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河北赵州桥
Posted 赵州桥
篇首语: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河北赵州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河北赵州桥
河北赵州桥
赵州桥横跨于今天河北省赵县城南的洨河之上。原名安济桥,赵县古称赵州,故桥名为赵州桥。当地俗称大石桥。此桥建于605年,由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
赵州桥自北而南,桥长50.82米,宽9.6米,石拱跨度37.37米,南北桥台深5米。石桥的地基没有打桩,只是在天然沙土地基上,铺设了5层石板为基座,桥身就架在基座上。桥的突出特点是,大拱两端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这既可以减轻桥身的重量和桥基压力,又可以在洪涝时从小拱排水,减弱激流对桥的冲击。此外,桥的跨度大,弧形平缓,既便于车马、行人通行,又可以增大排水功能。桥的重量,全部集中到弧度平缓的石拱上。桥上的拱圈,由28道独立拱石纵向并列砌筑而成。拱圈与拱圈之间,则错缝拼砌。拱石缝隙用石灰填充。拱石之间用腰铁相连,还有九道铁梁横贯于拱背之上,以增加桥身的耐久性。这种拱肩加拱的造型是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
学习建议:这是为配合学习第7课中“高超的建筑水平”而设置的。学习时,应结合课文中“赵州桥上的雕刻”图画,仔细观察赵州桥的科学设计和建筑艺术,从中体会隋唐时期我国在桥梁工程方面的突出成就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河北赵州桥
相关参考
赵州桥简介天下闻名的赵州桥位于历史文化名城赵县,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建于隋代开皇年间(581-601),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赵州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
赵州桥,白洋淀是河北省的名胜古迹。白洋淀是名胜,赵州桥是古迹。白洋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北省中部,是河北第一大内陆湖,总面积366平方公里,南距石家庄189公里,北距北京162公里,东距
著名的赵州桥,是隋朝杰出的桥梁建筑师李春在隋初主持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南门外约3公里处,横跨在洨河之上。这是一座用石材建造的单孔大弧形桥梁,桥身全长50.82米,桥面宽9米,桥
河北省的赵县在隋朝时候叫赵州。城南有条大河叫佼水。每逢雨季来临,水势凶猛,佼水便成了汹涌的洪流,两岸的百姓常为交通不便而发愁。 当时有一位杰出的工匠叫李春,他在饺水上带领人们设计、修造了一座闻名
李春铜像 李春是隋朝著名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州桥的建造者,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为中国桥梁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李春简介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
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城南洨河之上,是我国现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桥。建于隋代开皇大业年间(590~608年),是由普通工匠李春设计并领导建造的。造型大方,气势雄浑。全长5
李春简介: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
赵州桥建于隋代,隋朝统一中国后,结束了长期以来南北分裂、兵戈相见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当时的赵县是南北交通必经之路,从这里北上可抵重镇涿郡(今河北涿州市),南下可达京都洛阳,交通十分繁忙。可是
简介:,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李春是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