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第二次穿鼻之战

Posted 历史

篇首语:荣誉和财富,若没有聪明才智,是很不牢靠的财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第二次穿鼻之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第二次穿鼻之战

1841年(清道光二十年)1月7日,英军在虎门外发出登陆信号,攻占沙角和大角炮台。沙角炮台即穿鼻炮台,所以这一战称为“第二次穿鼻之战”。

沙角炮台位于虎门口东侧的沙角山上,安有旧式铁炮12门;大角炮台位于虎门口西侧的大角山上,安有旧式铁炮17门。山上筑有瞭望台,炮位沿山环绕布置。炮台围有石墙,并有外壕环护,有些地方埋设了地雷。平时两台仅驻有防兵数十名,直到虎门形势紧张后,才由副将陈连升率兵600余名,临时加强两台的防御。1月7日上午8时,英国侵略军1500余人以及数百名临时招募的流氓、游民,分左右两路向沙角、大角同时发起进攻。英军以右路担任主攻,计有1400余人,由“加略普”号等3艘军舰和4艘轮船运载,负责进攻沙角炮台。当三艘军舰驶达预定水域后,立即对沙角炮台进行炮击。与此同时,登陆部队在穿鼻湾登岸,抄袭炮台侧后。由于清军防营大部集中在炮台及其周围地区,四周要隘及山顶兵力薄弱,因此,两小时后,英军即占领了各制高点,并安置大炮,俯击沙角炮台。在英军水陆夹击下,守台清军腹背受敌,伤亡甚重。不久,英军突入炮台。守台清军英勇抵抗,大部伤亡,老将陈连升父子也英勇牺牲,沙角炮台遂被英军占领。停泊在沙角附近的10几只清军水师船,并同时被毁。

进攻大角炮台的一路英军,主要由“萨马兰”号等4艘军舰组成。它们锚泊在距大角很近的地方,用舷侧炮压制炮台火力,摧毁胸墙、炮洞、围墙多处。与此同时,部分英军从南北两侧登陆包抄炮台。守军被迫将大炮推入海中,突围撤退,大角炮台随即失陷。英军放火烧毁营房,拆毁炮台,然后全部撤回军舰。

沙角、大角之战,清军伤亡600余名,英军死伤百余人。在此次防御战斗中,清军凭借有利地形和要塞工事,给了进攻英军以一定的杀伤,但由于防守兵力不足,战术呆板,炮台侧后暴露,经不起英军正面炮击与侧后登陆的包围进攻而陷入被动。当时,水师提督关天培和总兵李廷钰等各率兵数百名防守横档、武山各炮台。关天培深感前线兵力单薄,派李廷钰回广州“哭求增兵”,全省文武亦请求派兵往援。但琦善却以有碍“抚议”为由,按兵不动,坐视沙角、大角两炮台被英军攻占。沙角、大角是虎门的第一道屏障,英军攻占沙角、大角炮台,是在为进一步扩大战争,进攻虎门作准备。

1月27日,沙角、大角炮台失守的消息报到北京,道光帝甚为恼怒,当即决定对英宣战。他一面令文华殿大学士穆彰阿等将英国侵略行径“通谕中外”,一面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收复定海”,令琦善“激励士卒,奋勇直前”,并令沿海各省将军督抚“加意巡查,来则攻击”。接着,又令御前大臣奕山为靖逆将军,户部尚书隆文和湖南提督杨芳为参赞大臣,前往广东主持军务。除催促湖南、四川、贵州、江西各省所派之兵共6000人迅速启程赴粤外,又增调四川兵1000、湖北和贵州兵各1500、云南和湖南兵各500,兼程开赴广东。2月26日,道光帝接到广东巡抚怡良关于英军强占香港的消息后,立即下令将琦善革职锁拿,并查抄其全部家产。补授原刑部尚书祁��为两广总督。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揭秘:历史上的11月3日,穿鼻海战爆发

道光十九年,中英在虎门南面的穿鼻海面爆发了战斗,清朝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战败了此次战斗,历史上称之为“穿鼻之战”。这场战争发生在鸦片战争前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因为这一场战争决定了以后清王朝和整个世界

今日历史11月3日大事记,历史新知发生了什么

一、国内大事记♦ 1839年11月3日清水师提督关天培率军战败英军挑衅,史称“穿鼻之战”      179年前,1839年11月3

第二次邙山之战双方介绍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时间:公元564年(10月—12月)北周保定四年,北齐河清三年。在位皇帝:宇文邕,高湛。主要参战人员:北周:宇文护、宇文宪、尉迟迥、王雄、达奚武、权景宣等。北齐:段韶、斛律光、高长

第二次邙山之战双方介绍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时间:公元564年(10月—12月)北周保定四年,北齐河清三年。在位皇帝:宇文邕,高湛。主要参战人员:北周:宇文护、宇文宪、尉迟迥、王雄、达奚武、权景宣等。北齐:段韶、斛律光、高长

第二次邙山之战的双方介绍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时间:公元564年(10月—12月)北周保定四年,北齐河清三年。在位皇帝:宇文邕,高湛。主要参战人员:北周:宇文护、宇文宪、尉迟迥、王雄、达奚武、权景宣等。北齐:段韶、斛律光、高长

第二次邙山之战的双方介绍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

第二次邙山之战简介:时间:公元564年(10月—12月)北周保定四年,北齐河清三年。在位皇帝:宇文邕,高湛。主要参战人员:北周:宇文护、宇文宪、尉迟迥、王雄、达奚武、权景宣等。北齐:段韶、斛律光、高长

中国历史 维护鸦片走私,英军人寇穿鼻洋

1839年(清道光十九年)9月4日九龙之战失败后,英国侵略者采用软硬兼施的两面手法,企图造成暂时妥协的局面,以为缓兵之计。9月14日,义律亲自到澳门,向署澳门同知蒋立昂投递说帖,说:“英吉利国领事义律

历史军事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不过这次罕见的清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是清军伤亡比较少的一次。当时清政府已经算是穷途末路,对于欧洲来的列强简直束手无策,但是清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

历史军事 第二次大沽口之战清军是怎么打赢英法联军的?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第二次进攻大沽口,不过这次罕见的清军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也是清军伤亡比较少的一次。当时清政府已经算是穷途末路,对于欧洲来的列强简直束手无策,但是清军在第二次大沽口之

第二次大沽之战简介、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影响

>  1859年4月,撒丁王国和法国共同对奥地利宣战,反奥战争开始;及至次年10月,整个南意大利基本上得到解放。1861年3月4日,宣布就任美国总统;4月,南方军队炮轰南卡罗莱纳的萨姆特要塞,林肯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