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Posted 列宁

篇首语:知识才智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这次代表大会于1903年7月30日—8月23日先后在布鲁塞尔、伦敦举行。出席代表大会的有43名有表决权的代表和14名有发言权的代表。大会有20项议程,其中最主要的是制定党纲、党章、选举党的领导机构。列宁为代表大会制定了建立真正革命政党的原则。在会上列宁同机会主义分子作了坚决斗争。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党纲,这是国际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次把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基本任务的革命纲领。在选举中央委员会时,拥护列宁的人占多数,所以称为布尔什维克(多数派),而反对列宁的人则为孟什维克(少数派)。大会宣布《火星报》为党中央机关报。列宁、普列汉诺夫和马尔托夫3人当选为编辑部成员。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苏共二大党纲

苏联·苏共二大党纲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苏共前称)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当时它是国际工人运动中唯一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的纲领,其中提出了用革命行动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纲

历史百科 “少数派”与“多数派”的分裂——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

“少数派”与“多数派”的分裂——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世纪之交,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代表大会是秘密召开的。起初会议在比利时的布

苏联 苏联·1917年11月人民委员会成立

1917年11月人民委员会成立十月革命胜利后成立的苏维埃政权的最高组织机构。它是苏维埃俄国的最高工农政府,1917年11月9日在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开始时左派社会革命党人拒绝参加人民委

苏联 苏联·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11月7日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是列宁领导下俄国布尔什维克率领工人阶级和贫苦农民进行的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1917年二月革命后出现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种政权

苏联 苏联·1905年俄国1905年革命

1905年俄国1905年革命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世纪初沙俄帝国是一切矛盾的汇集点。1900年至1903年的工业危机使俄国国内矛盾更加深化。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后促使革命形势走向成熟。19

苏联 苏联·1917年12月15日俄国左派社会革命党组成

1917年12月15日俄国左派社会革命党组成该党是俄国小资产阶级政党社会革命党的左翼。1917年12月15日脱离社会革命党而组成的独立政党。该党的代表人物是斯皮里多诺娃、卡姆柯夫和纳坦松。左派社会革命

苏联 苏联·俄国共产党(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

苏联·俄国共产党(布)第十二次代表大会1923年4月17—25日在莫斯科举行。出席大会有表决权的代表408人,有发言权的代表417人。列宁因病未出席。斯大林等主持会议。大会的主要议程有:中央委员会和中

苏联 苏联·加米涅夫

苏联·加米涅夫曾是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1883年7月18日出生于莫斯科,中学时代开始参加马克思主义小组的活动,1901年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1902年进入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在

苏联 苏联·苏共八大党纲

苏联·苏共八大党纲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1903年二大党纲的主要任务——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级专政,也顺带地彻底实现了民主革命的所有要求,于是在党的面前就提出了进一步制

苏联 1956年6月苏联与波兹南事件

1956年6月苏联与波兹南事件波兹南事件的起因之一是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历史上,沙皇俄国曾多次参加瓜分波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在波兰问题上的处置也招致波兰人民的不满。波兰解放后,苏联在思想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