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也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
骨器是以哺乳动物的骨骼为材料制成的器具。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远古居民就已经制造出骨器,与石器并用了。到了新石器时代,尤其是在半坡原始居民的遗址中发现了骨制的箭头、渔叉和渔钩等。半坡的骨制箭头也叫镞,是一种狩猎用的工具。1953年,半坡遗址出土的箭头有三角形、圆柱形和柳叶形多种,共计三百多件。渔叉和渔钩都比较尖锐,是半坡人捕鱼的重要工具。这些骨制品的出土,标志着渔猎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学习建议:看到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渔叉和渔钩自然想到山顶洞人的渔猎生活。山顶洞人是以采集狩猎为生,他们也会捕鱼,但是没有什么像样的工具,人们只是在山顶洞穴里发现了鱼骨和海蚶壳。而半坡人的原始农耕生产已经成为主要生产事业,那时的农业还处在锄掘农业的阶段,单靠农业生产还不能保证生活,还需要饲养家畜、打猎、捕鱼、采集野果,作为辅助的生产活动,用来弥补生活资料的不足。因此半坡人根据各种不同需要,制造质料、形状、用途不同的工具。这比山顶洞人的渔猎生活又进了一步。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鱼叉和鱼钩
相关参考
半坡出土的纺轮这是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纺轮直径6厘米,中间有一圆孔,是陶制品。它是我国古代发明的最早的捻线工具,即在纺轮中间的小孔插一个杆,利用纺轮的旋转把纤维拧在一起,并用同样的方法把
半坡的鱼纹陶盆这是1953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鱼纹盆。盆高17厘米,口径13.5厘米。半坡彩陶盆不仅是实用的生活用具,也是一种原始的工艺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鱼纹是半坡遗址彩陶中最突出的纹饰,有
半坡人面鱼纹陶盆半坡人面鱼纹陶盆1955年陕西西安半坡出土。陶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是以细泥为原料,捏成型后着彩放在窑里烧制而成的彩陶器。盆的底部略平,腹部突出,也比较深。盆内壁光滑,外
美国AGM-84“鱼叉”反舰导弹基本参数:全长:460厘米直径:34厘米翼展:91厘米总重:628千克最大射程:315千米最大速度:0.85马赫AGM-84“鱼叉”反舰导弹结构图AGM-84“鱼叉”(
中新网9月19日电据外媒报道,《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份报告称,考古学家在日本冲绳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鱼钩。这对鱼钩由海螺壳雕刻而成,其使用年代在大约23000年前,同时发现的还有其
古代各个朝代的箭头种类和叫法很多,但主要也就是下边几种类型。1、锥形箭,最普通的箭头,就是那种扁平棱形的箭头,用来杀伤的,也可用于破甲,但杀伤力和破甲能力都较弱,好处是价格便宜,容易制造。2、破甲箭,
古代各个朝代的箭头种类和叫法很多,但主要也就是下边几种类型。1、锥形箭,最普通的箭头,就是那种扁平棱形的箭头,用来杀伤的,也可用于破甲,但杀伤力和破甲能力都较弱,好处是价格便宜,容易制造。2、破甲箭,
《易·系辞》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明古人结绳和契刻的方式记数和记事。西安半坡村出土的陶器上有直线、三角、方、菱形及一些复杂的几何图形,同时期人们创造了画圆和画方的工具规和工具
中国的字有多少年的历史1、陶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雏形,现在已出土的陶文以半坡陶文为最早,大约自公元前4800——4300年之间。2、甲骨文的出现: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王八担”、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已经反映出竹子的使用,确切记载源于仰韶文化。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约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