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1939年9月17日-1940年6月27日“东方战线”与苏联西部的边界变迁
Posted 边界
篇首语: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1939年9月17日-1940年6月27日“东方战线”与苏联西部的边界变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1939年9月17日-1940年6月27日“东方战线”与苏联西部的边界变迁
1939年9月17日-1940年6月27日“东方战线”与苏联西部的边界变迁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出于利己主义的考虑,以占据将来反侵略战争的有利地势为借口,趁机扩张领土,采取了以下对苏联西部边界变迁的行动。1939年9月17日,苏军出兵正在德军打击下溃败中的波兰,占据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同年11月,将两地并入苏联。1939年11月30日,由于芬兰拒绝苏联租借汉科半岛和交换卡累利阿地峡,苏军悍然向芬兰边界进军。1940年3月12日两国在莫斯科签订和约,苏联使其在卡累利阿地区的边界线向芬兰方向伸进了150公里。1940年6月,苏联照会波罗的海三国政府,提出重组政府和让苏军自由通行等要求。三国政府被迫同意苏军进驻。同年7月,三国并入苏联。1940年6月26—27日,苏联连续照会罗马尼亚政府,要求“归还”比萨拉比亚,并将北布科维纳也“移交”苏联,还要求罗军4天内从上述两地撤清,6月30日苏军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苏联政府这几次改变边界的行动,使其领土共扩大了约47万平方公里,人口增加了2000多万,使其西部边界线向西移动了数百公里。
相关参考
历史百科 1939年10月9日-1940年3月12日“黄色方案”与“D字计划”
1939年10月9日-1940年3月12日“黄色方案”与“D字计划”德国灭亡波兰之后,开始准备进攻西欧。1939年10月9日,希特勒下达了第6号指令,后德国陆军总司令部拟定了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行动计
1939年11月17日西乌克兰、西白俄罗斯并入苏联1939年9月1日,德军以“闪电战”方式进入波兰,波兰军队很快被分割包围,波兰政府退至国外。9月17日,苏联外交人民委员发表广播演说,声明苏联政府对波
1940年6月30日苏联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1940年6月26至27日,苏联政府连续要求罗马尼亚政府“归还”比萨拉比亚,并要求将北布科维纳也“移交”给苏联,作为罗马尼亚“占领”比萨拉比亚的“赔偿
1939年11月30日—1940年3月12日苏芬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苏联以保障自已列宁格勒附近边界的安全为借口,向芬兰政府提出了租借汉科半岛和交换卡累利阿地峡的要求,遭到芬兰政府拒绝。1939年
1939年9月3日-1940年5月西线静坐战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向波兰发动全面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国宣战。但是英法两国既不愿意失去波兰,又不想真正付出牺牲,履行对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又称《柏林公约》。由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于1940年9月27日在德国首都柏林正式签署,后又陆续参加了一些国家。签署这一
日本 日本·1940年9月27日日本签署《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
1940年9月27日日本签署《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日德意三国为称霸和瓜分世界,于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日本承认德、意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统治权;德,意承认日本在“大东亚”
1940年5月27日-6月4日敦刻尔克大溃退1940年5月10日,德国法西斯向西欧发起了全面进攻。由于盟军对德军主力进攻方向判断失误,战备不力,德军装甲主力部队从阿登山区实施突破,至5月21日穿过法国
1939年9月1日苏联普遍义务兵役法颁布随着日益临近的战争危险,1939年9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一届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苏联普遍义务兵役法。该法规定苏联武装力量是由工农红军、工农海军、边防军和内卫部
苏联 苏联·1940年6月30日苏军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那
1940年6月30日苏军占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那比萨拉比亚一直是俄国和罗马尼亚有争议的地区。1940年6月26日,苏联政府以“罗马尼亚统治集团的政策严重威胁苏联西南边界的安全”为由,向罗马尼亚发出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