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为什么苻坚会觉得“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Posted 军队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为什么苻坚会觉得“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为什么苻坚会觉得“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前秦统一北方之后,成为五胡十六国中疆域范围最广大的国家。此时的苻坚雄心勃勃,踌躇满志,很想一举拿下东南方的东晋,从此天下一统。但这个想法却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被苻坚一直信任和重用的王猛就是其中的代表。王猛生前曾多次极力劝阻苻坚南下,因为他认为东晋毕竟代表着原来中原汉人王朝的正统,而且有长江天堑阻隔,易守难攻,加之前秦刚刚统一北方广大地区,后方还远远没有稳固,权衡各方利弊,南攻东晋的胜算并不大,不宜贸然发动战争。但苻坚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在王猛去世后便对东晋发起了进攻。在出发前,苻坚扬言,只要自己一声令下,让所有士兵把马鞭投入长江,就可以让江水断流(成语“投鞭断流”即源于此),区区长江天险,有何可怕?
战争的前一阶段,是在公元378年,由苻坚派遣的前秦军队,兵锋直指淮水以南、长江上游重镇襄阳。荆州、襄阳一带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自东吴时期起就是东南政权遏制北方侵伐的咽喉要塞,东晋以来也一直是派大员重兵镇守的。但由于当地守军的轻敌,前秦军队起兵后的第二年,就将这一地区拿下来了。襄阳地区取得的胜利,令苻坚更加志得意满、头脑发热,公元383年,他亲率大军百万再次南征。面对北方来势汹汹的大军,东晋朝廷人人自危。这时当朝主政的是出身高门望族陈郡谢氏的名士谢安(字安石),他不仅文采风流,而且很有才干,之前曾长期隐居在会稽的东山,不愿为官,后来终出任宰相(成语“东山再起”即源于此)。他是一个坚定的主战派。
在谢安临危不乱地领导、部署下,东晋展开了全面而有效的防御反击。后世诗人李白曾有诗描写此时的谢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当时谢安派遣其弟谢石和侄子谢玄,带领八万精壮的北府兵开赴淮水一线。谢石本认为前秦来军势大,应该坚守以逸待劳,但后来听从部下建议,改为主动出击,趁夜渡过洛河,大破前秦军队的前锋。首战告捷,晋军士气大振,又乘胜追击到了淝水东岸。苻坚君臣为了察看情势,登上城楼,望见八公山(今安徽淮南西)上的草木,以为都是晋军,苻坚大惊,和旁边的人说,谁说晋军都是老弱残兵!由于苻坚急于决战,想要速战速决,所以采纳臣子的建议,先让军队后撤一些,等待晋军渡淝水到一半的时候,再利用北方军队的骑兵优势对之进行冲击。
但是当秦军撤退时,军中俘虏趁机高喊“秦兵败了”。秦军本来就是苻坚强征各族百姓而拼凑起来的,兵士普遍厌战而军心不稳,听闻“兵败”,便乱了阵脚,立刻瓦解,这时晋军又从后追击掩杀,于是一溃千里,甚至听到“风声鹤唳”都以为是晋军追来。在这场战役中,前秦军队自相踩踏、被歼灭和逃散的计有70多万人,苻坚本人也身中流矢,只有鲜卑慕容垂所部3万人马无损,苻坚统一南北的梦想至此彻底破灭。不仅如此,前秦在北方的统治本不稳固,淝水之战次年,曾被前秦灭国的前燕慕容垂乘乱脱离前秦,建立后燕政权;不久之后,氐人首领姚苌将苻坚擒杀,建立了后秦。这样,北方经过短暂的统一后再度陷入分裂,而中国仍然延续着南北对峙的格局;直到200余年后隋文帝平灭南朝的陈国之后,南北方才复归统一。
相关参考
【拼音】bāgōngshānshàng,cǎomùjiēbīng 【成语故事】东晋时期,前秦国王苻坚妄图消除东晋,东晋宰相谢安派谢石为征讨大都督,分兵三路夹攻秦军。苻坚登
有个著名历史典故——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形容一个人疑神疑鬼到了神经质的程度。那么,为何不在「”七公山”、「”九公山”上草木皆兵,偏偏在八公山上。八公山为何叫八公山?这和西汉著名的淮南王刘安有关。神话版:
:在中国历史的大舞台上演出了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在这场战争中,8万士卒一举打败了前秦80多万大军,不仅使国家转危为安,而且留下了「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佳话,这就是淝水。> 谢安(320
金大坚为什么叫“玉臂匠”?他是怎么上梁山的?金大坚会武功吗?
金大坚,绰号玉臂匠,“名万春,字敷华,一字仲华,浙江永康人,永康多松石,因号松石山民。江浙人士,多广交游,小有成就,或同学少年,或门生故旧,辄相标榜,故声名鹊起,而名实往往难相副。均则
中文名:苻坚 别名:永固,文玉,坚头 国籍:前秦 民族:氐族 出生地:略阳临渭 出生日期:338年 逝世日期:385年10月16日 职业:君主 主要成就:诛杀暴君,登基为帝 在位
苻坚和王猛是一对君臣之义的杰出代表,苻坚坚信王猛的治世之能,王猛也不负重托,全心全力为国家为君主殚精竭虑。两人经过一些列的改革终于将前秦的面貌焕然一新,前秦也一度富国民强,政治清明。那么苻坚为何如此相
苻坚和王猛是一对君臣之义的杰出代表,苻坚坚信王猛的治世之能,王猛也不负重托,全心全力为国家为君主殚精竭虑。两人经过一些列的改革终于将前秦的面貌焕然一新,前秦也一度富国民强,政治清明。那么苻坚为何如此相
秦王苻坚的遗憾,不仅仅是淝水之战的落败,更多的,则是来自他内心的纠结。他万万没有想到,对他顶礼膜拜的臣子,他真诚善待的朋友,会纷纷离他而去,打起反秦的旗帜。昔日如手足般的兄弟,却成了两军对垒的另一方。...
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些轶事典故的主人就是苻坚,史学家范文澜说:“苻坚在皇帝群中是个优秀的皇帝。他最亲信的辅佐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将相。”那为什么待人以宽、
王猛,自少博学,好兵书,气度雄远,少年时家贫如洗,象刘备一样贩卖畚箕。虽贫穷却傲气,他看不上的人连正眼都不瞧一下。“扪虱而谈”说的就是这王先生,当初东晋桓温打到长安,听说王猛是个人才,还特意召见了王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