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你知道中国最早一批官派留学生在美国的经历吗?

Posted

篇首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你知道中国最早一批官派留学生在美国的经历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你知道中国最早一批官派留学生在美国的经历吗?

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曾先后派出四批儿童赴美留学,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在当时仍实行科举取士,连新式学堂也难以一见的清代社会,实在是一件新奇的大事情。

首倡此事的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留美毕业生,后人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容闳(1828—1912)是广东香山人,少年时入澳门马礼逊学堂,1847年随该校校长赴美,后考入耶鲁大学。毕业后,容闳先后在广州美国公使馆、上海海关等处任职,后入曾国藩幕。1868年,他通过江苏巡抚丁日昌向清政府上了一个条陈,其中谈到朝廷应选派青少年赴美国留学。当时清政府正实行“自强新政”,洋务日益扩展,亟需培养相关的人才,容闳的建议得到朝中大员曾国藩、李鸿章等的鼎力支持。此后,容闳受命主持选送幼童赴美留学事务,并被委任为留美学生监督、清政府驻美副公使。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每批30名,共120人赴美国留学。这批学童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留学计划为15年。按照这一计划,他们将在美国家庭中学习英文,然后进入美国学校,直到大学毕业。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具有长远眼光的重大计划。

第一批赴美的学童于1872年8月11日从上海出发,乘船越过太平洋,在美国的旧金山登陆。随后,他们乘坐蒸汽火车,通过刚刚修竣贯通北美大陆的铁路,到达美国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开始他们的留学生涯。在康涅狄格州和马萨诸塞州,学童们分别被安置在当地民众的家庭中生活,这有助于他们在短时间内克服语言障碍,融入美国社会。总体来看,在短短的几年里,这些小留学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到1880年,留美学童中有50多人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22人进入耶鲁大学、8人进入麻省理工学院、3人进入哥伦比亚大学、1人进入哈佛大学。

在西方的土地生活和接受教育,耳濡目染美国的社情民风,对于正在走向成年的孩子无疑会产生重要影响。新鲜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学说,也使他们从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都渐渐地远离了传统的儒家道统的体系。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文化的潜移默化,这些孩子不愿再穿清式的长袍马褂,不少人剪去了脑后的辫子,有的甚至信奉了基督教。这些变化自然引起国内当政者和持守旧学旧礼者的不安,他们担心这些学童“美国化”,将来会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政治格格不入。加之当时美国社会排华风潮的干扰,造成中美关系紧张;美国不允许中国学童进入陆海军院校读书,而赴美学习军事本是这次送学童留学的主要目标。终于,在1881年,清政府诏令全部留美学童回国。这一决定遭到美国有关方面的反对,因为这些孩子还没有完成学业,如此对待他们是不公平的;但反对无效,120名学生中,除个别客死他乡的和因特殊情况仍需留在美国者外,其余94人均中止学业回国。清政府原定为15年的幼童留美计划仅实施9年就夭折了。据相关资料,当时在耶鲁大学就读的22名学童中,只有詹天佑和欧阳赓顺利完成学业,取得了学位;容揆和谭耀勋拒绝回国,留在美国完成了耶鲁大学学业;李恩富和陆永泉则是被召回国之后又重新回到美国读书。

这批官派留美学生回国后,一度遭到国内保守势力和社会舆论的责难。1881年9月29日的《申报》就曾载文,称国家不惜花费巨额财力送这些少年出洋,他们却不知道珍惜机会好好学习;性格不好,又没有天赋,真是一群看不到前途的无用之辈。其实,这种指责有违事实,在清末留美学生中不乏有为青年,后来不少人对晚清和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中有的投入了中国近代铁路、矿冶、邮电等产业的建设,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奠基和起步立下了功劳;有的献身于国防事业,参加了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在战场上身先士卒,表现英勇,甚至为国捐躯。他们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有我国的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1861—1919)、民国首任内阁总理唐绍仪(1862—1938)、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1859—1933)、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首任校长唐国安(1858—1913)、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梁敦彦(1857—1924)等。               (董佳贝 撰)

相关参考

从生吃到冲饮,你知道中国茶叶,5000年来都经历了些什么吗

茶叶是中国的国饮,茶树更是发源于中国。从我们人类已知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来推断,我们的先辈发现并且利用茶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根据茶圣陆羽的《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

加拿大有个叫 ”中国”的小镇,你知道吗

加拿大和中国的历史渊源可以往前追溯几百年。那个时候美国还穿开裆裤呢,在17世纪,清朝初期的中国是世界上的头号经济大国,被西方人看作「”天堂”。最早登陆加拿大的欧洲探险家渴望找到到达中国的海运通路,为了

你知道 ”扬州八怪”是哪八个人吗

清康熙至乾隆年间,扬州出现了一批以卖字画为生的文人,他们有着比较相近的人生经历,人们称之为扬州画派。其中有八位画家,因为画风奇特,文章不拘一格,以及特立独行的性格,被称为「”扬州八怪”。这八怪是:汪士

历史秘闻 你知道 ”中国红军”最早的出处吗

「”红军”一词最早见于一副对联。文中介绍说,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同年11月13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湖北黄安县(今红安县)、麻城县农民自卫军攻占了国民党占据的黄安县城,旋即成

中国历史 你知道商鞅变法所经历的坎坷曲折吗?

商鞅(约前390—前338)本是卫国公族(姬姓)一个没落旁支的后代,所以本叫做“卫鞅”或“公孙鞅”。他很早就离开卫国来到魏国,做了魏相公叔痤的家臣。在此期间,他接触到了李悝(法家)、吴起(兵家)等人的

管你棒杀还是捧杀,美国人能封锁住中国航天的发展吗

早年——与新中国成长同步的封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新中国的封锁,最早可以追溯到二战后成立的「”多国出口管制协调委员会”,该委员会由美国主导,西欧国家参与,于1949年11月在巴黎秘密成立,又称「”巴

世界历史 你知道美国的巴顿将军吗?

你知道美国的巴顿将军吗?乔治·巴顿(GeorgeSmithPatton,1885—1945)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陆军上将。受家族影响,他从小便着迷于军事并坚信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将军。后来,他在结束军事预

中国历史 你知道汉语中“博士”这个词的来历吗?

“博士”一词最早产生在战国时代。那时,一个新兴的“士”阶层已经崛起,人们把其中博闻、博学之人尊称为“博士”。后来齐国举办的稷下学宫成为列国规模最大的人才聚集中心,很可能在那时,博士一词已用作官方对某些

中国古代最高的皇宫、最高的殿都在洛阳,你知道是哪儿吗

众所周知,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也是我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因此,洛阳产生了很多的历史第一、中国之最

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清军阵亡4万人,你知道日军伤亡数字吗

人人都知道中国上下五千年,汗青悠长,是最早一批文明发源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或许说一向到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中国的综合国力都是活着界顶尖水平。然则,但我们谈及中国近代史,就是一段百年辱没史,晚晴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