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共同纲领》

Posted 共同纲领

篇首语: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共同纲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共同纲领》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共同纲领》

于1949年9月29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这个纲领除序言外,共7章60条。它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进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取得伟大成果的集中表现,是指导中国历史继续前进的伟大宪章。《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并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在国家一切生活中都要起领导作用。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必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使我国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它还规定了新中国的各项基本政策。在我国宪法尚未正式颁布前,《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天朝田亩制度》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天朝田亩制度》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1853年冬颁布。这个纲领对太平天国的军事组织、地方政权建设、人民的社会生活、文化教育、国家的司法制度以及官吏的保举、升贬、奖惩等方面,都作了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三民主义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三民主义(1)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分为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是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新民主主义论》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于1940年1月在延安《中国文化》创刊号上发表的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纲领性文献,是针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却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而发表的。为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华夏族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华夏族古代汉族的自称,亦称“诸夏”。据《说文》解,华者,意为荣;夏者,意为中国之人。中国是中原之意。原始社会后期,传说以禅让方式成为大部落联盟首领的尧、舜、禹,都尊奉黄帝为共同祖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满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满洲清代满族自称。满族原为女真的后裔,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以建州、海西两部女真人为主体,把分散在东北地区的女真人统一而成为共同体。女真在明代史籍中作“朱先”,清初记载作“诸申

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资政新篇》

中国近代史·历史名词·《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1859年,洪仁玕总理朝政后,向洪秀全提出了一个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建议——《资政新篇》。其主要内容:在政治上,针对革命队伍内部存在分散、离心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远征军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中国远征军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组织的远征缅甸的抗日部队。英、美为借助中国力量,拖延日本的南进政策,于1942年1月建议,设立了包括中国、泰国、越南和缅甸北部的中国战区统帅部。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每周评论》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每周评论》“五四”时期的进步政治周刊。1918年12月,由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封建文化的思想,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支持群众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民主党派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民主党派即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各政党和派别。主要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者联合会、中国农工民主党,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湘江评论》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湘江评论》是毛泽东在“五四”时期领导湖南学生联合会工作时主编的革命刊物。它创刊于1919年7月14日,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反对军阀统治的思想,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