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趁火打劫的中俄《满洲里界约》
Posted 历史
篇首语:认识到自己无知是知识进步的重要阶段。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趁火打劫的中俄《满洲里界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趁火打劫的中俄《满洲里界约》
中国内蒙古地区西北部,水陆以额尔古纳河与俄国为界,陆路自中蒙交界的塔尔巴罕达呼界点起,至额尔古纳河口的阿巴该图止,约有100余公里与俄接壤。水陆两界自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尼布楚条约》、1727年(清雍正五年)中俄《恰克图界约》和《阿巴哈依图界约》划定以来,直至清末200余年,迄无变动。随着沙俄侵略势力在北满的扩张,这一带界务纠纷日见增多,俄人非法越界侵占中国土地的事件屡有发生。清政府为杜绝沙俄找借口挑起事端以扩大侵略,于1901年(清宣统元年)由外务部照会沙俄政府;经协商,决定双方派员于1910年初会勘满洲里水陆国界。清政府命黑龙江呼伦道宋小濂为勘界委员,沙俄勘界委员为儒达诺夫,双方5月会议于满洲里,历经3个月,会谈10余次,至8月底告一段落;随即会勘水陆边界,于1911年4月间初步勘竣中俄水陆两界。
满洲里水陆国界,在1911年以前的200余年间,中俄双方从未履勘,历年久远,水路国界河身淤久,港汊纷歧;陆路国界,鄂博毁失,界线不清;且旧约条文简略,又无当时图籍可凭。这些客观因素,遂构成沙俄任意侵占中国领土的借口。如水路,俄方舍条约不据,硬说历史上河流曾改道西移,强指右岸河汊为额尔古纳河旧河道,并将靠近中国岸边许多河中洲渚划入俄境。会勘陆路界址时,俄方往往远离历史上习惯的边界线,而深入中国境内十数里或数十里找出边界点,牵强附会为旧约所规定的地名和山川形势,指为原约所定的国界鄂博,再加以蛮横无理的恐吓要挟,迫使中方认可。清政府对沙俄如此露骨的侵占意图,一味采取妥协退让的方针,惟恐与沙俄交涉破裂,给其以寻衅的借口。1911年5月,清政府派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为会勘中俄边界大臣,与俄方代表菩提罗夫会议于齐齐哈尔。在会议之前,沙俄突然在满洲里边界附近增兵2000,意武力威胁。双方会议15次,俄方在迫使中方接受其在陆路边界各点的侵占要求后,于12月20日签订了《满洲里界约》。此时,辛亥革命已经爆发,清王朝覆亡在即,沙俄有鉴于此,遂照会清外务部,以签订界约即为“该问题即时最终解决”。《满洲里界约》就这样匆匆忙忙地成为“定案”。
此次界务交涉,本应按照旧约规定,双方共同履勘水陆两界,会立修理陆路鄂博与清理水陆界线,但结果却完全超出了会勘的范围和旧约的规定,以致新设鄂博位置及水路国界与旧约不符。据中俄双方当时出版的地图,历史上习惯的传统陆路边界线的位置在北纬49°~50°之间,呈凸字形;而新会勘后所设边界线是在北纬48°~49°之间,呈凹字形,即原6个界点(鄂博)全部南移,致使中国丧失数百平方公里土地。水路在界约中虽载明以现在额尔古纳河为界,但右岸应属中国的18个洲渚,却以“老额尔古纳河”之名划归俄属,这一自相矛盾的界约条款,正反映了沙俄当时的侵略痕迹。按《满洲里界约》的规定,水陆两界完全有变动,实质上是将旧约作了有利于俄国的修改,并就此重新划定了国界。因此说,《满洲里界约》是有损于中国领土主权的不平等条约。这个界约也是清王朝所签订的最后一个丧权辱国的边界条约。
相关参考
中国历史 沙俄迫签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鲸吞中国44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清咸丰十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随后沙俄政府立即利用该约来巩固和扩大其侵略利益。根据条约第三条规定,沙俄于1861年6月逼迫清政府订立了《勘分东界约记》,完成了对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兼
中俄蒙协约(民国4年(1915年)6月7日,中国与俄国,签约地点:外蒙古,恰克图)民四条约(二十一条)(民国4年(1915年)5月25日,中国与日本,签约地点:北京)满洲里界约(1911年(宣统3年)
中国古代史·历史名词·《中俄尼布楚条约》即《中俄尼布楚议界条约》、《黑龙江界约》。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9月,清政府与沙俄政府在尼布楚(今苏联涅尔琴斯克)签订,为中俄第一个界约。条约有满、汉、蒙
1856年10月(清咸丰六年九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一直处心积虑地想迫使清政府割让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大片领土的沙俄政府,认为这是天赐良机,便立即委任海军上将普提雅廷为使华全权代表,前往中国“
中国历史 强行割占中国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的5个中俄边界议定书
根据1881年(清光绪七年)中俄《改订条约》第七、八、九条关于勘界以及安设界牌的规定,沙俄在1882年至1884年的4年间,又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俄《伊犁界约》、《喀什噶尔界约》、《科塔界约》、《塔
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至1857年(清咸丰三年),沙俄陆续侵占了黑龙江左岸及沿海的大片中国领土,且一直伺机欲将这一非法占领合法化。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857年12月,英法联军攻占了广
中俄边境开放的贸易口岸有6个,分别是满洲里口岸、绥芬河口岸、黑河口岸、珲春口岸、饶河口岸、抚远口岸。口岸原意指由国家指定的对外通商的沿海港口。现在口岸已不仅是经济贸易往来(即通商)的商埠,还是包括政治
沙俄掠夺中国领土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明确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火打劫,侵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早在1850年8月和1854年4月,
1858年5月28日清将奕山与沙俄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签订《中俄瑷珲条约》,将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瑷珲条约》是沙皇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中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点击查看:瑷珲系满语“
哲德沙尔汗国,是阿古柏(约1825—1877)侵入我国新疆以后建立的反动政权。1864年10月,中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侵占中国西北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这时,天山南北的回族、维吾尔族人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