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英国强占九龙及威海卫

Posted

篇首语:我不是天生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英国强占九龙及威海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英国强占九龙及威海卫

英国始终高度重视其在华侵略权益的优势地位,不能容忍其他国家对其这一地位的动摇。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英国对俄、德、法等列强在中国的举动十分敏感。德国武装占领胶州湾,俄国强行租界旅大并企图南伸其侵华势力,法国欲夺广州湾,对英国都是一种挑战。英国政府不能坐视这些,并认为必须从中国攫取相应的权益,以抗衡俄、德、法等国势力的发展。为此,它决定向清政府强租威海卫和九龙半岛,以便北面阻挡沙俄,南面对抗法国,从而巩固其在华侵略权益之优势地位。

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4月10日,清政府被迫答应租借广州湾与法国,并确认滇、粤、桂3省之大部为法国的势力范围。针对此情势,英公使窦纳乐于4月24日奉命向清政府总理衙门提出了如下5项要求:

一、不得将西南诸省的筑路、开矿独占权让与法国;

二、开放南宁为商埠;

三、向英国保证不割让广东、云南;

四、允许英国修筑沪宁铁路;

五、展拓香港界址。

清政府总理衙门因慑于法国的强烈反对,没有同意开放南宁,但其余则一概照允;甚至对于香港拓界问题,总理衙门还自欺欺人地说“展拓界址与占口岸不同”。

6月9日,李鸿章、礼部尚书许应骙与窦纳乐分别代表中、英双方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致使北九龙半岛(包括大鹏湾、深圳湾)以及香港附近的大、小岛屿200余个(后称“新界”)被租与英国,期限为99年,租借地“专归英国管辖”。中国仅保留了九龙城内区域的行政权和九龙到新安陆路的通行权。至此,英国通过这一《专条》以及1842年的《南京条约》、1860年的《北京条约》,侵占了中国整个香港地区,极大地增强了其在华南的地位和势力。

与在华南强占九龙以对峙于法国强租广州湾的同时,英国在北方也加紧了实现其强租威海卫以对抗沙俄的图谋。1898年3月,英驻俄大使欧格讷建议英国政府:“坚持在舟山或扬子江中的崇明岛割让一个港口,以保障英国的利益与威望,恢复大国的均势。”这个建议反映了英国政府强占中国领土的贪心。但是英国政府认为:舟山或崇明都已在它的势力范围之内,“不论何时,只要有大国促使我们,我们便可加以占领;如若已经被某国占领,我们也能把它驱逐出去”;而且,这两个地方离华北也太远,故对俄国咄咄逼人的攻势不能起到抵御的作用;所以,只有占领威海卫,才能“面对面地”与沙俄抗衡。时伦敦的中国协会也力促其政府占领威海卫,以保护其在渤海湾的利益。

1898年3月25日,英国获悉《旅大租地条约》即将签订,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立即训令窦纳乐,令其“以最有效和最迅速的办法获得在日军撤出后占领威海卫的优先权,占领条件应与俄国占领旅顺口的条件相同”,同时还命令其舰队开赴渤海湾。当天,窦纳乐即向清政府提出要求,声称由于俄国租借旅大,英国“非租借山东之威海卫停泊兵轮,不足以资抵制”。清政府在英国的逼迫下屈服,且恬不知耻地认为英国的要求“尚属实情,并非无端图占”,故同意在日军撤出后把威海卫借给英国。

威海卫当时尚在日本的占领之下,处于德国的势力范围之中。因此,英国再向中国施加压力以威逼清政府屈服的同时。又积极地展开同日本和德国之间的交涉,最后三国在彼此维护和尊重对方之侵华权益的基础上 达成谅解。是年5月7日,清政府付清了对日本的全部赔款。接着日本通知清政府,日本在占领期间建造的兵营和其它建筑物,将移交给中国,但当英国占领威海卫时,这些设施应归英军处置。日本同时也将这项通知转告了英国政府。索尔兹伯里表示:“英国政府十分欣赏日本政府方面的这一友好举动。”1898年5月23日,中国和英国的旗帜一起在威海卫升起。

7月1日,总理衙门大臣奕劻、廖寿恒与窦纳乐分别代表中、英两国政府签订了《订租威海卫专条》。该条约规定:威海卫及附近海面(包括刘公岛、威海湾内岛屿及海湾沿岸10英里地方)租与英国;租期与“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所租之地,“专归英国管辖”,中国兵轮可在威海湾停泊。这样,英国在渤海湾取得了一个重要的海军基地,有力地增强了它在华北的地位。索尔兹伯里对顺利地勒索到威海卫这样一个重要的军港感到满意,并就此在议会答辩时宣称:占领威海是为同俄国势力相对抗,并向列强表明英国政府无意放弃对中国北部的竞争。

至此,分踞渤海湾南北入口而隔海相望的旅顺和威海卫,分别沦入沙俄和英国侵略者手中,成为两国的海军基地,拱卫北京和华北的门户,为侵略者所占据。英、俄两国把这两个军港作为它们在华北的前哨,彼此严密监视,窥测对方动静,紧张戒备,由此出现了双方对峙的局面。英国殖民主义侵略者在巩固和扩大了其在华南的侵略权益后,又把它的势力伸向了中国的北方。

相关参考

世界条约 订租威海卫专条的影响、签订过程和主要内容

1898.7.1北京今议定中国政府将山东省之威海卫及附近之海而租与英国政府,以为英国在华北得有水师合宜之处,并为多能保护英商在北洋之贸易;租期应按照俄国驻守旅顺之期相同。所租之地系刘公岛,并在威海湾之

英国历史 英国圈地运动的实质 圈地运动的产生原因及影响

 英国圈地运动的实质圈地运动的产生原因及影响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

英国强租威海卫

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西历一千八百九十八年七月一日大清国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硕庆亲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刑部尚书廖大英国 钦差驻扎中华便宜行事大臣窦不久,清政府和英国代表,在刘公岛西海岸(黄岛)举行

中国是何时收回英租界威海卫的

威海1931年10月1日,中国外交次长,接收威海卫专员王家桢与英国驻威长官庄士敦在威海卫英国威海卫行政长官署前,举行中英交收威海卫典礼。被英人强行租借32年的中国海港威海卫,终于回归中国。1898年,

中国历史 英国强行割占九龙司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夺取了香港。但侵略者从来欲壑难填,不久以后,英国政府一些高级官员就开始认为香港不适于健康,英国需要另一块更好的地方作为殖民地。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英国驻中国舰队司令西

中国军人离开英国时,让英国女友带为照看战友墓,这一看就是百年

北洋水师于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拨出400万两白银给予海军建设。舰队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采用当年《美国海军年鉴》排名,前八名分别为:英国、法国、俄罗斯、

中国历史 北洋海军覆灭威海卫

威海卫(今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西与烟台互为犄角,北与辽东半岛的旅顺口隔海相对,地处要冲,是拱卫渤海海峡及保障京津安全的屏障,素有“渤海锁钥”之称。威海卫港前临海湾,背枕群山,“形若箕张,两臂斜

威海海鲜

你好:本人于2009年5月20日至25日专程从北京到威海市合庆饭店,参加了(威海)中国现代渔业发展论坛论坛主题:水产品质量安全主办单位:中国渔业协会威海市人民政府在会闲暇之余,对海鲜市场及每天下午16

香港九龙发展历史

1.九龙的历史和名字来历九龙的历史:1860年,清廷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即英法联军之役)再败给英法联军,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割让给英国。当时在九龙半岛上的新边界只用矮矮的

香港还有原住民吗

香港原住居民指於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即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及邻近235个岛屿之前已在各乡村定居者,以及其後人。从法律上,在香港只有在新界才会有原居民,九龙原来的13个乡村和香港岛上居住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