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 苏联·1990年2月5日苏共中央二月全会与党的分裂
Posted 纲领
篇首语: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人们增长才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苏联 苏联·1990年2月5日苏共中央二月全会与党的分裂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苏联 苏联·1990年2月5日苏共中央二月全会与党的分裂
1990年2月5日苏共中央二月全会与党的分裂
1990年2月5日—7日,苏共中央召开扩大的中央全会。戈尔巴乔夫就提交苏共二十八大的行动纲领草案作了报告。主要内容有:建议苏共二十八大提前在是年6月底—7月初召开;扩大党内民主,提高基层党组织作用,减少中央委员,取消候补中央委员;现阶段的特点是既有前进的巨大可能性,也存在现实的危险,危机比原来设想的要深刻和严重得多;建议建立总统制,赋予总统全权来贯彻改革政策;要在改革的道路上解决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问题、建立多种形式的联邦关系;重新考虑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把重点放在民主上,苏共的地位不能通过宪法条文强加于人,共产党要为执政的地位而斗争,政治多元化出现了各种社会政治组织和运动,在某一阶段会导致建立新的政党,苏共的理想是“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质是从官僚体制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过渡等等。
会议通过了将提交苏共第二十八大审议的苏共行动纲领草案(见《苏共“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理论纲领》条)。
会议围绕行动纲领草案展开激烈争论。叶利钦在会议上代表“民主纲领派”对苏共纲领草案提出十点意见:(1)要求放弃民主集中制原则,代之以一般民主原则。(2)放弃作为权力工具的机构,通过选举产生的机构和基层党组织的力量来实行党内民主自治的原则。(3)从坚持一党制过渡到多党制。(4)放弃形式主义的全会一致原则,承认立场、流派、纲领的多样性和派别的自主性、各派别按人数比例出席党的代表大会和进入党的机关。(5)通过立法程序,苏共自动放弃宪法第六条。(6)在建立地方自治机构的同时,逐步向党内横向结构过渡,按专业的、职能的和地区的原则把共产党员联合起来(7)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代表,党的各级机关及其领导人的选举,都要从基层组织开始,在差额基础上直接地不记名地进行。(8)党的舆论工具只服从党的代表大会或代表会议。(9)党的预算形式和开支只能自下而上来决定。(10)国家机构和党的结构从单一制原则向各共和国自愿联盟过渡。
苏共传统派代表、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利加乔夫指出戈尔巴乔夫的纲领“在某种程度上正在为实行私有制打开缝隙”,它将会导致“民族主义、分裂主义的反社会主义派别的致命威胁”,表示反对把苏联共产党变成无定形的组织、即政治俱乐部。苏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质问“按戈尔巴乔夫主张去办,苏共是否仍是执政党、仍是人民政治先锋队?是否仍站在共产主义理想的立场上还是向社会主义民主党方向摆动?”苏联驻波兰大使布罗维科夫在会上激动地指出苏联社会当前的危机“都是狂妄自大的结果,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所犯错误造成。”认为“苏共党内有人使祖国状况恶化,把一个举世钦佩的强国变成一个过去充满错误、现在没有快乐和前途未来的国家,这一切是为了取悦于西方”,指出苏共纲领“大肆宣传改革,批评遥远的过去,对未来慷慨许愿,对现在所犯错误回避,珍视西方生活的评价,这至少在政治上是不正派的”。
戈尔巴乔夫认为苏共中央同“民主纲领派”在使党内民主化、扩大党员权力方向并无分歧;苏共中央主张保持党的先锋队作用,“民主纲领派”主张搞议会式的党,这是“主要分歧”。
至此,苏共党内形成以戈尔巴乔夫为代表的“主流派”和以叶利钦为代表的“激进派”以及利加乔夫、雷日科夫等为代表的“传统派”等几个主要派别。在苏共中央二月全会后苏共开始进一步分裂。
相关参考
苏联 苏联·1990年3月11日苏共中央三月全会及苏共党建思想的重大变化
1990年3月11日苏共中央三月全会及苏共党建思想的重大变化1990年3月11日—16日苏共中央召开全会,讨论修改宪法、修改党章和召开苏共二十八大等问题。戈尔巴乔夫在11日第一次会议上就苏共的地位、作
1990年3月14日苏联建立总统制1990年2月,戈尔巴乔夫在苏共中央全会上首次公开提出建立总统制的问题。2月12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会议一致“赞同在苏联建立民主总统制政权”。2月27日,苏联最高
1990年7月2日苏共二十八大召开1090年7月2日—13日,苏共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开幕,参加会议代表4657人,来自各加盟共和国的350名工人和农民代表,苏共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
1987年1月27日苏共中央一月全会召开1987年1月27日—28日在莫斯科举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作了题为《关于改革和党的干部政策》的报告。全会根据戈的报告通过了《苏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党的干部政
1985年4月23日苏共中央四月全会召开1985年4月23日在莫斯科举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作了《关于召开苏共例行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及有关筹备和举行代表大会的任务》的报告,重点阐述了苏联国内存在
1986年2月25日苏共二十七大召开1986年2月25日—3月6日在克里姆林宫举行。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作了《苏联1986—1990年和2000年前经济
1990年1月20日苏共民主纲领派成立1990年1月20日—21日在莫斯科成立。苏共中央委员、跨地区议员团主席叶利钦、莫斯科市人民代表苏维埃主席、经济学家波波夫和历史学家阿法纳西耶夫是该派的核心人物。
苏联·苏共中央1953年七月全会1953年7月10日,由《真理报》报道。这次全会不仅解决了贝利亚的问题,还讨论了范围广泛的政治和经济问题,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不难看出,七月全会已经开始批判个人崇拜和斯
1987年6月25日苏联经济改革方案出台1987年6月25日—26日在苏共中央全会上正式推出,戈尔巴乔夫在全会上作了《关于党的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任务》的报告。全会批准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基本原则》。《
苏联 苏联·1990年5月24日苏联关于向市场经济过渡方案的争论
1990年5月24日苏联关于向市场经济过渡方案的争论1990年5月24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在最高苏维埃第三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国家经济状况和向可调节市场经济过渡的构想》的政府方案。其中心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