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清朝是如何丧失海关自主权的?
Posted 海关
篇首语:胸怀万里世界, 放眼无限未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清朝是如何丧失海关自主权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清朝是如何丧失海关自主权的?
海关是国家的重要行政管理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在指定的对外通商地点,根据法令对进出国境的货物进行检查、征收关税并查缉走私行为。海关的自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清政府对海关本拥有完全的自主管理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开放海禁之后,设立了粤、闽、江、浙四海关,委派官员管理税务;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关闭了厦门、宁波等处港口,以广州为国内主要的对外口岸。
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步步进逼,攫取中国政治经济等权益。1842年,根据中英《南京条约》,清政府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设立新关(后来每开一商埠,即增设一海关)。此后,英国又诱逼清政府续签了《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国商人所纳进出口的货税要由中英双方共同议定,并附列了190多种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税则(基本上是按照当时国际上最低的税率百分之五制定的)。海关税率的制定本是一个主权国家的自主行为,而中英“协定关税”的做法以及上述章程中规定的进出口货品的“税则”,不仅令中国的海关税收受到影响,也丧失了关税的自主权。而且,由于列强强加于清政府的“各国利益均沾”原则,其他国家派驻在中国各口岸的领事,均有权要求参与对其本国进口船舶的查验和商定关税等事宜,税款也要由他们代理征收后,再转手交给中国海关。
太平天国起义后,国内局势混乱。1853年(咸丰三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占领上海县城。当时兼任江海关事务的苏松太道吴健彰被俘,后来逃上外籍商船避难,英国领事阿礼国联合法、美领事,乘乱控制了设在上海租界内的中国海关。此后,他们劝诱吴健彰追认《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吴建彰遂与三国领事签订了一份备忘录,商定由三国领事各派一名税务司组织海关税务管理委员会,主持税收等事务。这是近代中国税务司制的滥觞。这种制度后来推广到国内各通商口岸。
当时各地的海关,形式上是清政府任命的海关监督和总税务司任命的外籍税务司共同管理,税务司的职责是帮办税务;但实际上海关监督并无权决定关税的事务,海关的估税权和行政事务管理权主要掌控在外籍税务司的手中。这一点,作为老牌殖民主义帝国的英国十分清楚,在对中国海关的势力渗透中,英国的手段较其他国家更为老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1858年),该条约的补充条款《中英通商章程》规定:“海关聘用英人帮办税务”、“议明各口划一办理”。次年,英国迫使清朝的南洋通商大臣委任英人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总理海关事务(当时驻上海);以英人德都为江海关(上海海关旧称)税务司,并裁撤此前美、法两国委派的税务委员,海关管理权由三国共管变为英国独揽。1861年,清朝总理衙门又加委李泰国为总税务司。1863年,赫德继李泰国任总税务司,不久将总税务司署从上海迁往北京。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英国为避免他国觊觎总税务司的职权,在1898年的中英换文中设法令总理衙门同意,只要英国对华贸易超过他国,总税务司一职就应由英国人担任。此后至清朝覆亡,由赫德担任的海关总税务司一直没有易人。赫德在1908年请假回英国,1911年在英病故。 (诵萹 撰)
相关参考
南京国民政府在积极收回关税税率自主权的同时,加紧对海关行政进行改革,同时收回税款的保管权。南京国民政府>中国海关,经过英国总税务司六七十年来的长期霸占和经营,已经演变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和堡垒。宋子文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致使中国不仅没有制定关税税率的自主权,甚至中国的海关收入也控制在在华享有特权的帝国主义列强之手。由此,外国商品以极低的关税(“值百抽五”)进入中国,这不
譬如所向披靡的建州女真八旗铁骑,入主中原后,就很快成了一群“废物”。建州女真后金前清时代,“八旗子弟”代表“荣耀”,山海关一战,驰骋疆场的李自成农民军,打得过吴三桂,却根本不是八旗兵的对手,八旗兵堪称
譬如所向披靡的建州女真八旗铁骑,入主中原后,就很快成了一群“废物”。建州女真后金前清时代,“八旗子弟”代表“荣耀”,山海关一战,驰骋疆场的李自成农民军,打得过吴三桂,却根本不是八旗兵的对手,八旗兵堪称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戊戌六君子”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朽不堪,自鸦片战争之后,国家的主权逐渐丧失,一步一步的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不仅以国家的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为了确保清朝能够按时将战争赔款赔付给列强,列强提出了以清朝海关关税为担保,而为了确保这些关税能够正常进入清朝国库用于赔偿,不被清朝的官员中饱私囊,列强提出了由英国人担任清朝海关负
历史秘闻 英国人赫德垄断清朝海关权力,最大受益者是谁,清朝为何愿意
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以来,为了确保清朝能够按时将战争赔款赔付给列强,列强提出了以清朝海关关税为担保,而为了确保这些关税能够正常进入清朝国库用于赔偿,不被清朝的官员中饱私囊,列强提出了由英国人担任清朝海关负
[在清朝,贪污成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晚清,却有一个衙门以廉洁著称,它就是中国海关,被认为是“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迹之一”。这个奇迹是英国人赫德创造的。]1859年,尚不足25岁的英国驻广
在清朝,贪污成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但晚清,却有一个衙门以廉洁著称,它就是中国海关,被认为是“世界行政管理史上的奇迹之一”。这个奇迹是英国人赫德创造的。1859年,尚不足25岁的英国驻广州领
历史人物 清朝最后一次荣光,出动海军获3亿赔偿,军舰返回途中大清已亡
翻阅中国的近代史,我们可以发现晚清政府给后世留下了诸多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忆,尤其是在鸦片战争后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因为晚清政府的愚昧懦弱、狂妄自大的实行的禁海封疆,也导致原本碧波荡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