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是谁郭松龄简介 郭松龄的后人郭松龄怎么死的

Posted

篇首语:须知少年凌云志,曾许人间第一流。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郭松龄是谁郭松龄简介 郭松龄的后人郭松龄怎么死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郭松龄是谁郭松龄简介 郭松龄的后人郭松龄怎么死的

  在谈郭松龄之前,我们还要提到另外一个人的名字郭子仪。没错,唐朝名将郭子仪我们都知道,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郭子仪与郭松龄何干?郭松龄是郭子仪的后裔,曾为张学良之教官,奉军著名的爱国将领。

  熟悉那段历史的人对郭松龄这个名字都不会感到陌生。郭松龄,字茂宸,比张学良大七岁,是张学良在东三省陆军讲武堂的老师。晚年张学良形容自己与郭松龄关系的说法是:”我就是郭茂宸,郭茂宸就是我。“由此可知,郭松龄在张学良心里的地位,原本是少帅手下的亲信,也是大帅身边的红人,郭松龄为什么后来要背叛奉军?

  郭松龄,字茂宸,原籍山西汾阳,1883年生于沈阳东郊渔樵寨村,早年人私垫,后因家贫辍学,扛过活,种过地。出身不怎么好的郭松龄遇到了一对好父母,父亲虽然年轻的时候也心怀大志,终究不能实现,仅在小山村当个小小的私塾老师,即使这样父亲对郭松龄的影响还是极大的,因为他的思想在无形中就受到了父亲的影响。而母亲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村妇,但是母亲勤劳善良,传统文化浸润下的郭松龄长大后自然也有父亲的宏图大志,不同的是,他比父亲走得远得多了。

  在他19岁时,父亲在省城找到一份工作,一家人的生活得以维持,辍学已久的郭松龄又可以重回学堂了,在这里,郭松龄接触并研习了一些新兴知识学科,尤其是一些西学使他开阔了视野。日俄战争爆发后他投身军旅,1906年入陆军速成学堂,后远走四川,当过营长并加人了同盟会,后又回沈阳任东三省讲武堂军事教官,与中国近代史上两位风云人物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产生了特殊的关系。

  张作霖1919年2月任东三省巡阅使,建立了东三省讲武堂。张任监督,东三省巡闽使署参谋长张作相兼任堂长,熙洽任教育长,张厚瑰为总队长,郭松龄为教官之一,校址设在沈阳小东门外。张作霖虽聘郭松龄为军校教官,但对他并不十分信任,也没给予更大的重用,在讲武堂期间,反倒是和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交情颇深。

  因反满清和反军阀而横戈跃马、驰骋疆场的郭松龄,是早年的同盟会会员。相差七岁的两人结识以后,志同道合,相见恨晚,情同骨肉。张学良结交郭松龄之后,郭松龄这人对张学良整个的思想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讲武堂里,作为张学良教官的郭松龄,是个极其负责的又有头脑的老师,在张学良接触的很多教官里,郭松龄不仅有正义感对军事很有见解,授课方式最易打动人,于是,张学良渐渐地对郭松龄敬佩起来,在讲武堂,郭松龄教会了他爱国、带兵、打仗,教会他什么叫策略什么叫智慧,让他在讲武堂里实现了从男孩到军人的担当。

  郭松龄曾在1912年考入北京将校研究所,在这里,郭松龄学习了3年,研读了德日近现代军事科学。经过刻苦学习,郭松龄不仅掌握了当代最新的军事知识,且具有一定的指挥才能,又接触了许多新知识、新思想,在同代军人中算是佼佼者。郭松龄比张学良年长七岁,但在军校他们是师生关系。郭松龄曾仔细关注过张学良,认为张学良虽然自幼生长在军阀家庭,但他具有正义感,有强烈的进取心,很有培养前途。当然郭松龄的宏图远远不止是在军校当个小小的教官而已,他想在军事上有所作为。

  郭松龄之所以会到讲武堂来,是因为1917年,孙中山组建护法军政府,郭松龄投奔孙中山。1918年5月,护法运动失败,一批追随孙中山的国会议员和军人被迫相继离开广州。失望加怅惘的郭松龄无法继续留在广州,便于1918年的秋天重返奉天。这次跟随孙中山的行为遭到了张作霖的嘲讽,后被张作霖转任讲武堂教官的,一下子郭松龄觉得从天上跌到了谷底。

  虽然在讲武堂遇到了官二代张学良,但是张学良表现出来的异于常人的军事才能和领悟能力,让郭松龄深感欣慰,因此,当张学良从讲武堂毕业后担任巡阅使署卫队旅旅长时,便向张作霖推荐郭松龄任卫队旅参谋长兼第二团团长。这是郭松龄受到张学良信任和垂青的开始,此时是1920年。

  从此郭松龄的仕途开始坦荡和明晰起来,郭松龄担任卫队旅参谋长后,军队纪律得到极大的改善,整个军队风气好起来。1920年7月,张作霖入关调停直皖战争,郭松龄充任先锋司令,在天津小站以一团的兵力击溃了皖军的两个旅。同年,又和张学良一起剿匪,让他在军中的名气逐渐大起来。

  张作霖的目光也逐渐转移到这个不怎么引人注目的教官身上,对他予以破格提升。1921年5月,郭松龄被提升为扩编后的陆军混成第八旅旅长,与张学良任旅长的第三旅合署办公,在郭的整顿下,三、八旅的战斗力大为增强。后经历了第一次直奉战争,任东路军第二梯队副司令的郭松龄,指挥三、八旅阻止了直军突破山海关直取奉天的计划,是张作霖得以平安退回奉天,张作霖心中大喜,觉得郭松龄是个人才,从此对他刮目相看。

  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内部发生了激烈的地盘之争。俗称窝里斗,在这次争斗中,郭松龄与杨宇霆产生一点矛盾,进而直接促成郭松龄反奉,后兵败身亡,郭松龄和他的妻子韩淑秀在一个小河边被枪决。郭松龄是个有抱负的军人,只不过他出身得太不是时候了,时局动荡又偏偏站错了位置,在张作霖的手下做事,一心想为中华民族做点事情的郭松龄,不是被张作霖杀害的,而是张作霖背后的日本人给杀害的。

  要说郭松龄后人,还要从郭松龄的妻子开始说起。郭松龄的妻子受过高等教育,是位进步又勇敢的女子,当时两人还未成婚,郭松龄因被冤枉定罪然后押往刑场了,就在最后一刻,妻子韩淑秀勇敢辩解郭松龄是自己的未婚夫,让郭松龄成功逃过此劫,获救后二人很快就成婚了,婚后曾育有一个女儿,但是女儿胎里不足所以早早就夭折了,后来张学良亲自主持把郭任生的长子郭洪志过继给了郭松龄,也算是郭松龄有后了,因而郭松龄的儿子并不是郭松龄亲生的。

相关参考

郭松龄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郭松龄是怎样死的

郭松龄出生于盛京东郊渔樵寨村(今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赵家铺村),祖籍山西汾阳县。据族谱溯源和后人代代传述,郭家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郭松龄的远祖在明朝迁来东北戍边,到清代由于世乱和兵祸,

历史人物 郭松龄的简介 郭松龄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在谈郭松龄之前,我们还要提到另外一个人的名字郭子仪。没错,唐朝名将郭子仪我们都知道,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郭子仪与郭松龄何干?郭松龄是郭子仪

如何客观评价郭松龄 郭松龄是好是坏

“郭鬼子”是郭松龄的绰号,他人大身高,平素穿一套布军服,和士兵军服一样,当时奉军将领都是穿的质素很好的呢军服,布军服除了士兵穿,就是白俄兵穿,郭穿布军服又长得像白俄一样高大,因此遂被人呼为“郭鬼子”。

如何客观评价郭松龄 郭松龄是好是坏

“郭鬼子”是郭松龄的绰号,他人大身高,平素穿一套布军服,和士兵军服一样,当时奉军将领都是穿的质素很好的呢军服,布军服除了士兵穿,就是白俄兵穿,郭穿布军服又长得像白俄一样高大,因此遂被人呼为“郭鬼子”。...

历史人物 郭松龄简介 郭松龄怎么死的

  在谈郭松龄之前,我们还要提到另外一个人的名字郭子仪。没错,唐朝名将郭子仪我们都知道,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郭子仪与郭松龄何干?郭松龄是郭子仪

历史人物 郭松龄倒戈事件 郭松龄是好是坏 郭松龄倒奉

  中文名:郭松龄  别名:郭茂宸  籍贯:辽宁沈阳  性别:男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883年  去世年月:1925年www.cha138.com  职业:奉军第十军军长北京讲武堂教官  毕业

郭松龄是谁?和张学良有什么关系

郭松龄(1883年-1925年12月25日),字茂宸,奉天府(今渖阳市)深井子镇渔樵村人,祖籍山西省汾阳县。清末民初奉系将领,曾为张学良之教官。後起兵反奉失败,被杀。张学良是东北军的少帅,郭松龄是东北

郭松龄是谁?和张学良有什么关系

郭松龄(1883年-1925年12月25日),字茂宸,奉天府(今渖阳市)深井子镇渔樵村人,祖籍山西省汾阳县。清末民初奉系将领,曾为张学良之教官。後起兵反奉失败,被杀。张学良是东北军的少帅,郭松龄是东北军的师长,后反张作霖,...

知名人物 郭松龄生平故事简介,郭松龄历史评价,郭松龄怎么死的?

郭松龄,字茂宸,祖籍山西汾阳,1883年(清光绪九年)生于盛京(今沈阳市)东郊渔樵寨村。其父郭复兴,县学廪生,曾在乡村设塾馆授徒。郭松龄幼年随父读书,后因家贫辍学,为人帮工或在家自耕。郭天资聪明,虽昼

郭松龄和韩淑秀甜蜜而凄绝的爱情故事是怎样的

郭松龄的夫人韩淑秀(1891-1925),堪称奉天奇女子。她和郭松龄的相识、相知与共同赴死,演绎出一幕甜蜜而凄绝的爱情,为后人所称道。韩淑秀是奉天小东关人,毕业于奉天女子师范学校,在本校附属小学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