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授时历》的编撰》的历史故事
Posted 历法
篇首语:不要以为努力只是自己的事,别忘了生命赐给你的春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授时历》的编撰》的历史故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授时历》的编撰》的历史故事
《授时历》的编撰
郭守敬从小志趣就和别人不一样,他不喜欢玩游戏,而是对计算和工程感兴趣。他祖父和刘秉忠、张文谦等人是好朋友,让郭守敬跟着他们一起学习。
刘秉忠和张文谦担任了忽必烈的幕僚,忽必烈称帝后不久,张文谦向忽必烈推荐郭守敬,说他精通水利,是个难得的人才。忽必烈当时正在广求人才,就催促张文谦赶快带郭守敬来见他。
郭守敬一见到忽必烈就提出了6个建议,他主张重新开通大都(今北京)附近的古运河,用于漕运,另外还要开凿周围好几条运河,可以多灌溉上万顷土地。忽必烈听了郭守敬的建议后很高兴,说:“像这样去办事的人,才不算是白吃饭的。”于是任命他为提举诸路河渠一职,专门负责兴修水利一事。
几年后,郭守敬跟随张文谦去以前西夏国的地方任职。当地的中兴州本来有两条古代修建的河渠,周围还有10条古渠道,大大小小的支渠有68道之多。但由于长期战乱,年久失修,已经不能使用了。郭守敬一上任就带领当地百姓修筑堤坝,疏通河道,很快就把这些河渠全部修复了,为当地百姓造了福。
第二年,郭守敬升任为都水监,他上奏说:“从中兴州乘船到东胜,只需四天四夜,这一段如果能开凿水道的话,那将节约不少时间。”他还说:“金朝的时候,从燕京西面的麻峪村引了卢沟河一条支流出来,称为金口河,它灌溉了周围一大片土地。自从开战以来,当地官员担心出问题,就用大石头把它堵住了。现在如果重新开凿的话,既可以恢复灌溉,又可以用来通航。再在金口西面挖开一条分水渠,尽量深一些宽一些,就可以防止洪水危害京城了。”这些建议都被忽必烈接受了。
元朝建立后,刘秉忠曾上书提出《大明历》沿用了几百年,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误差,需要修订新历法,但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他就去世了。南宋灭亡后,忽必烈想起了刘秉忠的话,就派郭守敬负责天文测量并进行计算。郭守敬认为,历法准确与否,完全取决于测量是否精确。当时用于测量的浑仪是宋代在汴京制作的,而元朝首都在燕京,纬度有差别,加上年久失修,已经不能够准确测量了。郭守敬考察了浑仪的缺点,重新进行了修复。另外,他还制作出更加便于使用的简仪和高表等新式测量工具。
郭守敬认为在不同的地方测量,得到的数据是有偏差的,所以最好多在几个地方设立观测站,这样才能得到最准确的数据。忽必烈同意了他的意见,设置了14个监侯官,把他们派往各地进行天文观测。观测站东至高丽,西至滇池,南至海南朱崖,北至铁勒,得到了大量精确的数据。
第二年,新历法编写完成,用了4年时间检验,没有出现误差,说明新历法是很准确的。经后人研究,新历法计算出的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比现在测量的只相差了26秒,和现在公历的周期几乎完全相同,而新历法比公历早了302年,郭守敬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天文学家之一。新历法正式颁布后被命名为《授时历》。虽然新历法已经颁布,但它的计算方法和有关的数据还没有正式定稿,郭守敬就整理了几乎所有资料,将其分门别类,编成了26卷的计算方法和数据表。他担任太史令后就把这些资料上交给朝廷,另外他还写了很多天文学著作,也都被官府所收藏。

简仪(模型)
郭守敬于1276年创制了简仪,因将结构复杂的唐宋浑仪加以简化,而得名。
有人向朝廷上报说从永平行船,经过滦河河道,通过拉纤而上,可以到达开平。还有人说卢沟河(即今永定河)如果经麻峪村行船,可以到达寻麻林。忽必烈被他们说动了心,派郭守敬去作实地调查。郭守敬到了当地后一看,发现那两个地方根本不能通航。不过他提出了新建议,建议在大都开一条新渠,在积水潭汇流,然后从东、南方向出城。沿河修水闸,用于调整河水以通航。忽必烈下令照郭守敬说的去做,新渠道修成后,确实比老渠道方便了许多。以前从陆地上运粮食,不知道要累死多少驴马,而现在从水上运,节约了成本,还提高了运粮速度和效率,忽必烈对郭守敬大加赞赏。
三种纪年法
干支纪年。干支就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称。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可配成60组,统称为“六十甲子”。
谥号纪年。齐宣王和鲁隐公均为帝王或诸侯的谥号,这就是帝号纪年。
年号纪年。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使用年号“建元”,首创年号纪年。此后历代帝王都仿照他建立自己的年号。
元成宗时期,朝廷准备开凿铁幡竿渠,郭守敬建议把渠道挖成50步到70步宽。可人们觉得他的方案耗资巨大,于是削减了1/3。没想到第二年赶上下大雨,山洪暴发,渠道由于不够宽,蓄水量有限,导致河水冲毁了大批民房,差点把皇帝的行宫都给淹了。元成宗对大臣们说:“郭守敬真是神人啊!真后悔当初没有听他的话。”
相关参考
中文名:郭守敬出生时间:1231年逝世时间:1316年主要成就:制定《授时历》代表作品:《授时历》、《推步》、《立成》民族:汉族www.cha138.com职业: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学家、别名(字)
天文、数学中国传统的天文学,到元代郭守敬编制《授时历》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与此同时,回回历法传入中国,元明两代曾设回回司天监在中国推行。明清之际,西方历法传入中国,最终排除回回历法。吴江人王锡阐吸取
《授时通考》乾隆二年(1737年)高宗敕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40余人纂修《钦定授时通考》,此为清朝第一部大型官修综合性农书。本书汇辑前人关于农业方面的著述,搜集古代经、史、子、集中有关农事的记载达
...”,指的就是此事。明代施行的《大统历》,是继元代《授时历》,日久天长,已严重不准。据《明史·历志》记载,自成化年间开始(1481)陆续有人建议修改历法,但建议者不是被治罪便是
最早的太阳历世界上曾经流行过的几种历法,它包括:中国的授时历、欧洲古历法、希腊古历法、巴比伦古历法等。中国古历法根据月亮的圆缺和运行的周期来确定;欧洲的古历法是根据天空中星象的变化来确定的;希腊的古历
许衡许衡著有《鲁斋集》《读易私言》等作品,主持研订《授时历》,传播汉学、程朱理学,为元初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许衡墓>许衡墓,位于李封村南3公里偏东的许氏墓群中。墓坐北朝南,
我国自十三世纪以后一直到明代,均采用元代郭守敬之《授时历》,由于时日渐长,误差不断增大。利玛窦看到中国历法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开始着手制定新历法。明朝末年,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采用西方科学方法
·高平子高平子,天文学家,天文历学家,中国现代天文学奠基人之一。利用德国人留下的中星仪等设备开展测时、守时、授时工作,揭开中国现代时间服务工作的一页;开创我国现代太阳黑子观测与研究;参加第一届万国经度
许衡许衡著有《鲁斋集》《读易私言》等作品,主持研订《授时历》,传播汉学、程朱理学,为元初政局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做出了贡献。许衡墓>许衡墓,位于李封村南3公里偏东的许氏墓群中。墓坐北朝南,
春秋战国人物中文名:日游神又称:日游巡性子:中国民间信奉书本纪录:《封神演义》、《协纪辨方》绝对仙人:夜游神主要职责:四周巡游,监察人世善恶日游神名词解释1、旧历书所载凶神名。元朝《授时历》即有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