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日本·1940年9月27日日本签署《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
Posted 条约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日本 日本·1940年9月27日日本签署《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日本 日本·1940年9月27日日本签署《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
1940年9月27日日本签署《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
日德意三国为称霸和瓜分世界,于1940年9月27日在柏林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条约规定,日本承认德、意在欧洲建立新秩序的统治权;德,意承认日本在“大东亚”建立新秩序的统治权;在受到未参加中日战争及欧洲战争的国家攻击时,缔约国以一切政治、经济和军事手段相互援助。此约不影响三国与苏联之现存政治关系。在三国同盟条约签字前,日本统治阶级内部意见不一。日本陆军同意德国将1937的12月签订的《日德意防共协定》扩大为以英、美为对象的主张,外务省和海军则主张避免与美、英公开对立、协定应限定以苏联为对象。日本与德、意结盟意味着与英、美决裂。基于此,三国同盟的交涉每每受阻。德国在欧洲急于扩张,迫不急待地与意大利在1939年5月22日签订所谓“钢铁同盟”。8月23日又突然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令日本大吃一惊,曾使平昭琪一郎内阁辞职,谈判搁浅。1940年欧战爆发后,德国初战告捷,远东时局急转直下,日本的对德合作论又抬头,以外务大臣松冈洋右为代表,主张重开谈判。谈判非常顺利,最后在9月27日签订了《日德意三国同盟条约》。由于这个条约,日本与英、美、法等国的对立成为现实。条约签订的前一天,美国宣布禁止向日本输出废钢铁,同时,对华提供贷款,以示警告。条约签订后,英国于10月18日重开滇缅公路运输线。1941年4月13日,日本与苏联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更坚定其南进的战略方针。日美关系急骤恶化,终于导致1941年12月8日爆发太平洋战争。1943年意大利投降,脱离三国同盟,1945年5月德国投降,三国同盟彻底瓦解。
相关参考
1951年9月8日日本签署《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日本签署该条约,确定日本与美国建立军事同盟关系的条约,简称《安保条约》。1951年9月8日下午在旧金山美国陆军第6军司令部签字,1952年4月28日连同《
日本 日本·1951年9月8日日本签署“《旧金山媾和条约》”
1951年9月8日日本签署“《旧金山媾和条约》”1951年9月8日日本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同盟国在美国旧金山签订《旧金山媾和条约》,又称旧金山和约。1947年美国建议采纳远东委员会11个参加国负责起草
1905年9月5日日本签署《朴次茅斯和约》指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和俄国签订的重新瓜分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和约,因签约地点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港口城市朴次茅斯而得名。日本在相继取得奉天会战和日本海海战的
导读:1940年9月,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该条约规定当美国为了英国的利益而加入欧洲战争时,日本有为轴心国参战的义务,实际上日本已正式加入了轴心国联盟。至此,由德、意、日组成
1972年9月29日日本恢复与中国的邦交1972年9月29日,日中双方在北京签署旨在恢复日中邦交的《日本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联合声明》,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对日
1933年3月27日日本退出国际联盟30年代国际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1931年12月,国际联盟作出决议派遣调查团赴远东调查中日关系问题。1932年2月,国联调查团出发前往中国。同年9月,调查团完成报告
1905年9月5日《朴茨矛斯和约》签署即《俄国和日本和平条约》。1905年9月5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朴茨矛斯由俄国国务大臣兼帝国首席大臣塞奇·威特宫庭总督兼驻美大使罗曼罗森和日本外相小林寿太郎、驻美大
1940年9月北山起义北山起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越南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反对法国殖民主义的武装起义。1940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入侵越南,法国殖民当局向日本军队投降。9月22日,日军攻打谅山。在日
1945年8月14日日本签署投降书1945年8月10日上午7时(华盛顿时间),美国政府收听到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广播。美国政府举行会议,就能否保留天皇展开争论。最后确定表示愿意接受日本投降,但又用
1978年8月12日中国日本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1978年8月12日,中国外长黄华和日本国外相园田植分别代表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而结束了1972年以来两国间以缔约为目的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