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说姚崇、宋璟为官各有何特点

Posted 宰相

篇首语: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说一说姚崇、宋璟为官各有何特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说一说姚崇、宋璟为官各有何特点

姚崇出身于官僚家庭。

年轻时喜好逸乐,年长以后,才刻苦读书,大器晚成。

历任武则天、唐睿宗、唐玄宗三朝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宰相。

姚崇不是一个高谈阔论的理论家,而是一个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实干家。

纵观姚崇的一生,可以说他是一个以清除天下积弊为己任的改革家。

姚崇一生不敬神,不信鬼,不以官高而凌下,不以位尊而专横。

虽多次被贬斥,仍能赤胆忠心,敢言直谏,视天下为已任,深受后人敬仰。

宋璟少年博学多才,擅长文学。

弱冠中进士,经武、中宗、睿宗、殇帝、玄宗五帝,在任52年。

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终于与姚崇同心协力,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唐朝,改变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大唐帝国,史称“开元盛世”。

宋璟前后为相四年,他不畏权贵,力革前弊,奉公守法,不徇私情。

扩展资料

姚崇年轻时生性洒脱,注重气节,勤习武艺,以打猎自娱,二十岁后发奋读书,以孝敬挽郎的身份步入仕途,又考中下笔成章举,授为濮州司仓参军,累迁至夏官郎中。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作乱,攻陷河北数州。

当时,军机事务繁忙,姚崇处理得当,有条有理,深受武则天赏识,被擢升为夏官侍郎。

圣历元年(698年),姚崇升任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成为宰相,后改任凤阁侍郎,又兼任相王府长史。

长安四年(704年),姚崇因母亲年迈,请求辞去官职。

武则天遂免去他的宰相之职,但保留其相王府长史一职,让他奉养老母。

不久,武则天又让姚崇兼任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

姚崇推辞道:“夏官执掌兵权,臣是相王府属官,兼任夏官不利于相王。”武则天深以为然,便改任他为春官尚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姚崇

相关参考

姚崇为灵武道大总管文言文翻译,姚崇宋璟列传翻译

姚崇宋璟列传翻译唐书卷一百二十四列传第四十九姚宋列传姚崇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父亲姚懿,字善懿,贞观年间任嶲州都督,死后追赠幽州大都督。谥号叫文献。姚崇少年时豪爽,崇尚气节,长大以后便喜好学习。出

壮族饮食:壮族的日常和节日饮食各有何特点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其中绝大部分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州70%以上的土地属亚热带气候,而壮族多居住在平坝的临水地区,土地肥沃,雨量充沛,物产丰

姚崇、宋璟、张九龄只能任相两三年,李林甫为何能坐稳十九年相位

康玄宗一生可谓是大功大过大喜大悲,既一手把唐朝推向了巅峰盛世,也一手为唐朝埋下了灭亡的种子。既在长安接受万国朝拜,长生殿里夜夜心,也有仓惶难顾逃西蜀,马嵬坡前挥泪别,俗话说就是既上过天堂也下过地狱。唐

中国历史 宋璟任相

姚崇极力推荐的相才宋璟(663—737),本是邢州南和(今河北南和)人。他在武则天、唐中宗、睿宗、玄宗四朝,都担任过重要朝官,以居官鲠正、处事干练闻名。武则天在位时,宋璟官至监察御史、凤阁舍人,他刚正

宋璟砸碑是因为他淡泊名利吗?

宋璟传宋璟,唐朝名相之一,史书曾有“前有房杜,后有姚宋”的说法,“房杜”指的是太宗时期的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这里的“姚”指的是名相姚崇,“宋”指的就是宋璟。宋璟,生于公元663年,卒于公元737年,名

宋璟砸碑是因为他淡泊名利吗?

宋璟传宋璟,唐朝名相之一,史书曾有“前有房杜,后有姚宋”的说法,“房杜”指的是太宗时期的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这里的“姚”指的是名相姚崇,“宋”指的就是宋璟。宋璟,生于公元663年,卒于公元737年,名

宰相宋璟竟砸了百姓送的石碑?

宋璟,唐朝名相之一,史书曾有“前有房杜,后有姚宋”的说法,“房杜”指的是太宗时期的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这里的“姚”指的是名相姚崇,“宋”指的就是宋璟。宋璟,生于公元663年,卒于公元737年,名璟,字

宰相宋璟竟砸了百姓送的石碑?

宋璟,唐朝名相之一,史书曾有“前有房杜,后有姚宋”的说法,“房杜”指的是太宗时期的名臣房玄龄和杜如晦,这里的“姚”指的是名相姚崇,“宋”指的就是宋璟。宋璟,生于公元663年,卒于公元737年,名璟,字

姚崇是谁?姚崇与“开元盛世”有何关系

姚崇,生于公元651年,卒于721年,原本的名字叫元崇,字元之,是陕州硖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陕县人氏。他是我国唐代初期的一位能臣,著名的政治家。他文武双全,能谋善段,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和唐睿宗三位皇帝

姚崇是谁?姚崇与“开元盛世”有何关系

姚崇,生于公元651年,卒于721年,原本的名字叫元崇,字元之,是陕州硖石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陕县人氏。他是我国唐代初期的一位能臣,著名的政治家。他文武双全,能谋善段,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和唐睿宗三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