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 中日《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
Posted 铁路
篇首语: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中国历史 中日《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历史 中日《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
1909年(清宣统元年) 9月4日,中日签订《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五案指新法铁路问题、大石桥至营口铁路问题、京奉铁路展造至奉天城根问题、抚顺烟台煤矿问题和安奉铁路沿线问题。
新法铁路由京奉铁路上的新民屯至法库门,是清政府想依靠英美势力打破日俄独占东三省而提出修筑的。五案条款提出后,日本借口该路与南满铁路平行,有损于南满铁路利益,进行干预和阻挠,致使该路无法开工。京奉铁路延长展造至奉天城根问题的提出,是因为奉天站距城约十里之遥,很不方便,清政府打算展修至奉天城根。由于展修之路的一段需要穿过南满铁路,清政府遂向日本提出在交叉处建造一座天桥的办法。日本以与南满铁路有抵触而加以拒绝。大石桥至营口铁路,是日本从俄国手中继承的。但按照中俄有关条约,该路最晚应于1906拆除。日本强行把该路作为南满铁路的一条支线,不但违约不准拆除,且准备将其终点站由牛家屯展修到营口市街。至于抚顺、烟台两煤矿的权利,自始至终属于中国,日本凭借武力宣称俄国把矿权转给了日本,并恃强将这两个煤矿交满铁公司经营。
以上五案有的是中国主权范围以内的事,有的本来就是中国的内政。日本为了扩充在中国东三省南部的权利和势力,恃强百般阻挠破坏,并于1909年2月6日向清政府提出一揽子解决这些问题的蛮横主张。关于新法铁路,日本提出两种方案,任清政府选择其一:一是中国不修新法铁路,另修法库门至铁岭铁路与南满铁路相连;二是中国可以修筑新法铁路,但必须给予满铁公司修筑南满铁路某站起,经法库门至郑家屯支路之权。关于大石桥至营口铁路,按日本上述意图照旧存续。关于京奉铁路展造至奉天城根,日方也提出两个方案:一是将京奉铁路奉天站迁移,与南满铁路奉天站合并;二是在南满铁路奉天站接连地方另立京奉铁路新站,再由两路奉天站至城根以电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加以联系。关于抚顺、烟台煤矿,都归日本经营,交纳中国的税项不得超过其它煤矿。关于安奉铁路沿线矿务,统归中日合办,以1907年8月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奉天巡抚唐绍仪与日本驻奉天总领事议定而未签字的合同草案作底,重议合办章程。日本的着眼点在于通过扩展路矿利权,增强其在东北的势力。
中日双方开始谈判后,日本一再在间岛问题上大做文章,胁迫清政府屈服。清政府以延吉关涉领土问题,为了取得日本“承认”延吉一带属中国领土,最终向日本让步,于1909年9月4 日签订中日《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
该条款主要内容为:
一、中国如建筑新法铁路,应与日本先行商议:
二、中国承认大石桥至营口铁路为南满铁路支线,并同意将该支线末端展至营口;
三、中国承认日本开采抚顺、烟台两煤矿之权,该两矿向中国缴纳的各种税及运煤出口税率,照“最惠之利”征收;
四、安奉铁路沿线及南满洲铁路干线沿线矿务,除抚顺、烟台外,由中日两国台办;
五、京奉铁路展造至奉天城根一事,日本允无异议,具体办法另行商定。
中日《东三省交涉五案条款》的签定,表明在日本的侵逼下,清政府在有关东三省南部路矿利权问题上全面屈服。至此,日本在中国东三省南部扩充利权和势力的阴险图谋基本上实现。
相关参考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中国政府为了向全世界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向国际社会寻求同情与支持来制裁日本、支援中国,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努力。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依靠自己的国力很难战胜日本。因此,寻求西方
历史秘闻 淞沪战事一触即发,中日双方各图所需都开展了何种外交交涉
八一三淞沪会战中,中国政府为了向全世界揭露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向国际社会寻求同情与支持来制裁日本、支援中国,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努力。中国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依靠自己的国力很难战胜日本。因此,寻求西方
袁良字文卿,浙江杭县人,1882年生。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曾任奉天巡警局提调,昌图府全府警察总办兼交涉员,奉天交涉使,东三省军械总局总办,东边沙河税务总办,北京大总统府秘书,国务院参议,中央农事试验场
1893.12.5大吉岭光绪十六年二月二十七日,即西历一千八百九十年三月十七日,藏、印立约未结通商、交涉、游牧三款,现已议定章程,接附前约。通商第一款藏内亚东订于光绪二十年三月二十六日开关通商,任听英
1905.12.22北京大清国大皇帝陛下、大日本国大皇帝陛下均愿妥定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初七日,即明治三十八年九月初五日,日俄两国签定和约内所列共同关涉各项事宜,兹照上开宗旨订立条约。为此,大清国大皇帝陛
1978年8月12日由中国外长黄华和日本外相园田直在北京签订,同年10月23日生效的关于中国和日本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的条约。条约由前言和五项条款组成。其主要内容是:双方应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
1.收集屈辱的历史4个,建国成就6个一、旧中国的屈辱:八国联军侵华——庚子赔款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牙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九一八事变——日本入侵东三省第二次牙片战争—
文|和佛赏花去张作霖出身贫苦农家,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后投身绿林,势力壮大,清政府无力征剿,就将其招安。张作霖势力逐步壮大,先后担任奉天督军、东三省巡阅使等,号称“东北王”,成
《辛丑条约》为什么没有割地条款? 19世纪起,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和清朝的逐渐衰弱,列强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与瓜分。灭亡中国,将中国彻底变为他们的殖民地是他们的最终目标。为达到这一丑恶目的,在半个多
戚继光祖上随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从龙有功,后战死于云南,为表彰其功绩,戚家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1544年戚继光的父亲去世,年仅16岁的戚继光承袭父职,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16—27岁这段时期戚继