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 印度·1920年9月-1922年2月第一次不合作运动
Posted 甘地
篇首语:时间仿似一条直线,没有起点,亦无终点。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印度 印度·1920年9月-1922年2月第一次不合作运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印度 印度·1920年9月-1922年2月第一次不合作运动
1920年9月-1922年2月第一次不合作运动
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印度掀起民族解放高潮。为了巩固殖民统治,英国一方面准备宪政改革,安抚和拉拢印度上层阶级,另一方面颁布《罗拉特法案》,加强镇压,1919年4月13日,发生了英国军队屠杀印度百姓的阿姆利则惨案,反英斗争迅速高涨,1920年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上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同年12月国大党纳格普尔年会正式批准这个计划,通过《关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决议》,授权甘地以国大党的名义在全印范围内领导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宣称,斗争的目的就是达到自治,如有可能就实现帝国内部的自治,如有必要就实行脱离帝国的自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年会决定改组国大党机构,在农村、基层设立支部,吸收工农参加。在甘地号召下,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一致,并肩战斗。国大党人提出了到农村去的口号,国民自愿队深入每一个村庄去发动农民参加反帝斗争,印度无产阶级的罢工浪潮也席卷了印度所有的工业中心,工会组织普遍建立,不合作运动与基拉法特运动、锡克教徒阿卡里运动、莫普拉起义、奥德和亚格拉的大规模农民运动交织在一起,严重威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斗争中工农群众常常超越非暴力原则的限制,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暴力斗争。1922年2月4日联合省乔里乔拉村2000农民把22名警察连同警察局一起付之一炬,甘地闻迅后急忙制止。2月12日国大党通过《巴多利决议》,谴责群众越轨行为,决定无限期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月10日甘地入狱,运动遭到残酷镇压。《巴多利决议》使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受挫,它反映印度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相关参考
1922年2月4日乔里乔拉事件印度联合省奥德地区哥拉克浦尔市乔里乔拉村村民反抗英印警察镇压的事件,1922年2月4日,2000多名国民自愿队和农民举行示威游行,响应甘地发动的不合作运动,招致警方镇压,
1920年-1922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年印度发生了震惊世界的“阿姆利则惨案”。此后印度人民群众的反英斗争不断高涨。在人民群众的推动下,一向与英国殖民当局采取合作立场的印度国大党的政策亦发生
1920年12月甘地改组国大党国大党成立后,组织一直十分涣散,英国人曾称之为商会。为了适合战后初期印度出现的革命形势,在1920年12月召开的国大党纳格普尔年会上,甘地倡议调整国大党的各级组织机构。第
1945年9月印度支那抗法战争爆发1945年8月15日,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向盟国无条件投降,其势力从战争期间占领的原法属印度支那退出。印度支那三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分别于1945年9月2日,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1976年2月《巴厘宣言》在印尼签署
1976年2月《巴厘宣言》在印尼签署《巴厘宣言》,即1976年2月由东南亚国家联盟五国首脑在印尼的巴厘举行的第一次东盟首脑会议上签署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协调一致宣言》。宣言决定各成员国加强政治、经济、社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有3次,第一次发生在1920~1922年,第二次发生在1930~1934年,第三次发生在194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人民同英殖民统治者间的民族矛盾
1920年2-9月占领工厂运动意大利工人阶级的革命行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战后意大利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罢工浪潮此起彼伏。从1920年2月开始,工人展开了占领工厂的运动。2月间,都
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1976年2月24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在印尼签署
1976年2月24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在印尼签署1976年2月24日,由东南亚国家联盟五国首脑在印尼的巴厘举行的第一次首脑会议上签订,共20条。该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1)促进缔约国人民之间的永恒
1971年8月9日印度签署《印苏和平友好条约》1971年8月9日印度外交部长辛格与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在新德里签订条约,旨在把印苏双方早已存在的政治、经济、军事关系用条约形式固定下来。60年代末,英·
1916年4月提拉克组建印度自治同盟提拉克(1856-1920),印度资产阶级民族革命运动奠基人,印度图大党极端派领袖。1856年7月23日生于印度拉特纳吉里的一个婆罗门家庭。深受印度教和历史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