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南京临时政府
Posted 资产阶级
篇首语: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南京临时政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南京临时政府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南京临时政府
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性质的中央政权。1911年11月29日,17省都督府代表在南京开会,依照《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的原则,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孙于1912年1月1日正式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1月3日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并通过大总统提出的国务员名单。 1月28日成立临时参议院,代行议会职权。临时政府的组成,除总统孙中山外, 9名国务员中有3名老同盟会会员;孙中山直接任命的各部次长和总统府秘书长,除1人外都是同盟会的骨干; 43名临时参议员中,同盟会员占了33名,居于绝对多数。由此可见,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临时政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正因为如此,在它存在的短短3个月内,就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实行民主政治、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和资产阶级文化教育的法令,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表明了南京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革命性和民主性。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胁迫下,资产阶级革命派最后把政权让给了反动势力的代表。 2月12日清帝退位,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15日临时参议院即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4月2日临时参议院议决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至此,资产阶级革命政权被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篡夺了。
相关参考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1912年2月8日开始起草,3月8日临时参议院通过,3月11日由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颁布。分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中俄密约》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亦称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防御同盟条约》。1896年5月,沙皇尼古拉二世举行加冕典礼。清政府按照沙俄政府的意愿,派李鸿章为“钦差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厘金清政府征收的一种商业税。清政府为筹措镇压太平天国的军费,1853年帮办江北军务雷以诚,派人在扬州仙女镇、邵伯、宜陵等镇“劝谕米行捐厘助饷”。后来逐步推广到全国。起初定厘金为活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烟台条约》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76年英国以“马嘉理事件”为借口,迫使清政府于9月13日签订中英《烟台条约》。共3部分16款,主要内容有:(1)增辟宜昌、芜湖、温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皇族内阁预备立宪期间清政府建立的政治机构。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发布上谕,裁撤军机处,改设内阁。任命庆亲王奕劻(宗室)为总理大臣,大学士徐世昌(汉)、那桐(满)为协理大臣,梁敦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美、英、法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1858年5月20日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进犯天津,扬言进攻北京。29日清政府急派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政府为办理洋务及外交事务而设立的中央机构。简称“总理衙门”、“总署”、“译署”。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经恭亲王奕訢等人奏请,清政府于1861年1月20日批准成立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何梅协定》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的卖国协定。1935年5月,日本向国民党政府提出对华北的统治权,并由东北调动大军入关,以武力威胁。6月初,蒋介石屈服于日本的压力,指使华北军分会代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华民国宪法》国民党政府违反民主,擅自制定的一部宪法。1946年11月15日至12月25日,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的严正警告,不顾全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的反对,在南京召开了由国民党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汪伪政权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在华操纵建立的汪精卫为首的傀儡政权。1938年底,汪精卫公开投敌叛国,1940年3月30日,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汪自任代理主席和行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