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Posted 周恩来
篇首语: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大会由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朱德作《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和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的重要发言。根据毛泽东的报告,大会制定了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大会通过了新党章,新党章规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选出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陈云等77人组成中央委员会。这次大会表现了全党紧密地团结在新的党中央的周围,形成了全党巩固的团结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统一,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相关参考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121万党员。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和领导全国人民,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
党的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举行。为了迎接抗战胜利,争取光明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全国12
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
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抗日战争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
中共七大,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1945年4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的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在中国面临着两种前途、两种命运
一、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把中国引向光明的前途,中国共产党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七大”的工作方针是:团结一致,争取胜利。大会总结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到会代表156人,一半由孙中山指派,一半由各省推选。在指派与推选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有陈独秀、张国焘、李达、蔡和森等12人,代表着全国各地195名党员。会议的中心内容是制定党在当前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9月15日至28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1226人。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报告》,周
中国历史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现代史·历史事件·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1026人,候补代表107人,代表党员1073万人,应邀列席大会的有50多个国家的共产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