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强行割占中国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的5个中俄边界议定书
Posted 历史
篇首语: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强行割占中国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的5个中俄边界议定书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强行割占中国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的5个中俄边界议定书
根据1881年(清光绪七年)中俄《改订条约》第七、八、九条关于勘界以及安设界牌的规定,沙俄在1882年至1884年的4年间,又强迫清政府先后签订了中俄《伊犁界约》、《喀什噶尔界约》、《科塔界约》、《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和《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一、中俄《伊犁界约》是《改订条约》第七条和第九条的派生物。《改订条约》第七条规定:“伊犁西边地方应归俄国管属,……中国伊犁地方与俄国地方交界,自别珍岛山顺霍尔果斯河至该河入伊犁河汇流处,再过伊犁河往南至乌宗岛山廓里札特村东边,自此处往南,顺同治三年塔城界约(即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编者注)所定旧界”。第九条规定:“两国交界地方及从前未立界牌之交界各处,应由两国特派大员安设界牌。”1882年8月,哈密帮办大臣长顺和俄国七河省省长弗里德少将根据该约,在伊犁西南那林哈勒噶会晤,着手勘定伊犁地区的两国边界。在勘界过程中,弗里德歪曲和违背《改订条约》的有关规定,力图把边界线进一步推向中国一侧。长顺虽曾一再据理力争,但是在俄方的压力下,最后还是被迫屈从了俄方的一些无理要求。
10月28日,双方签订了中俄《伊犁界约》,规定自那林哈勒噶山口起至伊犁东北喀尔达坂止,共设界牌33处,其走向是:那林哈勒噶山口、特克斯河、苏木拜河、沙尔套山、廓里札特村东的特奇勒干小山、霍尔果斯河、顺阿拉奎山至喀尔达坂。同1864年(清同治三年)塔城界约第三条相比,沙俄将这一带的国界由奎塔斯山、博罗胡吉尔河、春济卡伦一线向东推进到了霍尔果斯河、廓里札特村东一线。而在伊犁西南自廓里札特村东到那林哈勒噶山口一段,俄方更无视刚刚签订的《改订条约》第七条的明确规定,通过勘界又占去了达喇图河与苏木拜河之间的中国领土。沙俄得寸进尺,贪得无厌,视成约为废纸,不断扩大侵吞中国领土,中俄《伊犁界约》是又一个生动的例子。
二、中俄《喀什噶尔界约》也是由中俄《改订条约》第七条和第九条派生而来的。按照《改订条约》第七条和第九条的规定,自廓里札特村东边往南,两国边界应“顺同治三年塔城界约所定旧界”,即顺“天山之顶”勘定,安设界牌。1882年8月,巴里坤领队大臣沙克都林扎布会同俄国代表费尔干省副省长梅金斯基(旧译“咩登斯开”)少将,开始勘分中国喀什噶尔地区和俄国七河省的边界。在勘界过程中,俄方代表背弃成约,不以“天山之顶”,即天山正干为界,却把自那林哈勒噶到别迭里的边界定在天山正干之南的支脉上。12月7日,双方签订了中俄《喀什噶尔界约》。沙俄通过这一界约侵占了位于天山正干南边的扎纳尔特河源地区的中国领土。清政府感到失地太多,曾希望同俄国“详细辩论”,“重加履勘更正,以符定约”。但遭到了沙俄的拒绝。
三、中俄《科塔界约》是关于斋桑湖以东地区的界约。这一带的边界线,不仅1864年条约已有明确规定,而且根据1869年的《科布多界约》和1870年的《塔尔巴哈台界约》早就设置了界牌。1881年,沙俄借口这段边界“有不妥之处”,在《改订条约》第八条中,强迫中国方面接受沙俄的领土要求,规定“由两国特派大臣会同勘改”,“自奎峒山过黑伊尔特什河(即喀喇额尔齐斯河。——编者注)至萨乌尔岭画一直线,由分界大臣就此直线与旧界之间酌定新界”。
1883年7月,清政府派遣伊犁参赞大臣升泰、科布多帮办大臣额尔庆额,会同沙俄代表、鄂木斯克军区参谋长巴布科夫中将和参谋彼甫佐夫上校,开始“勘改”斋桑湖以东地区的边界。谈判伊始,俄方代表就违反《改订条约》关于在旧界和从奎峒山到萨乌尔岭的直线之间划界的明文规定,蓄谋侵占中国的哈巴河地区,妄图迫使清政府代表同意以上述“直线”为界。升泰等据《改订条约》予以驳斥,坚持在旧界与上述“直线”中间分界。俄方面对成约,无词以对。沙俄侵占哈巴河地区的阴谋未遂,接着又提出以毕里则克河为界。该河在哈巴河西边不远,因此,这个方案仍然是违约多占的方案。升泰等继续据约驳诘,俄方代表则顽固坚持侵略立场。争辩十多天,才商定以阿拉克别克河为界。
1883年8月12日,双方签订中俄《科塔界约》,规定了自赛哩乌兰岭(萨乌尔岭)到阿克哈巴河源的边界线。此线以东以南属中国,以西以北属俄国。通过这次勘界,在科布多地区,沙俄割占了阿拉克别克河以西和1864年旧界之间的中国领土;在塔城地区,割占了阿拉克别克河口以南经迈哈布奇盖至木斯岛山一线以西和1864年旧界以东的中国领土。条约签订后,双方随即安设了界牌,并于1883年9月4日和13日,先后签订了中俄《科布多新界牌博记》和《塔尔巴哈台北段牌博记》。
四、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是关于塔城地区哈巴尔苏(哈巴尔素达巴罕)到喀尔达坂(喀拉达坂)的界务条约。关于这段边界线,1864年条约第二条早有明确规定,但尚未树立界牌。中俄《改订条约》第九条要求两国派员安设界牌。因此,这段边界只是按约立牌的问题。
1883年9月,伊犁参赞大臣升泰和沙俄七河省省长弗里德在塔城开始会谈。弗里德撇开设立界牌问题,要求勘改边界,企图违约多占。升泰等坚持依约安设界牌,驳斥说:这段边界“原有图线条约可循,非若别处尚须勘酌议分可比,因定议后地方旋即变乱,尚未安设牌博,致有今日之举,当时业已从宽割让,何得再于图约外犹有希冀!”弗里德纠缠不已,“冀遂要求之谋”。升泰坚称,“非图约所指,断不敢擅行议分”。随后,弗里德见违约多占的图谋没有得逞,又节外生枝,借口有俄属哈萨克人在巴尔鲁克山住牧, “一经定界,遽难迁移”,竟然要求将巴尔鲁克山地区“借让给俄”,表示如满足这一条件,“其余悉允照旧约分办”。升泰等担心如若不从,沙俄可能煽动巴尔鲁克山俄属哈萨克人滋事,被迫让步。
1883年10月3日,双方签订了中俄《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第一条规定,自哈巴尔苏至喀尔达坂设立牌博21处。第四条规定,巴尔鲁克山“仍属大清国地方”,但从换约之日起10年之内,巴尔鲁克山的俄属哈萨克人照旧在该地游牧,中国不得将居民迁往该地,也不得在该地设卡。为了使上述条款更加具体化,1885年1月9日,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锡纶与沙俄驻塔城领事巴勒喀什(巴尔喀申)签订了中俄《会订塔城哈萨克归附条约》,规定北起额敏河,南至玛里山附近,西起国界,东至托里、雅玛图大路以西不到四十里处,从1883年10月3日算起借给俄国10年,“由俄国官员承管防守”,中国不得与闻。这样,巴尔鲁克山等地竟成了沙俄占据的国中之国。
“巴尔鲁克”是准噶尔语,意为“树木丛密”。这个地区位于塔城、库尔喀喇乌苏和晶河之间,俄国租占该地,犹如在塔尔巴哈台地区的心脏插入一把尖刀。尤其是塔城本身从此处于俄国的三面包围之中,形同孤岛,“失地利,扰行旅,断后路,危远疆,为害甚大”。因此,新疆地方官员迭次奏请索回这一地区。但当借期将满时,俄方又提出再借10年的无理要求,只因清政府据约力争,坚不展限,双方才于1893年10月12日订立中俄《收回巴尔鲁克山文约》,规定俄国自巴尔鲁克山地区撤出。
五、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是勘分别迭里山口至乌孜别里山口的中俄边界和确定乌孜别里山口以南两国边界走向的条约。1883年夏秋,清政府代表沙克都林扎布会同俄方代表梅金斯基,就上述地段边界的勘定和设立界牌问题进行了谈判。1884年6月3日,双方签订了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通过这个界约,沙俄强行割占了中国喀什噶尔北部和帕米尔地区的大片土地。
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规定的边界,共分为三段:(1)自别迭里山口到苏约克山口;(2)自苏约克山口到乌孜别里山口;(3)乌孜别里山口以南。三者分述如下:
(1)自别迭里山口到苏约克山口
关于这段边界的走向,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第三条早有明确的规定,并为《改订条约》第七条所重申,即顺“天山之顶”为界。按照这个规定,中俄边界当从别迭里山口循阿特巴什山而行。可是,谈判时俄方代表无视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规定,不以天山正干阿特巴什山划界,强指正干西南天山支脉为界,迫使中方接受它单方面规定的边界线,从而将喀什噶尔北面阿克赛河一带的中国领土划入了俄国版图。
(2)自苏约克山口到乌孜别里山口
从苏约克山口到葱岭,即所谓“俄国所属之费尔干省与中国喀什噶尔西边交界地方”的边界,按《改订条约》第九条的规定,应“由两国特派大员前往查勘,照两国现管之界勘定,安设界牌”。勘定这段边界时,沙俄代表拿出他们单方面绘制的“边界图”,强要中方同意。结果,又把当时明明由中国“现管”的大片领土违约划入了俄国版图。例如,从苏约克山口至玛里他巴尔山一段,俄方将中国现管的一些地区据为已有。虽经中方代表据约“力为指辩”,但梅金斯基拒绝讨论,甚至以中止勘界相要挟,清政府代表终于被迫接受俄方要求。又如,从玛里他巴尔山至乌孜别里山口一段,沙俄公然背离1881年条约“照两国现管之界勘定”的规定,把和什库珠克帕米尔全部圈入俄国版图。还须指出,这段边界在1883年并未实地履勘。据沙克都林扎布勘界日记,当时双方勘界只到了屯木伦、伊尔克什坦一带。喀什噶尔道李宗宾也说:“自伊尔克什他木至乌仔(孜)别里山豁为止一段,彼此扞格,均未亲历详细会勘,一切界址,悉由俄人指定。”
(3)乌孜别里山口以南一段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第三条称,从乌孜别里山口起,“俄国界线转向西南,中国界线一直往南”。显然,这个规定是违反中俄《改订条约》的“现管”原则的。当时,乌孜别里山口的南面和西南,都属中国现管地区。因此,这样规定边界走向,其本身就是对中国帕米尔地区的侵略行为。所谓中国界线“一直往南”,即从乌孜别里山口朝萨雷库里湖延伸;所谓俄国界线“转向西南”,是从乌孜别里山口转向雅什库里湖西端。这样,除塔克敦巴什帕米尔、郎库里帕米尔、小帕米尔及大帕米尔的小部分留在“一直往南”一线以东的中国境内外,位于“一直往南”和“转向西南”两线之间原属中国的萨雷兹、阿尔楚尔两帕米尔的一部分及大帕米尔的大部分所构成的三角地带竟成了待议地区,为日后沙俄进一步侵占这个地区埋下了祸根。
综上所述,通过中俄《改订条约》及后来的几个勘界议定书,沙俄共割占7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加上在此以前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去的44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沙俄在短短20多年间共侵占中国西部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相关参考
近代史上,中国饱受列强欺辱,被逼签订了一个个不平等条约,比如马关条约、天津条约等等。但是,几百年前中俄议定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却是中国反抗外国侵略合理反击所签订的。下面跟随小编一起回顾一下历史吧!《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夺取了香港。但侵略者从来欲壑难填,不久以后,英国政府一些高级官员就开始认为香港不适于健康,英国需要另一块更好的地方作为殖民地。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英国驻中国舰队司令西
中国和印度目前在边界问题上还存在多少争议?领土面积有多少?爱问整个中印边境分为东、中、西3段,边境争议地区的总面积为12。5万平方公里,其中东段约9万平方公里,中段约2000平方公里,西段约3。3万平
哲德沙尔汗国,是阿古柏(约1825—1877)侵入我国新疆以后建立的反动政权。1864年10月,中俄签订《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侵占中国西北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这时,天山南北的回族、维吾尔族人民,在
17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该国以720万贱卖,如今肠子都悔青了
导读:自古以来,领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一般的重要,哪怕是为了一块很小的土地,很可能会引起激烈的战争。就算古代再昏庸的皇帝,都不想让自己的领土被他国所占有,更不会选择将土地卖给别人。但是,曾经
历史秘闻 17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该国以720万贱卖,如今肠子都悔青了
导读:自古以来,领土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不是一般的重要,哪怕是为了一块很小的土地,很可能会引起激烈的战争。就算古代再昏庸的皇帝,都不想让自己的领土被他国所占有,更不会选择将土地卖给别人。但是,曾经
导读:清朝末年,满清政府腐败无能。各国列强纷纷在中国攫取自己的利益,其中以沙俄最为贪婪。沙俄不但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东北、西北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借军阀阿古伯入侵新疆之机和英国勾结妄图图谋我国
排序列表如下:排序/国家/所处大洲/面积(平方公里)1、2、3、4、5、6、7、8、9、10、11、12、13、14、15、扩展资料:领土面积较大的国家资料:1、俄罗斯联邦俄罗斯联邦,又称俄罗斯,简称
1963年5月1日印尼收复西伊里安西伊里安即伊里安岛的西部,是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最东部的领土。1848年被荷兰占领。面积41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200万。它介于澳大利亚和东南亚之间,不仅战略地位重要,而
1685年康熙击败彼得大帝收复了多少领土 1689年7月24日中国和沙俄缔结了《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以外兴安岭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和乌苏里江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