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1928年—1940年小说《静静的顿河》发表
Posted 小说
篇首语:我会努力奋斗直到亮瞎你们的双眼。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1928年—1940年小说《静静的顿河》发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1928年—1940年小说《静静的顿河》发表
1928年—1940年小说《静静的顿河》发表
1928年,苏联作家米·亚·肖洛霍夫(1905—1984)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发表。小说共4部8卷,1940年全书完稿。小说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到国内战争结束的这段历史背景,揭示顿河哥萨克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的革命中所发生的变化,展现出在不寻常的生活中主人公的个人悲惨命运。小说涉及的生活中的广度和深度,作家揭示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冲突的敏锐,以及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高超风格,所显示肖洛霍夫作品悲剧史诗的特点。这部小说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体现。小说获1941年度斯大林文学奖金。
相关参考
1940年8月波罗的海三国并入苏联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宣布独立。1920年苏俄政府承认他们是三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926年和1932年,苏联分别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
1928年5月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年5月,全苏第五次苏维埃代表大会讨论并批准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该计划规定:1、最大限度地发展作为国家工业化基础的生产资料的生产;2、大力加强城乡的社会主义经济
苏联 苏联·1927年底—1928年20年代末苏联粮食收购危机
1927年底—1928年20年代末苏联粮食收购危机1927年底苏联开始了集体化运动,农村私人经济和个体经济被兼并,政府对工农业产品实行不等价交换和对农民的粮食进行剥夺的政策,因此,苏联出现了粮食收购危
1940年7月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并入苏联1940年6月,苏联趁德国法西斯在法国作战之机,分别照会都同德国签署过互相保证条约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政府,要求三国重组政府和让苏军自由通行。三国政府
1940年8月瓦维洛夫案件尼·依·瓦维洛夫(1887—1943),是苏联著名的生物遗传学家、植物学家和农业专家。青年时代就读莫斯科农学院,1917年当选为萨拉托夫大学农学系教授,1920年被任命为苏联
1928年7月斯大林的“贡赋论”问世为了提高工业化的速度,解决工业化资金来源问题,1928年7月,斯大林在联共(布)中央全会提出他的“贡赋论”。他认为,苏联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不能也不允许像帝国主义那样靠
1940年6月30日苏联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1940年6月26至27日,苏联政府连续要求罗马尼亚政府“归还”比萨拉比亚,并要求将北布科维纳也“移交”给苏联,作为罗马尼亚“占领”比萨拉比亚的“赔偿
苏联 1939年9月17日-1940年6月27日“东方战线”与苏联西部的边界变迁
1939年9月17日-1940年6月27日“东方战线”与苏联西部的边界变迁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出于利己主义的考虑,以占据将来反侵略战争的有利地势为借口,趁机扩张领土,采取了以下对苏联西部边界变迁
“德军将向顿河撤退,我们一定要夺取敌纵深卡拉奇附近顿河上唯一剩下的一座桥梁!”苏联红军第二十六坦克军军长罗金少将在作战会议上布置战斗任务。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1942年11月21日。两天前,苏联红军在
苏联 苏联·1940年6月30日苏军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那
1940年6月30日苏军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那比萨拉比亚一直是俄国和罗马尼亚有争议的地区。1940年6月26日,苏联政府以“罗马尼亚统治集团的政策严重威胁苏联西南边界的安全”为由,向罗马尼亚发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