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的民居建筑有何民族特色 佤族建筑
Posted 佤族
篇首语: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佤族的民居建筑有何民族特色 佤族建筑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佤族的民居建筑有何民族特色 佤族建筑
佤族聚居的澜沧江边、怒山山脉的南段地带,山峦叠嶂,被称为阿佤山区。这里在北回归线之内,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佤族先民600多年前就迁徙、聚居在这里,繁衍生息。
佤族的住房,各地区不同。受汉族影响较大的地区,一般是四壁着地的草木房,也有土壁草房和个别的瓦房。而大部分佤族地区的住房构造和形状与傣族的住房相似,建筑材料均为竹子(竹藤、竹竿、竹片、竹篾等)、草(茅草、椽子、脊檀、木板等)。木柱的顶端保留树杈,用以托梁,横梁上再托上一些细竹子,然后覆以茅草,筑成架空的“竹楼”。
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翁丁村的村民都是佤族,村寨建在大山里一个平缓的小山顶上。房屋依山势地形而建,分布随意,没有一致朝向,多年自然生长形成的荆棘丛成为村寨的栅栏。进寨的路口有竹木搭建的寨门,寨子附近有茂密的竹林和充足的水源,还有保护很好的祭祀神林。寨内都是佤族的传统民居——“四壁落地房”,即以3根带长杈原木作柱梁,用平直的细木条作椽子,椽子上覆盖事先编好的茅草排,用藤条绑扎固定。四壁用竹篾编成栅墙,向东面开一道门。房顶至房檐斜度大,房檐离地面不足1米,几乎看到墙壁,以老虎窗(一种开在屋顶上的天窗)采光,并设小晒台,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鸡笼罩房”。
房内一般隔成里外两间,里间狭小,光线暗,是主人的卧室,只放双人床和一小部分生活用品。外间宽大,是生火煮饭、聚会待客和子女就寝的地方。
火塘设在里间屋的门外,放铁制三脚架,三脚架对应的方位有固定的用途,即靠里间房门一方为主人的座位,靠外间房门一方为客人的座位,火塘上方靠墙处为子女的床位。如有成年子女和新婚夫妇,则在外间再隔出小间,里间和外间存放着生产用具和酒具。房内几乎没有什么家具和装饰性的陈设,有的甚至没有桌椅和床铺,只在火塘周围铺着竹席或木板,合衣向火而眠。火塘上面1米多高处悬挂着竹编的约1米见方的架子,上面放着食具、盐巴、辣椒等,也是烘烤牛肉干的地方。架子上面靠房顶处并排放着几个粗大的竹筒,里面存放粮食。这几年的新村民居,在保持传统民居特征的前提下使用了新型建材,更坚固,更舒适。
西盟佤族自治县的佤族民居不像沧源那样高大,苫草盖的已经很少了。前几年新建的房子,都是水泥波浪瓦屋面,墙壁也用木板围护。有的设晒台,厨房单建,也是以火塘做饭,粮食都装入木柜,放在厨房,平时围火塘吃饭、烤火、聊天。
相关参考
碉楼羌语称碉楼[5]为“邛笼”。早在2000年前《后汉书·西南夷传》就有:冉駹人,“依山居止,垒石为屋,高者至十余丈”的记载。碉楼多建于村寨住房旁,是用来御敌、储存粮食柴草的建筑,一般多建于村寨住房旁。[5]碉楼的...
佤历“格瑞月”(相当于公历12月),是佤族过去举行全寨性拉木鼓节木鼓活动的时节。木鼓节分为拉木鼓、跳木鼓、祭木鼓,一般在播种旱谷之前,收割旱谷之后期间举行。佤族视木鼓为至高无上的通天神器,是山寨村民赖
佤族建房传说有几种说法,人类从司岗(山洞或葫芦)出来后受到岩燕搭巢的启示建盖房屋;一种叫“来改”的鸟教会人们建盖房屋;另有传说,三国时期,诸葛亮三下西南,当时佤族先民吃的是山果野菜,住的是岩洞或树荫下
撒拉房是佤族富有情意的房屋建筑。居于寨中的撒拉房也称公房,它的结构并不复杂,由4根大柱、1根中梁、几根压条构架。草片或瓦片覆顶,有的设围栏,有的不设围栏,四面通风。两根柱子之间搭设粗竹木条或木板,作坐
纳西族民居建筑的地域特色纳西族是一个在思想上十分开放、文化上善于学习的民族,博采众长,在民居建筑中吸纳了汉族的青瓦白墙、白族的门窗雕刻、藏族的木柱画栋等优点,融合多民族文化元素于一体,形成美观、独特、
布朗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对其有不同的称呼。中国布朗族全部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境内,其余散居于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保山市境内。布朗族民居形式主要是干栏式建筑。一种是茅
东乡族民居特色与风格东乡族位于甘肃省,是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悠久,融合多方文化。少数民族的建筑大半都是依山傍水,东乡族也不例外。东乡族把居住的家院叫庄窠,庄窠多半依山而筑,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
东乡族民居特色与风格东乡族位于甘肃省,是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悠久,融合多方文化。少数民族的建筑大半都是依山傍水,东乡族也不例外。东乡族把居住的家院叫庄窠,庄窠多半依山而筑,屋外有一丈多高的土
阿佤人有很强烈的护粮意识。所以粮仓房是佤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较有特色的佤族建筑。粮仓房一般建于离寨、离住房有一定距离的地方。寨头、寨脚或寨边是设置粮仓房的最佳位置。有的村寨粮仓房较分散,有的村寨粮仓
佤族木鼓在佤族的各种器物中,最神圣、尊贵之物莫过于木鼓。传统的木鼓以红椿、红色树为原材料,长约200厘米,直径约70厘米,鼓身挖一条长约150厘米,宽约15厘米的直槽:中是掏空,槽两侧各刻一鼓舌,鼓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