人人都说什么周瑜大都督是被你诸葛亮给气死的,东吴的将领们个个恨得牙根痒痒,非要生吞活剥了你不可。诸葛亮对此比谁都清楚,却不惧刀剑丛亲自前去吊丧。

那么,他一定得冒这个险吗?换个别人去不是安全得多吗?可是,诸葛军师这回是铁了心要去,一介书生竟然有“壮士一去,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向前”的大无畏勇气。就是主公刘备的一颗心也是悬在了半天空的。

有人提出:诸葛亮吊祭周瑜是多情还是无情?老郑以为既不是多情,也不是无情,而是形势所迫,大局所需。他要借吊丧这个舞台,上演一出“缓解矛盾,维护联合”的大戏。这样的戏份,除了孔明先生谁也拿不下来。

其实,祭奠周瑜只是一个礼节,一个形式,孔明此行一定有比这更重要的使命。

老郑以为,其目的有三(《三国演义》似乎离不开“三”):

其一,他要告诉东吴上下,我诸葛亮是周公瑾的朋友,是知音,并不是传说的那样是死对头,有他没我,有我没他。朋友共事,难免有言差语失,彼此误会之处,消除了误会,友情更加真挚。如若不来,正说明诸葛亮不是朋友,人家死了你也不哭几声,甚至说你是幸灾乐祸偷着乐。所以,诸葛亮必须来,必须哭,哭得比谁都伤心,都痛,才会让周瑜家人和东吴上下心里那口怨气像拔了气门芯的轮胎瘪了。诸葛亮这一哭结果很不错,首先,东吴新任都督鲁肃,看到孔明真是悲痛欲绝,心里就嘀咕:“孔明自是多情,乃公瑾量窄,自取死耳。”反倒是死者大都督的气量狭小了。

其二,他要让东吴君臣明白,周瑜故去,不仅是东吴的巨大损失,也是刘备一方的重大损失,东吴失去栋梁,荆州的房子也跟着晃悠。诸葛亮不会袖手旁观,而是要跟东吴一起化悲痛为力量,精兵强国,准备战斗。周瑜部将皆欲杀孔明,因见赵云带剑相随,不敢下手,只是原因之一,诸葛亮在伏地大哭中晓明了利害,周瑜的部将才松了剑柄。解铃还须系铃人,诸葛亮不亲为,别人谁也扭转不了剑拔弩张的局势。因此,诸葛亮虽然不会舞刀弄枪,但他的泪水能顶十万兵将。一旦东吴将领们动起手来,死伤的不只是诸葛亮一人,还有刘备荆州的人马。所以,诸葛亮是用吊丧来挽狂澜,不是在演戏,是扭转乾坤。

其三,要确保孙刘抗曹的联盟不被破坏。周瑜之死直接危及到孙刘两家的关系,破裂只在一念之间。而吊丧正是一个天赐的良机,诸葛亮当然要抓住不放,用自己的文笔之长,将周瑜的历史功绩与风流倜傥描绘得有声有色,哪怕是猫哭耗子你也找不出任何破绽。哭周瑜其实是哭孙刘两家来之不易的联合取得的胜利,哭周瑜是哭孙刘联联合危在旦夕的前景。如果因为周瑜之死把愤怒撒在刘备诸葛亮身上,受伤的是孙刘两家,得利的只有曹操。我们能干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吗?诸葛亮说得明白,周瑜大都督是孙刘联合抗曹政策的确立者,诸葛亮曾经参与了谋划,坚定了东吴的决心。继续联合抗曹是大都督的遗愿,如若违背了,公瑾九泉之下焉能瞑目?

不要小看一篇吊文的力量,正是这篇声情并茂的文字,让诸葛亮的江东之行有惊而无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加上鲁肃先生的从旁相助,孙刘两家才化干戈为玉帛,续写了联合抗曹的宏伟新篇章。可惜孙权、吕蒙之辈目光短浅,见利忘义,一个白衣渡江偷袭荆州之举,就让双方努力多年、精心缔结的联合土崩瓦解。蜀汉刘备从此走上下坡路,到了刘禅终至灭亡。东吴也没有好到哪儿,还是举手投降,仰人鼻息了啊!那时孔明的在天之灵不会哭任何人,只会愤而怒之曰:无耻小人,败坏了唾手可得的天下耶……

附:诸葛亮吊周瑜文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

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

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

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

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

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

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

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

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

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

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

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

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

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

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

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江东赴会的故事

  东吴的周瑜虽有计谋,但心胸狭窄妒贤嫉能,一心想害刘备和诸葛亮。一天,他瞒着正在东吴帮助决策的诸葛亮,请刘备过江,意欲杀害刘备。周瑜见到刘备后很高兴,以为计谋就要得逞,并安排好刀斧手,准备在宴席上摔杯为号把刘备杀掉。
  诸葛亮探得刘备过江,大吃一惊,急忙前去救主,走到帐外往里一看,原来刘备后面有关羽保护,随之放心而去,在江边一条小船上等候刘备的到来。酒过数巡,周瑜起身给刘备敬酒,见刘备身后站一员大将,威风凛凛,按剑而立,忙问是谁?刘备说:"这是我二弟关云长。
  "周瑜说:"就是斩颜良,诛文丑的关云长吗?"刘备说:"是。"周瑜惊得出了一身冷汗,马上给关羽斟酒恭维道:"将军斩颜、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天下闻名啊!"刘备要见诸葛亮,周瑜说待破曹后才能见到。关羽给刘备使眼色,刘备会意,起身告辞。
  周瑜也不相留。行至江边见诸葛亮在船上等候,很高兴。诸葛亮说:"你今天过江很危险,周瑜本意杀你,要不是云长在场,他就得逞了!"  
青蛙小牛鸭子鹦鹉狐狸灰狼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

相关参考

江东赴会的故事

  东吴的周瑜虽有计谋,但心胸狭窄妒贤嫉能,一心想害刘备和诸葛亮。一天,他瞒着正在东吴帮助决策的诸葛亮,请刘备过江,意欲杀害刘备。周瑜见到刘备后很高兴,以为计谋就要得逞,并安排好刀斧手,准备在宴席上摔

说一说 ”霸州兵备副使”这个官职

明朝中期到清朝康熙前期,霸州一直设有「”兵备副使”这个官职。这是一个四品职位,明朝一直是由进士出身的担任。明朝末年的大学士,兵部尚书,追剿李自成,张献忠的统帅杨嗣昌,清朝初年任云南巡抚,吴三桂造反时被

说一说姚崇、宋璟为官各有何特点

姚崇出身于官僚家庭。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姚崇不是一个高谈阔论的理论家,而是一个脚踏实地勇往直

说一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六位阴谋家

1、伪忠伪孝---王 莽王莽夺权不像曹操刘裕们一样「”野蛮”,他可是儒家子弟,必须众望所归,皇帝主动禅让。所以在他达到一定地位之后,上骗皇后,下媚百姓,哭了一场又一场,最后登上人生巅峰。掌权后他的改革

说一说古代传说中的最牛七种武器

在冷兵器时代,虽无现代战争那般火力全开枪林弹雨的破坏力和即视感。但古文字里记载那些口口相传的兵器,往往却也激发人们无限的想象力。譬如,资深武侠大师古龙先生曾灵感突发,炮制出七种武器,如孔雀翎、多情环,

说一说你见过的复姓,为什么中国复姓越来越少

第五名:夏侯夏侯为大禹后裔,周初祖先又封为侯爵,于是称为夏侯氏,夏侯姓以后多省文简化为夏姓、侯姓,故此已相当少见,夏侯姓人口大约1.2万人,今分布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山东、台湾,广东,此外澳大利

说一说雍正齐妃:被儿子连累失尽恩宠的早期宠妃

《甄嬛传》中的齐妃蠢萌犯二,最后被宜修皇后坑死了。真实历史上坑死齐妃的是她的亲生儿子弘时。齐妃李氏是汉女,知府李文烨的女儿。雍正为王爷时的侧福晋,当时府中除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外,就是年羹尧妹妹年侧福晋与

说一说历史上叱吒风云的黄姓名人,你姓黄你骄傲吗

1、黄庭坚时期:北宋主要事迹: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苏轼并称「”苏黄”。黄庭坚,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

三国三大以书信行使的巧战计是何人所为的

说到书信用计,人们恐怕首先想到那个蒋干盗书。说的是赤壁大战之前,曹操想招揽周瑜到自己的帐下,就想派一个人过江,说服周瑜归降。蒋干和周瑜是发小,自告奋勇,过江去见周瑜。周瑜此时最头疼的是曹操得到了荆州的

诸葛亮为何要三气周瑜

诸葛亮为何要三气周瑜?原来诸葛亮三气周瑜是《三国演义》小说中“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和“第五十五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