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 阿富汗·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政变
Posted 政变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阿富汗 阿富汗·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政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阿富汗 阿富汗·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政变
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政变
1978年4月17日,阿富汗著名的左翼思想家米·阿·希贝尔在首都喀布尔被一名身份不明的刺客杀害。第三天,人民民主党在喀布尔发动了上万人的示威游行,在街头高呼反对达乌德政权的口号。结果遭到军警的镇压,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塔拉基和其他领导人被捕,被逮捕的还有参加示威的200多名陆军军官。4月27日,人民民主党和一部分军官合作发动政变,攻打总统府。达乌德总统向外求援,最后向苏联政府发出了呼吁,但均未得到答复。4月30日,政变分子宣布成立新政府,把阿富汗共和国改名为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并成立最高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5月2日,人民民主党总书记、革命委员会主席塔拉基正式组成新政府,塔拉基任总统,人民民主党主席、革命委员会副主席巴布拉克·卡尔迈勒出任副总理,革命委员会委员、陆军军官哈菲祖拉·阿明担任副总理兼外交部长。
相关参考
1978年《十三点政纲》的提出1978年人民民主党发动“四月革命”政变后,塔拉基政府提出改革阿富汗经济、社会的《十三点政纲》作为施政纲领,内容包括实行民主土地改革、加强国营经济部门、发展民族工商业等。
动荡不安的山地王国——阿富汗再次发生政变政变军队进攻阿富汗总统府,总统府升起白旗1978年4月27日中午,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一阵隆隆的炮声突然打破了往日的平和宁静。几百辆坦克和装甲车浩浩荡荡地开进
1978年12月5日签订。1979年5月27日开始生效,有效期20年。条约共15条,主要内容是:(1)双方为保障两国的安全、独立和领土完整而进行磋商并采取相应措施;(2)为加强双方防御能力,双方将加强
1979年12月27日阿富汗被苏军占领苏联对军事占领阿富汗早已拟定了周密计划。1979年7月,苏联派遣了一个约有400到600人的空降营驻扎在喀布尔以北60公里处的阿富汗最大空军基地——巴格拉姆基地,
1979年12月27日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先后在阿富汗扶植达乌德、塔拉基和阿明政权,以图控制阿富汗。当阿明政权与苏联拉开距离时,苏联决定直接出兵,以武力帮助阿富汗更换领导。19
阿富汗 阿富汗·1965-1977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两度分裂
1965-1977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两度分裂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成立于1965年1月1日。1967年分裂为以塔拉基为首的“人民派”和以卡尔迈勒为首的“旗帜派”。1977年两派合并,4月执政后,两派又分裂,
1986年5月纳吉布拉掌权纳吉布拉1947年生于喀布尔,普什图族人。1975年毕业于喀布尔大学医学院。曾因从事反政府的政治活动而两次被捕入狱。1978年4月塔拉基政变后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后任驻伊朗大使
1979年12月阿富汗难民问题发端1979年12月27日,苏联军队大举入侵阿富汗后,有500多万阿富汗难民(约占全国人口1/3)流出境外。伊朗收容了150多万阿富汗难民。本着伊斯兰的平等博爱精神,巴基
1978年阿富汗穆斯林武装力量暴动1978年,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塔拉基政府不顾阿富汗是一个经济和文化落后、绝大部分居民是虔诚的穆斯林、部落传统势力很强大等特点,硬性推行全面社会改革的计划。在土地改革
1979年2月14日美国驻阿富汗大使被害事件1979年2月14日,美国驻阿富汗大使阿道夫·达布斯从官邸乘车赴大使馆途中,被4名恐怖分子绑架,并在喀布尔市中心的一家旅馆里遭杀害。在此以前美阿关系一直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