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百科 发现半坡遗址
Posted 知
篇首语: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知识百科 发现半坡遗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识百科 发现半坡遗址
发现半坡遗址
导读
1953年,中国的考古队在黄河流域发现了半坡遗址,在随后的几年中,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这个沉睡了6000多年的原始村落,渐渐被考古工作者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这个原始村落在6000多年前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半坡村落遗址
奇趣世界
半坡村落遗址南北长300多米,东西宽200多米,村落呈椭圆形,南部是村民的居住区,而北部是公共墓地,东北角有烧陶窑址。居住区、墓地以及烧陶窑址之间存在着一条大壕沟。这条壕沟长70多米,宽与深各约5~6米,向两边延长,起到防护的作用。
居住区的房子
居住区内,最显眼的是中间的一座大房子,其结构和建筑方法都是半地穴式的。所谓半地穴式,就是指在建造的时候先挖一个平整的坑,然后再开始建造房屋,让房子的一半位于地坑中,另一半位于地上,这种方法是在技术落后的情况下让房屋保持稳定的最简单方法。大房子门向东开,中间有一个火塘,是村民们举行集体活动的地方,村民们在这里商量大事,接待外来的重要宾客,这里是全村的政治文化中心。北边还有很多小房屋,小房子的房门都是朝向大房屋的,形成了不规则的半圆形房屋群。
遗址上的中小房屋,可以分为半地穴式和地面建造式两种,从表面来看可以分为圆形和方形两种。墙壁是用草和泥混合堆砌的,每个房屋中心都有一个灶坑,是村民们做饭的地方。在房屋的灶炕附近还发现了烧残的兽骨,以及没有吃完的成堆的螺蛳,由此可以看出半坡村人早就脱离了原始的蛮荒生活,过上了比较殷实稳定的生活。
生产工具
在半坡遗址还发现了一些用石头、兽骨和陶片制成的工具,由此看来半坡人已经开始农业生产了。这些被发现的石器以磨制为主,也有少量的是打制石器。有些磨制石器是在打制的基础上,对刃部进行了加工。石器制作方法的改进对人类有着重要意义,这标志着人类开始具有征服自然的能力。
遗址中一共发现了600多件生产工具,有斧、铲、锄头等。半坡村民用这些工具焚树造田、种植粟等农作物,这是最典型的“刀耕火种”。在一座房子的下面,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罐保存完好的粟,虽然粟已经碳化,但是皮壳依然清晰可辨,这也是半坡人过上农业生活的最有力证据。

出土的生产工具
不过,渔猎依然是村民们最主要的食物来源。这可以从遗址中发现的渔猎工具和残留的大量兽骨推测出来。当时的打猎工具多种多样,就拿最重要的弓箭来说,仅箭头就有柳叶式、三棱形、圆柱尖头式、扁平三角形等多种。弓箭的使用,让人们的捕猎能力提高了一个水平,让人们可以更安全、更快速地捕到猎物。
陶器的制作
陶器当时已经成为村民生活中最重要的物品了,考古学家在遗址发现了各种形状的盆、罐等。村里还有一个公用的制陶作坊,由此看来,当时的制陶技术已经十分成熟了。

半坡遗址出土文物
早期的陶瓷制法以捏制法为主,到了中晚期开始用转速很慢的转轮来加以修整。从遗址中出土的彩陶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陶器,彩陶花纹是在制造陶坯的过程中绘制上去的,然后入窑烧制,这样彩绘才能经久不脱。彩绘大部分以红色和黑色为主,题材丰富,色彩对比鲜明。内容除了人物形象之外,还有反映动植物以及天文等多方面的写实图案。这些花纹中最多的就是鱼形纹。
这些彩绘早就超出了实用的范畴,说明先民们已经开始进行文化艺术创作了。另外,在一些陶器的彩绘上还发现了很多刻画符号,考古学家认为这是早期的文字。但究竟是不是文字,因为符号存在较少,人们无法做出最后定论。
半坡人的墓地
在居住区附近还有公共的氏族墓地。从这些墓地中,考古学家掘出170多座成人墓,这些成人墓多为一人一墓,合葬的较少。随葬品多为生活中常用的陶具,如罐和壶之类。半坡人对成人和小孩采用不同的方式埋葬。小孩墓地有70多座,大部分都是葬在屋旁,用瓮装着,没有放入公共墓地。
随着挖掘的不断深入,半坡村民的生活状态逐渐清晰。整个村落规划、布局合理,表明当时人们已经过上了有组织的生活。房屋的大小相近,随葬品的数量和质量也十分接近,由此可以判定人们之间不存在贫富差距。总之,他们过着平等的集体生活。
百科进行时
1956年3月,陈毅元帅考察了半坡遗址,并在第二天向中央发电报,提出了拨款30万元人民币修建半坡博物馆的建议。1958年4月,中国首座遗址性博物馆在西安的河东岸建成。1961年,这座博物馆被列为了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半坡博物馆于1958年4月1日正式向外开放,目前已经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西安半坡博物馆
相关参考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骨器是以哺乳动物的骨骼为材料制成的器具。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远古居民就已经制造出骨器,与石器并用了。到了新石器时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遗址中发现了骨制的箭头、渔
最早的地图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地图是公元前27世纪苏美尔人刻制的泥板地图,以及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人刻于陶片上的地图。在周朝中山国都遗址附近出土的铜版地图,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平面地图,产生于2300年前
半坡的鱼纹陶盆这是1953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鱼纹盆。盆高17厘米,口径13.5厘米。半坡彩陶盆不仅是实用的生活用具,也是一种原始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鱼纹是半坡遗址彩陶中最突出的纹饰,有
难以破译的菲斯圆盘1908年,一组考古学家为揭开史前克里特文明的神秘面纱,来到了希腊克里特岛进行考古发掘,在古王宫——菲斯王宫遗址西北隅的一个小小的密室里,他们发现了一个圆盘,并由这个圆盘,展现了一系
最大的瀑布遗址干瀑布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距西雅图3个小时车程,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瀑布的遗址。在两万年前,它是全世界最大的瀑布,比尼亚加拉大瀑布还要大10倍。干瀑布是一个长达5.6千米的新月形悬崖,被认为是
庞贝古城是怎么消失的?庞贝古城是位于意大利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16世纪末,一个建筑师偶然发现了埋在地下的庞贝古城的遗址。但是直到18世纪,人们才开始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挖掘工作。考
最古老的教堂遗址澳门大巴街附近的小山丘上有一座残壁遗迹,这就是建于1637年的圣保罗教堂。1835年,圣保罗教堂被一场大火烧毁,仅残存现在的前面部分,因为它的形状与中国传统牌坊相似,故取名为“大三巴牌
第一课不用复习,从第二课开始。1大约在一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农耕生活。最具代表的是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2河姆渡人的生活地点:长江流域(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浪墅村)半坡人黄河流域(陕西半坡村)3种植作
半坡出土的纺轮这是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直径6厘米,中间有一圆孔,是陶制品。它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最早的捻线工具,即在纺轮中间的小孔插一个杆,利用纺轮的旋转把纤维拧在一起,并用同样的方法把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半坡遗址的房屋有圆形,也有方形,大多采用“半地穴式”的建筑形式。这种“半地穴式”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是由穴居发展而来的一种土木合筑的建筑。每间房屋的面积多在二十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