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关税特别会议——列强反对中国关税自主的一大骗局

Posted

篇首语: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关税特别会议——列强反对中国关税自主的一大骗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关税特别会议——列强反对中国关税自主的一大骗局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海关,致使中国不仅没有制定关税税率的自主权,甚至中国的海关收入也控制在在华享有特权的帝国主义列强之手。由此,外国商品以极低的关税(“值百抽五”)进入中国,这不仅使中国失去了大量的财政收入,也使低廉的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给中国民族工业造成极大冲击,抑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中国政府多次提出修改关税税则,特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竭力呼吁恢复中国关税自主权,但均遭到帝国主义的拒绝。当时,中国民众已逐渐觉醒,要求维护国家主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日高,舆论多主张径行宣布关税自主。而北京政府一方面想提高关税,增加政府收入,以巩固其统治;另一方面,它又受帝国主义的操纵,不敢废除不平等条约,而只希望实行附加税,提高部分商品的关税。按照华盛顿会议有关中国关税的条约规定,在该会结束3个月后,由中国政府照会有关国家,召开讨论中国关税问题的国际会议。由于各国阻挠拖延,特别是法国政府因金佛郎案迟迟不批准该有关中国关税的条约,致使关于中国关税的会议迟迟不能召开。直到1925年金佛郎案解决,北京政府才得以于8月正式发出召开关税会议的请柬。10月26日,“关税特别会议”在北京正式开幕。出席会议的中国代表为北京政府外交总长沈瑞麟等13人。参加会议的国家除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的签字国中国、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比利时、意大利、荷兰、葡萄牙外,还有西班牙、瑞典、挪威、丹麦等4国。

按照华盛顿会议上的决议、关税特别会议主要是讨论裁厘加税办法,议定过渡时期二·五附加税,议定税则定期修正的规则及其它问题,而不涉及关税自主问题。但在国内舆论和各界人士的强烈要求下,北京政府在会上提出了“中国关税自主”的提案,其中提出:由会议各国向中国正式声明尊重中国关税自主并承认解除现行条约中关于关税的一切束缚;中国同意裁厘与国家关税条例同时实行,最早不超过1929年元旦;在未实行国家税率前,中国海关税则由现行的“值百抽五”外,普通品加征“值百抽五”之临时附加税,甲种奢侈品(烟酒)加征“值百抽三十”、乙种奢侈品加征“值百抽二十”的附加税。对于这样一个极为屈辱和妥协的提案,列强各国虽然表面上承认中国有完全关税自主权,但却又提出具体议案,其不啻将中国关税自由永远延期施行。如美国在提案中就将中国大部分内地税视为厘金,要求一并废除,甚至提出增收的关税如何支配等等,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由于参加会议各国在华利益不同,为维护和扩大各自在华利益,美、日等国意见歧出。经过一个月的反复讨论、争议,会议于1925年11月19日通过决议,原则同意中国关税恢复自由,并规定新的税率自1929年1月1日起实行,而中国必须于同时废除厘金。1929年元旦前则实行增加附加税的过渡办法。

会议期间,北京及全国各地学生、市民等各界人士纷纷集会示威,反对关税会议,主张立即无条件收回关税自主权,取消一切不平等条约。由于1926年4月段祺瑞政府垮台,关税会议的中国代表四散,各国代表也纷纷回国,会议遂陷于停顿。7月3日,各国代表在荷兰驻华使馆举行会议并发表宣言,称俟中国代表能够出席会议时再行召开。这样,历时9个余月、耗资近100万元的关税特别会议,除通过一纸空文外,无果而终。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清朝是如何丧失海关自主权的?

海关是国家的重要行政管理机关,其主要职责是在指定的对外通商地点,根据法令对进出国境的货物进行检查、征收关税并查缉走私行为。海关的自主权是国家主权的体现,关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清政府对海关本

中国历史 英美法三国掠取中国海关管理权的《上海海关协定》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中的协定关税条款,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但英国殖民主义者并不以此为满足,进入19世纪50年代以后,又图谋掠取中国海关行政管理权。他们以清政府海关

世界历史 1966年1月中非关税和经济联盟正式成立

1966年1月中非关税和经济联盟正式成立1964年12月,刚果、加蓬、喀麦隆、乍得和中非五国首脑在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举行会议,签署了《关于建立中非关税和经济联盟的条约》,以取代1959年建立的赤道关税

历史百科 战后西方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署

战后西方世界经济体系的支柱——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签署1946年,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决定召开一次国际贸易与就业会议,并成立一个筹备委员会,为一个国际贸易组织起草公约草案。1947年8月,筹备委员会起草了一项

中国历史 帝国主义强行劫夺中国关税

1911年(清宣统三年)冬,帝国主义乘中国发生辛亥革命,政局混乱之机,将中国全部关税强行夺去。帝国主义夺取中国关税的活动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先劫夺南方革命各省口岸的关税收入。湖南军政府于1911年1

加拿大 加拿大·1929年9月8日议会召开特别会议

1929年9月8日议会召开特别会议1929年9月8-22日,加拿大议会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因经济危机造成的困境,制订有关紧急失业救济和关税立法。议会决议通过政府拨款和各方筹款来救济失业。议会建议以200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协定关税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协定关税关税税则制度的一种。亦作“协定税率”。它是一国根据与他国缔结的条约或贸易协定,对进出口商品所规定的税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彼此平等的双边或多边的协定税则制度;一种是片面的

世界条约 整理中美两国关税关系之条约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928·7·25北京大中华民国、大美国因咸欲维持两国间所幸有之睦谊及发展,固结彼此贸易之往还,是以为会议条约、便宜此项目的起见,简派全权:大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特派大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①为全

为了实现对海关行政的改革,国民政府都做出了哪些艰难努力

南京国民政府在积极收回关税税率自主权的同时,加紧对海关行政进行改革,同时收回税款的保管权。南京国民政府>中国海关,经过英国总税务司六七十年来的长期霸占和经营,已经演变为列强侵略中国的工具和堡垒。宋子文

美国 美国·1920年12月《紧急关税法》通过

1920年12月《紧急关税法》通过1920年12月国会通过的一项保护关税法案。由于欧洲各国停止在美国的军事订货,导致了美国的经济危机。政府决定改变过去的低关税政策,采取提高关税率的保护关税制,以限制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