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日本出兵干涉郭松龄事件
Posted 关东军
篇首语: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日本出兵干涉郭松龄事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日本出兵干涉郭松龄事件
1925年11月23日,奉军第三军团副军团长兼第十军军长郭松龄为反对张作霖穷兵黩武、大打内战,在取得冯玉祥国民军系的支持后,通电倒戈反奉,由此爆发了郭松龄事件。
郭松龄字茂宸,辽宁沈阳人,早年曾入奉天(今辽宁)陆军速成学堂,后在清军中任下级军官,秘密从事反清活动,并因此被捕。1913年,郭松龄入北京陆军大学;1918年投入奉系军队,渐升至军长。第二次直奉战争后,郭松龄部分驻于军粮城、芦台、玉田、丰润、唐山、滦州一带,有第四、五、六师和炮二旅等约4个师。1925年11月23日,郭松龄在滦州借军团长张学良的名义召开军事会议,乘机监禁了奉军将领裴春生、高维岳等,宣布反奉宗旨,认为张作霖信用杨宇霆等,穷兵黩武,以致激成大乱,四面受敌,这样非但直鲁不保,恐东三省亦将被夺,因此主张和平,反对内战;随后,又发布通电,要求张作霖下台,休战主和。接着郭松龄部与奉军战于山海关一带,郭部迭获胜利,出山海关经绥中,连破连山、锦州、沟帮子、营口、白旗堡、新民等,直逼沈阳,而奉军节节败退。
由于日本在东北地区享有许多政治、经济、军事的特权和利益,郭松龄便于12月1日、2日分别致电日本公使和驻华外交团,声明保护外国人,尊重既成条约,要求日本和各国严守中立,不要干涉中国内部事务。7日,日本关东军迅速由铁岭、辽阳、海城等地结集于奉天府警戒,并发表声明,表示对中国内战不干涉,同时警告郭松龄部和奉军不得扰及满铁附属地及日军守备区域。由于郭松龄部不断胜利,奉军有大势将去之态,而日本政府认为奉系张作霖的垮台将直接威胁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既得权益,因而日本关东军司令于15日又发表第二号警告,严禁对南满铁路两侧以及离铁路20华里以内有直接战斗行为,并禁止对附属地治安有紊乱之虞的军事行动,否则一概缴械。同日,日本内阁正式决定直接出兵干涉。16日,日本驻朝鲜部队出发赴奉;17日,又从日本国内派兵赴东北。郭松龄对日本出兵奉天及关东军的警告均表示抗议。但其部队却终因此而受阻于新民县,使张作霖得到喘息机会,得以从容调兵布阵。同时,日军又乔装为奉军从郭松龄部侧后袭击。22日,郭松龄部与奉军决战于巨流河一线。23日,日籍顾问荒术等指挥奉军作战,同时命日本炮手轰击郭松龄部。郭松龄部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寡不敌众,郭氏夫妇遂弃军潜逃,终被执。于24日遭枪杀。
日本宣布出兵以后,立即遭到中国各界一致反对。如上海总商会等就电请北京政府外交部,要求提出严重交涉,勒令日军撤回;中国留日学生亦在东京举行反对日本出兵大会和示威,并通过向日外务省、陆军省递送的抗议书。中共中央和共青团中央也为日军出兵干涉发表告民众书,认为:“张作霖已经不是为自己作战,乃是为日本帝国主义作战了;日本出兵奉天也已经不是利用张作霖间接地和中国人作战,而是直接地和中国人作战了。”
日本帝国主义视中国东三省为其殖民地,欲假奉系军阀张作霖之手对这一地区进行控制,故当张作霖的统治受到威胁时,即公开出兵给予支持;而当认为张作霖已失去其代理人的作用时,遂弃之如敝屣。日本干涉郭松龄事件,充分暴露了奉系张作霖与日本这种主子与奴才的关系。
相关参考
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冯玉祥就曾与郭松龄订立秘约,要郭回师推倒张作霖,由于当时战争很快就结束了,而未成行。浙奉战争期间,冯郭间的联系亦颇为密切,以至于张氏父子对其产生了怀疑。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张学
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冯玉祥就曾与郭松龄订立秘约,要郭回师推倒张作霖,由于当时战争很快就结束了,而未成行。浙奉战争期间,冯郭间的联系亦颇为密切,以至于张氏父子对其产生了怀疑。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十三日,张学
1925年冬11月,郭松龄反奉。在滦州开完会议后,指挥大军直指奉天。起初形势一片大好,短短几日就逾锦州、抵新民,前锋达到了白旗堡。大局似乎已定,张作霖都做好了下野开溜的准备了,紧急运送细软财物到日本站
在谈郭松龄之前,我们还要提到另外一个人的名字郭子仪。没错,唐朝名将郭子仪我们都知道,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郭子仪与郭松龄何干?郭松龄是郭子仪
郭松龄叛变后,张学良能够在张作霖盛怒下保住性命全依仗这个女人
郭松龄的倒戈给张作霖带来不小的损失,不仅差点被郭松龄打进奉天,更因这件事张作霖与日本人签订了一个近乎于卖国的条约,导致最后虽然平定了叛乱,但是奉军元气大伤,日本人又步步紧逼,张作霖左右逢源变成了四处碰
民国时期,东北王张作霖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大军阀,不仅占据了关键的战略要地东三省,而且手下拥兵数十万,掌控了大量的资源。张作霖的一家独大,自然是引人眼红的,再加上他的崛起一直是倚仗着日本人的势力,更是让不
知名人物 郭松龄生平故事简介,郭松龄历史评价,郭松龄怎么死的?
郭松龄,字茂宸,祖籍山西汾阳,1883年(清光绪九年)生于盛京(今沈阳市)东郊渔樵寨村。其父郭复兴,县学廪生,曾在乡村设塾馆授徒。郭松龄幼年随父读书,后因家贫辍学,为人帮工或在家自耕。郭天资聪明,虽昼
在谈郭松龄之前,我们还要提到另外一个人的名字郭子仪。没错,唐朝名将郭子仪我们都知道,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郭子仪与郭松龄何干?郭松龄是郭子仪
在谈郭松龄之前,我们还要提到另外一个人的名字郭子仪。没错,唐朝名将郭子仪我们都知道,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郭子仪与郭松龄何干?郭松龄是郭子仪
郭松龄出生于盛京东郊渔樵寨村(今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赵家铺村),祖籍山西汾阳县。据族谱溯源和后人代代传述,郭家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郭松龄的远祖在明朝迁来东北戍边,到清代由于世乱和兵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