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赵州桥

Posted 赵州桥

篇首语: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赵州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赵州桥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城南洨河之上,是我国现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桥。建于隋代开皇大业年间(590~608年),是由普通工匠李春设计并领导建造的。造型大方,气势雄浑。全长50.82米,桥面宽约10米,跨径37.02米,拱圈矢高为7.23米,弧形平缓,对桥上行人车马均称方便。为增加桥的泄洪能力,李春独具匠心,在拱券的两肩上各设两个圆弧的小石拱,使桥型显得轻盈匀称。节约石料260立方米左右,约占桥身重量的15.3%,扩大了桥孔过水面积的16.5%,既便于排洪,又减轻了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整个大桥形式协调,奇巧多姿。桥的望柱和桥身侧面栏杆上的雕刻,也风格独具,布局灵活多变,龙腾兽跃,欲飞若动,形象逼真。图案雕刻细腻,刀法苍劲有力,堪称是隋唐时期雕刻艺术的杰作。在世界桥梁史上,其设计与工艺之新为石拱桥的卓越典范,跨度之大在当时亦属创举,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相关参考

隋朝工匠李春简介 中国古代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

...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就是他最伟大的杰作,这个浓缩了中华人民...

隋朝工匠李春简介 中国古代赵州桥的建造者李春

李春简介: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李春是中国隋代著名的桥梁工匠,举世闻

中国赵州桥的历史故事

坐落在河北省赵县洨河上.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敞肩石拱桥。196

一千四百年屹立 游河北赵县赵州桥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赵州桥又名“安济桥”,是一座弧形单孔石拱桥,位于河北省赵县城洨河上,它是当下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被誉为“华北四宝之一”。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离骚》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离骚》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为屈原所作。战国后期诗人屈原在楚国民间歌谣基础上创造新的诗歌体裁,后人称为“楚辞”,其中以《离骚》最著名。诗共373句,2490字,表达了诗人对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火药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火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古代炼丹术的最卓越成就就是发明黑色火药。唐代中期的书籍里,就记下了用硝石、硫黄、木炭混合一起制成火药的配方。火药用于军事始于唐末,宋代使用更为广泛。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采邑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采邑亦称“采地”、“封地”。中国古代实行分封制时,周君封赐给宗室臣属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封地上的居民)。采邑盛行于西周时期。分封以宗族制度为依据,按等级爵位定封地大小。卿、大夫在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禅让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禅让中国古代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领袖时,四岳(四方部落首领)推举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考核三年,尧死后,舜继位。此后,以同样推举方式,经过治水的考验,舜死后,禹继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党项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党项中国西北古代民族名。古羌人的一支,又称党项羌。南北朝末期,分布在今青海河曲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据《隋书·党项传》载,党项“每姓别为部落,大者五千余骑,小者千余骑”,“俗尚

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吐蕃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吐蕃今藏族祖先,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吐蕃”之称始于唐,其后史籍沿称青藏高原及当地土著族、部为“吐蕃”或”西蕃”。吐蕃作为古代藏族政权,是6世纪来由雅隆(今西藏山南地区)农业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