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1967-1971年纳萨尔巴里运动
Posted 度
篇首语:所谓的成熟、其实就是在不断看开狠多事情之后、更好的生活着。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印度 印度·1967-1971年纳萨尔巴里运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印度 印度·1967-1971年纳萨尔巴里运动
1967-1971年纳萨尔巴里运动
印度共产主义领导的农民武装斗争。因斗争发起地在纳萨尔巴里警管区而得名。60年代中期,印度经济遇到困难,地主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引起农民的不满。纳萨尔巴里所属西里古里大区的农民率先开展反夺佃、抢收庄稼的斗争。1967年初,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大吉岭县县委书记马宗达等人,号召农民武装夺取土地。5月,纳萨尔巴里的农民在斗争中遭警察枪杀,从此农民斗争迅速扩大。7月,在军警镇压下,该地区斗争失败。之后,在比哈尔、安得拉、西孟加拉、北方邦等12个邦的部分地区也发生了农民武装斗争,其中以1968年11月25日开始安得拉邦斯里加古兰县农民的斗争规模最大。政府调遣35000名军警围剿才镇压下去。到1971年底,其他各邦的斗争均遭镇压。
相关参考
1942年4月甘地发起“撤离印度”运动甘地发动的旨在赶走英国殖民者,争取印度独立的群众运动。1942年3月克利普斯计划破产,国大党准备采取反英行动。4月甘地发表文章,对英国提出挑战:“英国撤出印度,把
1984-1989年印度政府发起“黑板运动”在印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全国1/3的农村中学平均仅有一名老师。据世界银行估计,到本世纪末,印度将成为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目前文盲、半文盲的人口在3亿到4
1918-1924年基拉法特运动基拉法特运动是印度伊斯兰教徒反对英国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土耳其、保卫伊斯兰教徒精神领袖土耳其素丹哈里发的运动。又称哈里发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英国放弃诺言,伙同
1973年12月贾·普运动开始印度群众反对英·甘地政府运动。因其领导贾·普·纳拉扬而得名,又称比哈尔运动。1973年12月,比哈尔各大学的学生举行反涨价、反贪污的抗议活动。1974年3月16日,学生的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1944年1月26日自由印度尼西亚运动
1944年1月26日自由印度尼西亚运动“自由印度尼西亚”运动1944年1月26日在穆加达建立,是印尼共产党的一个地下组织,秘密代号为“红牛”。该组织主要是在铁路员工中积极开展地下工作,并与其他秘密团体
1961年9月夺地运动1961年印度农民自发地夺取国家荒地的斗争。50年代末60年代初,印度农村废除了柴明达尔制,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此外,政府增收土地税、灌溉水费和商品税使农民深受其害。
1920年9月-1922年2月第一次不合作运动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印度掀起民族解放高潮。为了巩固殖民统治,英国一方面准备宪政改革,安抚和拉拢印度
1930年3月-1934年4月第二次不合作运动1930年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波及印度,反英斗争再起。1928年西门调查团访印遭到抵制
新华网孟买12月1日电(记者汪平)印度警方1日晚说,一支安全部队当天下午在中东部的恰蒂斯加尔邦遭到纳萨尔派反政府武装袭击,导致13名官兵死亡。据悉,这一队官兵当时正在距离邦首府赖布尔450公里左右的苏
图谋瓦解印度民族运动——“圆桌会议”方案始末20年代末30年代初,印度民族运动日益高涨起来。为维持对印度的殖民统治,英国抛出“圆桌会议”方案,以分化、瓦解印度民族运动。1928年2月3日,英国下院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