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Posted 纲领
篇首语: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蔡和森等12人,代表着全国各地195名党员。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制定党在当前阶段的革命纲领。大会发表了宣言,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党的最高纲领是: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大会第一次提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制定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但对民主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等问题缺乏明确的认识和规定。大会改选了中央领导机关。选出的中共中央委员有陈独秀、李大钊、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5人,候补中央委员有邓中夏、向警予2人。陈独秀为委员长,蔡和森分管宣传,张国焘分管组织。
相关参考
中国·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日至9月11日在北京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1545人,代表党员3965万余人。邓小平致开幕词,胡耀邦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
中国现代史·历史人物·林伯渠无产阶级革命家。又名祖涵,湖南临澧人。早年参加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帮助孙中山实行三大政策和改组国民党的工作中,起了积极作用。在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历史百科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里程碑——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82年9月1—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有1545人,候补代表145人。邓小平致大会开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大会由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到会代表156人,一半由孙中山指派,一半由各省推选。在指派与推选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1226人。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报告》,周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党员1073万人,应邀列席大会的有50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工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有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蔡和森、瞿秋白、张太雷、张国焘等30多人,代表420名党员。共产国际代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烬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刘仁静、张国焘、陈公博、周佛海,
中国近代史·历史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的侵华战争,因这次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故称第二次鸦片战争,亦称英法联军之役。英、美、法三国不满足于鸦片战争中所攫取的特权,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