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日军逼签《秦土协定》
Posted 土肥
篇首语: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日军逼签《秦土协定》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日军逼签《秦土协定》
张北事件发生后,日本关东军总部非常重视,立即派著名的日本特务、关东军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亲自出面负责向国民党当局交涉,并指令他要“和中国驻屯军(即日本华北驻屯军。——编者注)及驻北平武官辅佐官协商,要求宋哲元军撤退至黄河以南”。
国民党当局唯恐事态扩大,急令何应钦指示察哈尔省当局,对日方要“斟酌情势办理”。
1935年6月16日,国民党当局代表、察哈尔省民政厅长、二十九军副军长秦德纯与日方代表土肥原贤二、松井源之助等在天津开始就张北事件进行初步交涉。17日,关东军司令南次郎奉东京方面的命令召华北驻屯军参谋长酒井、山海关特务机关长仪我、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松井等到长春开会密商对策,至次日展制定出《对宋哲元交涉要领》,以作为与国民党当局谈判的基本准则,还决定了以双管齐下的方法,即一面以土肥原贤二为全权代表负责交涉,一面配合关东军在热河察东方面的军事行动,限在两周内完成交涉并达到目的。
6月18日,双方正式谈判的帷幕还没有拉开,国民党当局即得秦德纯报告,称土肥原透露,“关东军将提最大要求,要宋主席去职,一三二师调开及惩办肇事人员,若中国政府自动办理,则此要求即不提出”云云。随即,国民党当局便作出了免去宋哲元的察哈尔省主席职务而由秦德纯代理的决定,并于19日正式宣布了罢免令。日方见此情势,乃决定进一步逼迫国民党当局让步。
6月23日晚,日方代表土肥原、高桥坦、松井源之助在北平府右街小红楼秦德纯宅邸与国民党当局代表秦德纯、萧振瀛(察省政府委员)、北平政整会顾问陈觉生等进行了第一次正式谈判。日方提出了4点要求:
一、将宋哲元军大致撤退至停战协定线(昌平至延庆一线)的延长线以西;
二、将宪兵队、国民党党部及蓝衣社撤出察哈尔省,禁止排日行为;
三、以上第一、二点,于两周内实行完毕;
四、关于张北事件要道歉,对直接负责人要处罚。
6月24日夜,南京国民党当局下达了对秦、土初步谈判的训令,其大意是:张北事件仍由察省当局负责交涉并与北平军分会密切合作。但因训辞中有“在不妨碍我国领土主权范围内”之冠冕堂皇之辞,遂使国民党政府的代表颇伤脑筋。25日夜,秦德纯、萧振瀛二人到扶桑馆再度与土肥原等进行谈判,但无结果而散。土肥原为逼迫国民党当局尽快按日方要求达成协定,便要挟说他将于26日晚离北平回长春,故必须在26日内解决问题。秦德纯一面急电南京,请求务必予以具体指示;一面于26日晨派陈觉生力挽土肥原,请土在南京方面复电后继续谈判。26日夜11时,南京国民党当局的训令到北平,指示秦德纯,对以前所商谈者,除有一两点须稍加修改外,其余均按日方要求办理。
6月27日上午11时,秦德纯与国民党北平政整会参议雷寿荣、顾问陈觉生赴日本使馆与土肥原、高桥坦正式交换文件,签订了《秦土协定》(又称《察哈尔协定》)。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
一、中方就张北事件向日军道歉,并撤换与该事件有关之中国军官,以担保日本人在察哈尔省境可以自由活动;
二、取消察哈尔省境内的一切国民党机关,并取缔抗日组织;
三、成立察东非武装区,中国军队第二十九军全部从该地区撤退;
四、将察省主席宋哲元撤职;
五、聘请日人顾问。
《秦土协定》的签定,使中国丧失了在察哈尔省的大部分主权,也丧失了察省疆土的70~80%。这一协定与紧随其后签定的《何梅协定》一起为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华北大开了方便之门。
相关参考
中国和日本签订《秦土协定》1935年,日本侵略军在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之后,进一步地向中国华北扩张。1935年5月29日,日本关东军借口中国当局援助义勇军进入滦东非武装区,又借口天津日租界两个报社社长被杀
1935.6.27张家口一从日中亲善的角度,为了将来日本方面在察哈尔省内的合法行动不受阻挠,①向察哈尔当局提出以下要求:要求事项:(一)撤退地区:将驻于昌平和延庆一线的延长线之东,并经独石口之北,龙门
俄国十月革命导致沙俄侵略势力的瓦解,日俄同盟的作用亦因此而不复存在,于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注意力便立即转向中国东三省北部和俄属西伯利亚地区。俄国势力的极大削弱,无疑是日本扩大其在华势力范围、推行其“大陆政
1871年(清同治十年)11月27日,琉球渔船遇风暴,漂流至台湾岛,遇难渔民66人登陆避难,与当地高山族牡丹社乡民发生冲突,致使渔民中有54人受伤而死;获免的余下12人经凤山县转送福建福州安置,后被遣
129运动的历史背景简介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日本于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继续向华北进发。1933年爆发长城抗战,热河被日军占领。1935年6、7月间通过“秦土协定”控制察哈尔省。同年10月指使
世界条约 《塘沽协定》是谁签订的?《塘沽协定》签订后日军做了哪些行动?《塘沽协定》签订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中国和日本签订《塘沽协定》日本在对东北三省抗日武装实行疯狂镇压以后,便把夺取热河省提上议事日程。热河地处河北、察哈尔和东北三省之间,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日本帝国主义早就心存野心,在其炮制的“满洲国”成立
日本帝国主义在通过“何梅”、“秦土”两个协定而攫取了冀、察两省的大部分利权之后,即加紧了策动和实施其旨在肢解和吞并中国华北的所谓“华北自治运动”。日本策动“华北自治”,经历了如下几起几落的复杂过程:早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1860年(清咸丰十年)8月,英法联军于北塘登陆,而清军却连战连败,以致塘沽、大沽、天津、通州相继被英、法侵略军占领。到9月底,联军已进抵北京东郊。此时,清政府已经乱作一团,咸
1856年(清咸丰六年),英国制造衅端,进攻广州,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此以前,法国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传教,因为非作歹而被处死。法国政府以此为借口,也派出远征军,与英国共同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
中国现代史·历史名词·《塘沽协定》国民党政府同日本签订的丧权辱国协定。1933年3月日军侵占热河(今并入内蒙古、河北、辽宁等地)后,又大举向长城各口进攻,平、津危急。蒋介石为了“围剿”红军,对日继续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