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郭嵩焘与《使西纪程》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郭嵩焘与《使西纪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郭嵩焘与《使西纪程》

郭嵩焘 (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别署玉池山农,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1876年,首任驻英公使,1878年兼任驻法公使。他是近代中国派出的第一位外交使节。郭嵩焘富有外交才能,但因受副手刘锡鸿的挟嫌攻击,清政府对他极不信任,任期未满奉调回国,从此托病退出官场,回到家乡,寂寞以终。

郭嵩焘自称“年二十二,即办洋务”。他是洋务运动最早的鼓吹者之一,同时又是洋务派中通晓世界大势、对西方颇有研究的有识之士。他在出使英、法的过程中,采用日记的形式,记述了沿途的所见所闻,备述了英国的政教、法律、技艺、文化和民俗,写成了 《使西纪程》 一书,寄回总理衙门付印,希望向国内详加介绍,开阔人们的眼界。

郭嵩焘认为,办洋务一是 “驭夷”,二是 “自强”。要 “驭夷” 就要知洋情,“能知洋情,而后知所以控制之法; 不知洋情,所向皆荆棘也。”

在 《使西纪程》 中,他高度评价了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后,又在间或的议论评述中,尖锐批评了顽固派不明时势、不晓外情、盲目反对洋务的落后观点,也批评了某些洋务官僚只学西方科学技术,而不许改变专制政体,是舍 “本” 而袭 “末”。

《使西纪程》受顽固派的攻击而毁版。郭嵩焘于1891年逝世后,李鸿章曾为他请旨 “赐谥”,并付国史馆立传。朝廷的答复却是: “郭嵩焘出使外洋,所著书籍颇滋物议,所请著不准。” 他入土近10年后,当义和团运动高潮时,有人向慈禧太后进言,请戮郭嵩焘尸 “以谢天下”,这是郭嵩焘未曾料及的。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郭嵩焘是谁 郭嵩焘简介 郭嵩焘是洋务派吗

郭嵩焘郭嵩焘出生湖南湘阴,是清朝末年官员、将领、外交家,湘军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两淮盐运使、广东巡抚、驻英公使、驻法使臣等职,是我国首位驻外使节。郭嵩焘属于洋务派的一员,在看到西方与晚清截然不同的局面,

历史人物 郭嵩焘简介

郭嵩焘郭嵩焘(1818~1891)www.cha138.com清末外交官,洋务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近代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人物之一。字伯琛,号筠仙,晚又号玉池老人,学者称养知先生。湖南湘阴人。少有文名,

郭嵩焘

  郭嵩焘(1818~1891),中国清末外交官。洋务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近代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人物之一。字伯琛,号筠仙,晚又号玉池老人,学者称养知先生。湖南湘阴人。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

历史秘闻 郭嵩焘

  郭嵩焘(1818~1891),中国清末外交官。洋务运动的积极倡导者,近代最早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人物之一。字伯琛,号筠仙,晚又号玉池老人,学者称养知先生。湖南湘阴人。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

洋务派的郭崇焘为什么支持建立议会?郭崇焘与刘锡鸿的矛盾所在

  人物档案  姓名:郭嵩焘  学名:先杞  字:筠仙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清朝  出生地:湖南湘阴  出生时间:公元1818年  去世时间:公元1891年  职业:官员、将领、外

历史人物 左宗棠与郭嵩焘是什么关系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左宗棠与郭嵩焘自小相识,感情深厚,但是价值观上却是两个极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左宗棠与郭嵩焘自小相识,感情深厚,可之后的为官生涯里。因为观念的冲突,两人数次交恶,甚至十数

左宗棠与郭嵩焘的恩怨

张善亮同是湘阴人的左宗棠和郭嵩焘,不仅曾经是密友,还是姻亲(左的侄子是郭的女婿)。而且,郭于左有救命之恩。他们同为清朝重臣。左宗棠是著名湘军将领,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与曾国藩、李鸿

西行-郭嵩焘,从个人悲剧到国家悲剧

妥玛不同意岑的说法。威妥玛既是外交官,也是著名汉学家,曾经发明用罗马字母给汉语注音的威氏拼音,还是第一首英诗的汉译者。威妥玛对中国官场的运作烂熟于心,他向清政府施加压力,并提出六条要求,其中一条,就是

清朝首任驻外大使郭嵩焘鲜为人知的荣辱一生

中国的外交部最近很火,让各国都看到了中国在外交上面的硬气与大国风范。然而,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并没有对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直到鸦片战争西方列强轰开了中国的国门,此时的清政府从“天朝上国”的观念中苏醒

历史人物 左宗棠是清朝名臣,为何去世时,亲家郭嵩焘却送一副挽联辱骂他

光绪十一年,左宗棠在福州病逝,时年在任闽浙总督。在其追悼会当日,左宗棠的同乡兼儿女亲家郭嵩焘为其写了一副挽联:世须才,才亦须世;公负我,我不负公。>>光绪十一年,左宗棠在福州病逝,时年在任闽浙总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